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包埋压滤污泥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方法及系统

发布时间:2018-12-27 11:51:4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27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包括:预处理,将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无机杂质,降低污染物浓度;流化床处理,先经好氧流化床去除有机污染物并将氨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然后再经厌氧流化床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转化成氨氮后去除;其中,流化床处理单元中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内的载体均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载体的投加体积占流化床有效体积的8%~40%。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对应的系统,本发明不涉及膜系统,可避免膜系统更换、膜浓缩液处理等问题,流化床中的载体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剩余污泥排放量较少,有利于缓解剩余污泥后续处理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将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无机杂质,降低污染物浓度;

  流化床处理: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流化床处理单元,先经流化床处理单元中的好氧流化床去除有机污染物并将氨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然后再经流化床处理单元中的厌氧流化床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转化成氨氮后去除;

  其中,流化床处理单元中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内的载体均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载体的投加体积占流化床有效体积的8%~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流化床以气体为动力使载体流化,溶解氧控制在4~8mg/L,反应时间控制在8~24h,pH控制在7.5~8.5,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经过7~28d的驯化,外层富集好氧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流化床以污水为动力使载体流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2~24h,pH控制在7.5~8.5,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经过14~28d的驯化,内部富集厌氧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厌氧流化床内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以反硝化细菌为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硅和压滤污泥,其质量比为:4.5~8.5:0.4~0.85:0.4~0.8:5~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的制作步骤为: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硅按质量比例加热溶解成胶体,溶解时间控制在2~12h;

  将溶解后的胶体冷却至40℃以下,加入压滤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将混合均匀的胶体在饱和硼酸溶液中进行造粒,并固定12~24h,形成直径为3~6mm的球状载体;

  对形成的球状载体进行驯化后使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级氧化处理,将流化床处理后的出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转换成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介质填料过滤,对待排放的出水进行过滤或吸附处理,以实现出水达标排放。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滤污泥的含水率为75%~90%。

  10.一种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和流化床处理单元,

  预处理单元,用于将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无机杂质,降低污染物浓度;

  流化床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好氧流化床用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氨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厌氧流化床用于将垃圾渗滤液中的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转化成氨氮并去除;

  其中,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内的载体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载体的投加体积占流化床有效体积的8%~40%。

  说明书

  包埋压滤污泥 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渗滤液的污染成分包括有机物、无机离子和营养物质。其中主要是氨氮和各种溶解态的离子、重金属、酚类、可溶性脂肪酸及其他有机污染物。

  垃圾渗滤液一般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无机杂质,降低污染物浓度或改善渗滤液后续水质,一般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混凝沉淀等。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对象主要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一般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深度处理的处理对象主要是经生物处理后未去除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溶解盐等,一般采用纳滤、反渗透等膜法,高级氧化及吸附法。

  但在上述组合工艺中,由于采用了膜处理相关工艺,会存在以下问题:(1)MBR膜管理复杂,运行成本较高,无论是外置式还是内置式膜组件都容易产生膜污染、膜堵塞的问题。特别是活性污泥性状不好的时候,膜堵塞的问题更加严重。(2)MBR膜在截留活性污泥的同时,截留了大量有毒物质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上述物质的大量积累不利于出水COD的降低。(3)膜过滤只是一个将污染物转移到浓缩液中的物理过程,浓缩液处理困难,不利于全量化处理,且膜更换频率较高,运行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通过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的技术,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即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不涉及膜处理工艺,无浓缩液的产生。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包括:

  预处理:用于将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无机杂质,降低污染物浓度;

  流化床处理: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流化床处理单元,先经流化床处理单元中的好氧流化床去除有机污染物并将氨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然后再经流化床处理单元中的厌氧流化床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转化成氨氮后去除;

  其中,流化床处理单元中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内的载体均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载体的投加体积占流化床有效体积的8%~4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好氧流化床以气体为动力使载体流化,溶解氧控制在4~8mg/L,反应时间控制在8~24h,pH控制在7.5~8.5,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经过7~28d的驯化,外层富集好氧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厌氧流化床以污水为动力使载体流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2~24h,pH控制在7.5~8.5,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经过14~28d的驯化,内部富集厌氧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厌氧流化床内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以反硝化细菌为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的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硅和压滤污泥,其质量比为:4.5~8.5:0.4~0.85:0.4~0.8:5~2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的制作步骤为:

  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硅按质量比例加热溶解成胶体,溶解时间控制在2~12h;

  将溶解后的胶体冷却至40℃以下,加入压滤污泥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将混合均匀的胶体在饱和硼酸溶液中进行造粒,并固定12~24h,形成直径为3~6mm的球状载体;

  对形成的球状载体进行驯化后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高级氧化处理,将流化床处理后的出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转换成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介质填料过滤,对待排放的出水进行过滤或吸附处理,以实现出水达标排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压滤污泥的含水率为75%~90%。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和流化床处理单元,

  预处理单元,将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无机杂质,降低污染物浓度;

  流化床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好氧流化床用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氨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厌氧流化床用于将垃圾渗滤液中的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转化成氨氮并去除;

  其中,好氧流化床和厌氧流化床内的载体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载体的投加体积占流化床有效体积的8%~40%。

  本明所公开的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流化床处理单元中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与流化床相结合的技术,避免了因采用膜系统带来的膜堵塞、膜系统更换、膜浓缩液处理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并提高了工艺稳定性。

  (2)流化床处理单元中的载体采用包埋压滤污泥的载体,一方面可降低载体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还能改善传质性能,提高工艺处理能力。固定化载体为压滤污泥中的微生物提供了附着和保护空间,且易于实现固液分离,因此,经本发明处理后的剩余污泥排放量较少,有利于缓解剩余污泥后续处理的问题。

  (3)可根据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及工况情况,串联多级流化床处理单元,以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达标排放。

  (4)可将高级氧化处理单元集成,将难降解的有机物转换成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可生化性。

  (5)可将多介质填料过滤处理单元集成,以进一步去除流化床处理单元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

  (6)可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规定的排放标准,实现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