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4-3 9:02:4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1.19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方法,包括步骤;水质检测;配制菌液;污水混合净化;植物净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采用微生物菌液和植物双重作用,有针对性的治理河流水体污染,污染治理干净彻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环绕于所述搅拌装置外侧,所述曝气管连接有控制机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六边形结构,且其顶部连接有悬浮块,所述悬浮块能够在水中上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片上铰接有刮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三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末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尾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浮岛包括网状基板,所述网状基板连接有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位于水面上;所述网状基板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凤尾草。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基板和所述浮力球之间通过柔性线连接,所述柔性线长度能够调节。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水质检测;检测水体中污染物指标含量;

  (2)配制菌液;依据检测指标含量进行菌液的菌剂调配;

  (3)污水混合净化;利用搅拌装置将河流中底泥与水充分混合,同时向水中输送菌液,使菌液与底泥充分混合,并进行曝气;

  (4)植物净化;水中做植物浮岛,使水生植物在底泥上面进行水体净化。

  说明书

  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黑臭河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水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河流污染问题的复杂性,造成河流水体黑臭的原因也呈现多元化。从而使得我国河流污染的治理,尤其是黑臭水体的治理困难,河流水体污染难以达到彻底清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微生物菌液和植物双重作用,有针对性的治理河流水体污染,污染治理干净彻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搅拌装置、输送管和植物浮岛,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水底,所述输送管一端位于水底,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所述植物浮岛悬浮于水面上;所述搅拌装置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输送管用于向水底输送菌液。所述菌液为人工配制的微生物菌液,可以有效分解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还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环绕于所述搅拌装置外侧,所述曝气管连接有控制机箱。曝气管的曝气作用可以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与菌液充分反应。分解更彻底。

  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为六边形结构,且其顶部连接有悬浮块,所述悬浮块能够在水中上下运动。悬浮块可以根据具体水体环境,上下浮动,调整搅拌装置在水中的位置和高度。

  可选的,所述搅拌叶片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所述搅拌叶片上铰接有刮片。刮片可以在搅拌叶片上转动,从而增加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搅拌更彻底。

  可选的,所述搅拌装置的侧壁上等间距的安装有三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末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尾板。尾板与搅拌叶片成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与水体的接触面积。

  可选的,所述植物浮岛包括网状基板,所述网状基板连接有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位于水面上;所述网状基板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吸附并清理水中部分污染物。

  可选的,所述水生植物为凤尾草。

  可选的,所述网状基板和所述浮力球之间通过柔性线连接,所述柔性线长度能够调节。从而可以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调整柔性线的长度,进而改变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位置。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质检测;检测水体中污染物指标含量;

  (2)配制菌液;依据检测指标含量进行菌液的菌剂调配;

  (3)污水混合净化;利用搅拌装置将河流中底泥与水充分混合,同时向水中输送菌液,使菌液与底泥充分混合,并进行曝气;

  (4)植物净化;水中做植物浮岛,使水生植物在底泥上面进行水体净化。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微生物-底泥混合的污水治理系统的菌液为人工配制的微生物菌液,可以有效分解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曝气管的曝气作用可以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与菌液充分反应。分解更彻底。尾板与搅拌叶片成一定角度设置,进一步增加了与水体的接触面积。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效吸附并清理水中部分污染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调整柔性线的长度,进而改变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位置。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