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3-5 16:47: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08.09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具有依序设置的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所述厌氧区设置有进水管与污泥回流管,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区内设置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区与厌氧区的隔层的底部设置过水孔;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的隔层的底部设置过水孔,所述好氧区一侧设置泥水分离器,所述好氧区并位于泥水分离器处设置出水管,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之间设置混合液回流管,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接于压缩空气,所述好氧区底部并位于污泥分离器处设置污泥排放管。本实用新型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和氮、磷等,效果较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具有依序设置的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

  所述厌氧区设置有进水管与污泥回流管,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潜水搅拌器;

  所述缺氧区内设置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区与厌氧区的隔层的底部设置过水孔;

  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的隔层的底部设置过水孔,所述好氧区一侧设置泥水分离器,所述好氧区并位于泥水分离器处设置出水管,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之间设置混合液回流管,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接于压缩空气,所述好氧区底部并位于污泥分离器处设置污泥排放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器延伸至泥水分离器的排泥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置排泥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其特征在于:污泥排放管处设置若干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具有:

  基座,其底部接于地面,基座上设置调整开口,基座正面并位于调整开口一侧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刻度值;

  用于安装污泥 排放管的支承板,其一端设置连接柱,连接柱从基座正面穿过调整开口,并通过基座背面的螺母紧固,以将支承板紧固于基座上。

  说明书

  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涉及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生化处理单元与泥水分离单元单独设置,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处理高效的一体化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和氮、磷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设施,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具有依序设置的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

  所述厌氧区设置有进水管与污泥回流管,所述厌氧区内设置潜水搅拌器;

  所述缺氧区内设置潜水搅拌器,所述缺氧区与厌氧区的隔层的底部设置过水孔;

  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的隔层的底部设置过水孔,所述好氧区一侧设置泥水分离器,所述好氧区并位于泥水分离器处设置出水管,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之间设置混合液回流管,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接于压缩空气,所述好氧区底部并位于污泥分离器处设置污泥排放管。

  进一步:所述微孔曝气器延伸至泥水分离器的排泥口下方。

  进一步: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置排泥控制阀。

  进一步:污泥排放管处设置若干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具有:

  基座,其底部接于地面,基座上设置调整开口,基座正面并位于调整开口一侧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刻度值;

  用于安装污泥排放管的支承板,其一端设置连接柱,连接柱从基座正面穿过调整开口,并通过基座背面的螺母紧固,以将支承板紧固于基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构筑物数量减少,因而流程得以简化,占地面积减少,且缺氧区消耗原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能够降低好氧区的有机物污泥负荷,不仅容易使硝化菌取得竞争优势,而且降低了曝气充氧的电耗,因而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均比较低。

  2.泥水分离器布置在好氧区内,工艺流程简短,减少了泥水分离器的进水管路成本。

  3.泥水分离器中的沉淀污泥通过排泥孔进入好氧区,避免了管道排放造成的堵塞。

  4.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在好氧区进行泥水混合液的排放,相比传统的静压式排泥,减少了水头损失且操作简单。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