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9-3-2 17:52:2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10.26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IPC分类号C02F11/1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水污泥泥浆和壳聚糖溶液,将所述给水污泥泥浆与壳聚糖溶液按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再经固化、过滤和烘干而成颗粒状小球。其中以给水污泥为基质,壳聚糖作为改性剂,通过加入交联剂和固化液,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后能形成高分子链的聚合物,从而提高给水污泥的反应活性,显著改善对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降低了剩余污泥的处理成本,提高了给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且设施简单,操作易行,对工作人员无毒害作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以产业化大规模应用,在水处理领域有着较广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脱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污泥泥浆和壳聚糖溶液,将所述给水污泥泥浆与壳聚糖溶液按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再经固化、过滤和烘干而成的颗粒状小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小球的粒径为0.3~0.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污泥泥浆的含水率为8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脱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3%。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污泥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自给水厂的给水污泥用清水淘洗数次,过滤得到给水污泥泥浆;

  2)将壳聚糖溶于1%的醋酸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

  3)将步骤1)制备的给水污泥泥浆和步骤2)制备的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将交联剂加入固化液中得到固化交联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固化交联液中,固化交联后得到粒径为0.4~0.6cm的固体小球;

  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小球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再将其于60-80℃烘干12~24h,即得到污泥脱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泥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交联液中交联剂的体积分数为2~4%;所述交联剂为2-环氧-3-氯丙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泥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液的浓度为1~3g/L,所述固化液为NaOH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污泥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温度为40~60℃,固化时间为6~12h。

  9.一种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剩余污泥中投加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脱水剂,静止5~30min后过滤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剂的添加量为0.5~4g/L。

  说明书

  一种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污泥处理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给水污泥是城市市政供水厂产生的污染物,是饮用水源水体在沉淀池发生混凝、絮凝作用沉降下来的污泥总称。大规模饮用水厂的混凝剂为铁、铝盐,所以给水污泥中的主要成分以金属氢氧化物、腐殖质、浊度色度有机物和硅酸盐等混合物为主。给水污泥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处置给水污泥也是所有自来水厂共同面临的任务。国内外已就给水污泥的处置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对给水污泥进行改性直接用于污水处理等,如CN105344312A公开了一种铁改性给水污泥小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使用强碱和铁盐对给水污泥进行改性,通过释放的氢氧化铁能够使污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和氢氧根产生置换,从而去除磷酸盐;如CN105903426A公开了一种改性给水污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将给水污泥进行高温焙烧,然后用碱溶液对其进行改性,作为氨氮吸附剂用于去除微污染水中的氨氮。但上述方法耗能高,生产成本高,使用强碱,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且目前还未有利用改性给水污泥来进行污泥减量化方面的报道。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含水量的剩余活性污泥,导致污泥有很大的体积,这就给后续处理与处置带来了困难,因此,提高污泥的脱水率,减少污泥体积,是提高对污泥的处置能力的有效方法。目前,剩余污泥的处理费用已经占整个污水处理费用的25%~65%,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控制剩余污泥的产生及发展污泥减量化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向污泥中投加化学絮凝剂是当今普遍采用的污泥调理方法。现在最常用的污泥脱水剂是聚丙烯酰胺类,虽然产生的脱水效果较好并且应用广泛,但是它的降解产物和单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或投加铁系和铝系等无机混凝剂以增强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排到环境中会造成二次污染。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物,具有生物相容性、易生物降解、水溶性好的优点,分子内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作为水处理剂有絮凝性好、吸附螯合能力强、无毒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的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水处理环境中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给水污泥改性存在成本高和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问题,并且提高了给水污泥在污水脱水方面的资源化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脱水剂,包括水污泥泥浆和壳聚糖溶液,将所述给水污泥泥浆与壳聚糖溶液按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再经固化、过滤和烘干而成的颗粒状小球。

  进一步,所述颗粒状小球的粒径为0.3~0.4cm。

  进一步,所述给水污泥泥浆的含水率为80~90%。

  进一步,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1~4%。

  上述污泥脱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自给水厂的给水污泥用清水淘洗数次,过滤得到给水污泥泥浆;

  2)将壳聚糖溶于1%的醋酸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

  3)将步骤1)制备的给水污泥泥浆和步骤2)制备的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将交联剂加入固化液中得到固化交联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固化交联液中,固化交联后得到粒径为0.4~0.6cm的固体小球;

  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小球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再将其于60-80℃烘干12~24h,即得到污水污泥脱水剂。

  进一步,所述所述固化交联液中交联剂的体积分数为2~4%;所述交联剂为2-环氧-3-氯丙烷。

  进一步,所述固化液的浓度为1~3g/L,所述固化液为NaOH溶液。

  进一步,所述固化温度为40~60℃,固化时间为6~12h。

  一种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向剩余污泥中投加如权利要求1所述污泥脱水剂,静止5~30min后过滤即可。

  进一步,所述污泥脱水剂的添加量为0.5~4g/L。

  本发明的原理:给水污泥中残存的铁盐、铝盐等成分和具有线性聚胺的壳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后能形成高分子链的聚合物,增加了具有能与胶粒和细微悬浮物发生吸附的活性部位,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等,对污泥中的胶体微粒有强烈吸附作用,并将其搭桥联结为一个个絮凝体。聚合物分子可将本身吸附在胶粒表面的一个或更多吸附位置上,同时另一端又可以吸附另一胶粒,将相距较远的胶粒联系起来,加速了胶粒的沉降。并且壳聚糖表面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基团,对污泥中的微小粒子具有较强的捕获能力,可以充当污泥脱水剂(如图1)。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污泥脱水剂,以给水污泥为基质,壳聚糖作为改性剂,通过加入交联剂和固化液,经水解和缩聚反应后能形成高分子链的聚合物,能够充分利用给水污泥比表面积大、具有多孔性等特点,从而提高给水污泥的反应活性,显著改善了对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降低了剩余污泥的处理成本,提高了给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

  2、本发明从壳聚糖改性给水污泥的投加量、沉降时间量方面进一步研究了给水污泥的对剩余污泥的调理作用,发现壳聚糖改性给水污泥在污泥脱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3、本发明以自来水厂沉降池沉降废物—给水污泥和壳聚糖为原料,壳聚糖资源非常丰富,且无毒、无害、易水解,给水污泥材料易得,成本低,同时解决了给水污泥处理成本高,运输难的问题,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避免直接排放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既经济又环保,且设施简单,操作易行,对工作人员无毒害作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可以产业化大规模应用,在水处理领域有着较广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