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

发布时间:2018-12-26 11:33: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2.06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IPC分类号C02F1/00; C02F1/28; C02F1/52; C02F1/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钾、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钠和二氧化钛,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6‑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5‑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3.5‑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3%,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3‑5%,所述氧化镁占比为1.5‑3%,所述氧化钠占比为0.5‑1.5%,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0.5‑1.5%,使用简便,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有效降低污水中COD、氨氮、总磷、总氮、SS的含量,进行有效脱色,激发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修复底泥生态系统,对黑臭水体、零散的排污口及相对封闭系统的水体也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有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治理问题,而且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钾、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钠和和二氧化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6-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5-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3.5-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3%,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3-5%,所述氧化镁占比为1.5-3%,所述氧化钠占比为0.5-1.5%,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0.5-1.5%。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3%,所述氧化镁占比为1.5%,所述氧化钠占比为1%,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1%。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净化水资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

  背景技术

  我国河道和湖泊中污染物分为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其来源包括生活垃圾水、工业生产污水,如电镀厂、造纸厂、制药厂、印染厂、化工厂等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很大;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洗涤剂和生活垃圾渗透液体,会增加水体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含量,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农药化肥不断随雨水进入河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多种化学物质、有机污染物和有害重金属沉积水底、形成黑臭淤泥,水底淤泥释放出大量的H2S、SO2、NO等有害气体,水中有机物,氮、磷化合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水中的藻类和植物大量繁殖,有机物不断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并导致水体变臭,水中的金属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硫化亚铁等化合物致使水体变黑,大大降低了水中氧的浓度和水体清晰度,导致水中鱼虾类缺氧死亡,水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水体丧失了自净能力,底泥中的污染物悬浮在水体中,随水体流动、扩散,亦会对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由于河道和湖泊污染物来源众多,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治理时间长、治理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

  传统治理污水的方法主要包括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截污纳网、人工曝气、清淤处理和生态换水,截污纳网需要具有全覆盖的污水管网系统和集中处理系统,工程量大成本高,实施难度大;通过人工曝气和重金属吸附剂吸附,可以改变底泥的供氧环境,能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强水体好氧微生物活性,提高污染物降解速度,但是污染物完全降解需要较长的时间,对黑臭水体或相对封闭水体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清淤处理过程中的淤泥量大,组成非常复杂,有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及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还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盐类,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淤泥中有机物含量高,极易腐败,并产生恶臭,大量未经处理的淤泥堆放和肆意排放,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还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运输、填埋成本高;生态换水能快速改善水质,但水中污染物极易扩散和输出,其本质是污染物的转移而非减排,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种方法:使用化学絮凝剂、化学增氧、化学除藻和重金属固定等方法,可迅速控制缓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但容易导致水中的鱼虾及抗氧菌群全部被杀死,变成死水,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且污染状况极易反弹。第三种方法:使用生物菌剂、植物净化和生物调控法,生物菌剂耐冲击性强,能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但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易流失见效慢,治理周期长;植物净化法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动物及微生物,在保证护坡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以营造护坡的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相邻系统(如河流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等)间均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植物净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还能修复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营造健康的城镇河流生态系统,比如建造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岛,但对光照和溶氧要求高,后期管理维护困难;生物调控能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可通过食物链将污染物从水体中移除,但对水体环境有一定要求,见效慢,有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够高效治理污水、降低污水中COD、氨氮、总磷、总氮、SS的含量,并进行有效脱色,能有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修复保护底泥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钾、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钠和和二氧化钛。

  优选地,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6-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5-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3.5-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3%,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 3-5%,所述氧化镁占比为1.5-3%,所述氧化钠占比为0.5-1.5%,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0.5-1.5%。

  优选地,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3%,所述氧化镁占比为1.5%,所述氧化钠占比为1%,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简便,不需要动力,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够有效治理污水,激发好氧微生物的活性,能降解修复底泥生态系统,有效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水治理问题,而且成本低,易于施工。

  2.能大幅度降低污水中COD、氨氮、总磷、总氮、SS的含量,大幅减少河道臭气,有效降解河道有机污染物和底泥,减少淤泥产生量,对黑臭水体及相对封闭水体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内容。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制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钾、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钠和和二氧化钛,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6-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5-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3.5-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3%,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3-5%,所述氧化镁占比为 1.5-3%,所述氧化钠占比为0.5-1.5%,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0.5-1.5%,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或富营养化时,水体中污染物多为有机物或污泥浮脱物,水体中污染物表面多带负电荷,污染物浓度超过一定程度,靠自重难以沉淀,本发明所述制剂为表面带正电荷的矿物质制剂,使用所述制剂可以在不搬运水体和底泥的情况下,对被污染水域进行全方位的治理,本发明所述制剂具有抗氧化及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污染水域中有害微生物的活性,缩小其生存圈,同时使水中有益微生物活性化,可使水质净化和污泥分解同时进行,本发明所述制剂还可以吸附沉降水中的污染物,使上层水体逐渐清澈净化,污染物被所述制剂吸附絮凝沉降,水中的COD、氨氮、总磷、总氮、SS等各项指标可达到标准要求;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构筑良好的微生物生长附着环境,以及广阔的代谢增殖空间,激发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好氧微生物以底泥中的有机物作为食料,不断分解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底泥上层逐渐形成沙化层,污染物被永久固化在底泥中,短时间内就可使淤泥凝固并稳定化,无需翻抛晾晒,大大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污染物不会再次溶入水体,对淤泥pH改变较小,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消化,也为底栖动物的着床创造了条件,底泥生态系统的修复使水生植物、有益的底栖生物逐步生长起来,能适应于多种污染物的降解,提高生态系统处理能力及抗冲击能力,使水生态系统实现自我调节修复,不需要提供动力,能大大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大幅降低水污染治理成本。

  实施例2

  其中将本发明所述制剂按所述二氧化硅占比为69%,所述三氧化二铝占比为17%,所述氧化钙占比为5.5%,所述氧化钾占比为2%,所述三氧化二铁占比为 3%,所述氧化镁占比为1.5%,所述氧化钠占比为1%,所述二氧化钛占比为1%的配方制备使用后,能大幅度降低污水中COD、氨氮、总磷、总氮、SS的含量,大幅减少河道臭气,有效降解河道底泥,减少淤泥产生量,对黑臭水体及相对封闭水体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