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9-4-7 10:17:43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7.06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以及曝气设备;在第二处理池内形成有好氧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好氧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连通;二次沉淀池的底部呈倾斜状;第一处理池通过过流管与好氧曝气池相连通;在好氧曝气池内装有活性污泥;二次沉淀池通过流量调节装置与出水管相连接;曝气设备中的曝气管设置于好氧曝气池内远离二次沉淀池的一侧底部。本发明结构简单,设备配置合理,只需三个处理单元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通过采用流量调节装置,可以使处理系统受水量波动和污染物负荷波动的影响较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通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正常运行条件下,6‑12个月内不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处理池(10),所述第一处理池(10)通过进水稳流装置(20)与进水管相连接;

  第二处理池(30),在所述第二处理池(30)内设置有隔板(40),使得所述第二处理池(30)内被分割形成为好氧曝气池(50)和二次沉淀池(60);所述隔板(40)底部悬空,使得所述好氧曝气池(50)和所述二次沉淀池(60)底部连通;并且,所述二次沉淀池(60)的底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处理池(10)通过过流管(70)与所述好氧曝气池(50)相连通;在所述好氧曝气池(50)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二次沉淀池(60)通过流量调节装置(80)与出水管相连接;

  以及曝气设备;所述曝气设备包括自动控制装置(90)、空气泵(100)、输气管(110)和曝气管(120);

  所述曝气管(120)设置于所述好氧曝气池(50)内远离所述二次沉淀池(60)的一侧底部;所述空气泵(100)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90)相连接;所述输气管(110)上端与所述空气泵(100)相连接,下端与所述曝气管(12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沉淀池(60)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1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30)包括过滤框(131);在所述过滤框(131)内填充有软性纤维填料和/或弹性填料,使得在所述过滤框(131)内形成过滤层(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131)呈筒形或箱形;并且所述过滤框(131)为多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稳流装置(20)为一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主管垂直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0)内的液面;

  并且,所述进水稳流装置(20)与所述过流管(70)错位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80)为一底部密封的连接管(81);并且所述连接管(81)的底侧壁以向外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突出部(82);

  在所述突出部(8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3),在与所述突出部(82)相对的顶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83)相对的第二通孔(84),并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所述第一通孔直径的两倍;

  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突出部(82)朝向所述二次沉淀池(60)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气管(110)上设置有低压报警器(14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好氧曝气池(50)上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90)相连接的水位传感器(15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沉淀池(60)内还设置有溢流管(160);所述溢流管(160)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80)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池盖(170);

  在所述池盖(170)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池(10)的位置设置有检查孔(180);

  在所述池盖(170)上对应于所述好氧曝气池(5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维修孔桶体(190),所述空气泵(100)设置于所述第一维修孔桶体(190)内;

  在所述池盖(170)上对应于所述二次沉淀池(6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维修孔桶体(200)。

  说明书

  一种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远离城市污水管网的一些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水无法接入城市污水收集管道,因而这些生活污水需要被分别处理。在一些地区,这些污水往往未作任何处理或仅作简单的沉淀和厌氧发酵处理(化粪池)就被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排入地下或者作为灌溉用水。这一类未经过正规处理的生活污水无疑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一些发达国家,从五、六十年代起就已经开始重视这一类无法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的生化处理,应用各种技术的中、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纷纷问世。

  而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污水处理系统,使得这些未作任何处理或仅作简单的沉淀和厌氧发酵处理(化粪池)就被任意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以及曝气设备;

  所述第一处理池通过进水稳流装置与进水管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处理池内设置有隔板,使得所述第二处理池内被分割形成为好氧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隔板底部悬空,使得所述好氧曝气池和所述二次沉淀池底部连通;并且,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部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处理池通过过流管与所述好氧曝气池相连通;在所述好氧曝气池内装有活性污泥;所述二次沉淀池通过流量调节装置与出水管相连接;

  所述曝气设备包括自动控制装置、空气泵、输气管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置于所述好氧曝气池内远离所述二次沉淀池的一侧底部;所述空气泵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输气管上端与所述空气泵相连接,下端与所述曝气管相连接。

  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是在总结国外众多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后推出的新型处理系统,可应用于散户、别墅、农家乐、饭店或小型商业区的污水处理。一般情况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进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的浓度在100至400mg/L之间,悬浮固体(SS)的浓度在100至400mg/L之间。使用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这二项指标降低至较低的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某一级的排放标准。并且,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设备配置合理,只需三个处理单元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另外,通过采用流量调节装置,可以使处理系统受水量波动和污染物负荷波动的影响较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通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正常运行条件下,6-12个月内不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操作。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二次沉淀池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在所述过滤框内填充有软性纤维填料和/或弹性填料,使得在所述过滤框内形成物理与生物过滤层。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框呈筒形或箱形;并且所述过滤框为多层结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稳流装置为一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主管垂直于所述第一处理池内的液面;并且,所述进水稳流装置与所述过流管错位布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为一底部密封的连接管;并且所述连接管的底侧壁以向外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与所述突出部相对的顶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部。第二通孔的直径为第一通孔直径的两倍。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低压报警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好氧曝气池上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相连接的水位传感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二次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相连通。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池盖;在所述池盖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处理池的位置设置有检查孔;在所述池盖上对应于所述好氧曝气池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维修孔桶体,所述空气泵设置于所述第一维修孔桶体内;在所述池盖上对应于所述二次沉淀池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维修孔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是在总结国外众多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后推出的新型处理系统,可应用于散户、别墅、农家乐、饭店或小型商业区的污水处理。一般情况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进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的浓度在100至400mg/L之间,悬浮固体(SS)的浓度在100至400mg/L之间。使用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这二项指标降低至较低的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某一级的排放标准。并且,本发明的活性污泥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设备配置合理,只需三个处理单元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另外,通过采用流量调节装置,可以使处理系统受水量波动和污染物负荷波动的影响较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通过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正常运行条件下,6-12个月内不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操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