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有机废水处理氧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9-3-26 9:08:4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30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罐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罐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氧化室、第二氧化室和第三氧化室,第一氧化室包括第一混合腔、第一氧化腔和第一加热腔,第二氧化室包括第二混合腔、第二氧化腔和第二加热腔,第三氧化室包括第三混合腔和第三氧化腔,第一氧化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第二氧化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第三氧化腔内设置有电离机构;第三氧化室上的第一回流通道与第二加热腔和第一加热腔均相连通,第二加热腔上的第二回流通道与第一加热腔相连通;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和第三混合腔上均与加药罐和储氧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化装置,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分类分级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氧化室、第二氧化室和第三氧化室,所述第一氧化室包括第一混合腔、第一氧化腔和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氧化室包括第二混合腔、第二氧化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三氧化室包括第三混合腔和第三氧化腔,所述第一氧化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氧化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三氧化腔内设置有电离机构;

  所述第三氧化腔上连接有第一回流通道,所述第一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加热腔和第一加热腔均相连通,所述第二加热腔上连接有第二回流通道,所述第二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加热腔相连通;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的加药罐和储氧罐,所述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和第三混合腔上均设置有加药口和加氧通道,各所述加药口均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罐相连接,各所述加氧通道均通过加氧管与所述储氧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室和第二氧化室均包括内层腔体和外层腔体,所述第一氧化腔和第二氧化腔均位于所述内层腔体中,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均位于所述外层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腔设置所述第一氧化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混合腔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氧化腔和第二氧化腔之间,所述第三混合腔设置在所述第二氧化腔和第三氧化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腔和第二氧化腔上均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氧化腔上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氧化腔上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于所述第二混合腔和第三混合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三混合腔、第二加热腔和第二混合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置有热水出口,所述第二回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二混合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上均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氧化腔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第三氧化腔的温度大于第二氧化腔的温度,所述第二氧化腔的温度大于第一氧化腔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氧化腔的进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

  说明书

  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工业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是环保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和废水污染问题的彰显。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很慢,且分解不彻底的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的代谢产物)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容易成为水体的潜在污染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类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多环芳烃、卤代烃、杂环类化合物、有机酚化物、有机磷农药、表面活性剂、有机染料等,其共同特点是毒性大、成分复杂、化学耗氧量高,一般微生物对其几乎没有降解效果,如果这些物质不加治理地向环境排放,势必会严重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是目前水污染防治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氧化技术是一种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先进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治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空气或氧气作为氧化剂,可将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及有毒物质氧化成可生化降解的物质。然而,目前的湿式氧化处理设备对废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处理不彻底,且能耗较高,增加了废水处理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罐体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氧化室、第二氧化室和第三氧化室,所述第一氧化室包括第一混合腔、第一氧化腔和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氧化室包括第二混合腔、第二氧化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三氧化室包括第三混合腔和第三氧化腔,所述第一氧化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氧化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三氧化腔内设置有电离机构;所述第三氧化腔上连接有第一回流通道,所述第一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加热腔和第一加热腔均相连通,所述第二加热腔上连接有第二回流通道,所述第二回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加热腔相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外侧的加药罐和储氧罐,所述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和第三混合腔上均设置有加药口和加氧通道,各所述加药口均通过加药管与所述加药罐相连接,各所述加氧通道均通过加氧管与所述储氧罐相连接。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第一氧化室和第二氧化室均包括内层腔体和外层腔体,所述第一氧化腔和第二氧化腔均位于所述内层腔体中,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均位于所述外层腔体中。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第一混合腔设置所述第一氧化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混合腔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氧化腔和第二氧化腔之间,所述第三混合腔设置在所述第二氧化腔和第三氧化腔之间。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第一氧化腔和第二氧化腔上均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第一氧化腔上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于所述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氧化腔上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别于所述第二混合腔和第三混合腔相连通。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第一回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三混合腔、第二加热腔和第二混合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加热腔内设置有热水出口,所述第二回流通道贯穿所述第二混合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上均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第三氧化腔内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第三氧化腔的温度大于第二氧化腔的温度,所述第二氧化腔的温度大于第一氧化腔的温度。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氧化腔的进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

  上述的氧化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柱形旋转体和转动机构,所述柱形旋转体上设有三个弧形凹槽,所述三个弧形凹槽之间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三个弧形凹槽均设置在旋转体的侧面;所述弧形凹槽的圆弧半径小于或等于旋转体上底面的圆半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氧化装置,包括罐体、加药罐和储氧罐,罐体内部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氧化室、第二氧化室和第三氧化室,所述第一氧化室包括第一混合腔、第一氧化腔和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氧化室包括第二混合腔、第二氧化腔和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三氧化室包括第三混合腔和第三氧化腔,加药罐和储氧罐可分别向第一混合腔、第二混合腔和第三混合腔内输送药物和氧气,第一氧化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第二氧化腔内设置有旋转机构,第三氧化腔内设置有电离机构,通过在第一氧化腔、第二氧化腔和第三氧化腔内设计不同的处理结构和处理环境,实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逐步化、分类分级化处理,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同时通过第一回流通道和第二回流通道将第一加热腔、第二加热腔和第三氧化腔之间相连通,实现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热量的重复利用,降低能耗,减少废水处理的成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