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6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IPC分类号C02F9/06;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抽取生活垃圾渗沥液,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至净化池,并向净化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搅拌5‑15min后静置1‑2h,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净化箱内,对净化箱内抽真空,并控制水温在50‑70℃,随后采用直流电对净化箱内的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时间为20‑30min,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进行反渗透过滤,通过抽水泵带动渗沥液循环执行S2、S3,在循环次数达3‑5次后即完成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大幅提高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质量,净化后的水质达可直接饮用的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粗滤:抽取生活垃圾渗沥液,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至净化池,并向净化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搅拌5-15min后静置1-2h;
S2:电解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净化箱内,对净化箱内抽真空,并控制水温在50-70℃,随后采用直流电对净化箱内的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时间为20-30min;
S3:反渗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进行反渗透过滤;
S4:循环过滤:通过抽水泵带动渗沥液循环执行S2、S3,在循环次数达3-5次后即完成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投放量占所述净化池内的生活垃圾渗滤液体积的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处理的电流大小为4-7.6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内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1~-0.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设置有若干串联的反渗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反渗透膜均为可拆卸安装结构。
说明书
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而目前生活垃圾的大量储放,渗沥液大量流出,其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大量扩散,因此对于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处理是势在必行的,而目前传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在净化的过程中大多经才有净水材料进行过滤,或者采用多级滤网进行循环式过滤,该种过滤方式无法对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液进行充分过滤,水中的细菌、病毒依旧无法完全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能够大幅提高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质量,净化后的水质达可直接饮用的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粗滤:抽取生活垃圾渗沥液,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至净化池,并向净化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搅拌5-15min后静置1-2h;
S2:电解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净化箱内,对净化箱内抽真空,并控制水温在50-70℃,随后采用直流电对净化箱内的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时间为20-30min;
S3:反渗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进行反渗透过滤;
S4:循环过滤:通过抽水泵带动渗沥液循环执行S2、S3,在循环次数达3-5次后即完成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的投放量占所述净化池内的生活垃圾渗滤液体积的3-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解处理的电流大小为4-7.6A。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净化箱内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1~-0.5Mpa。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设置有若干串联的反渗透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各所述反渗透膜均为可拆卸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通过采用先电解式过滤后反渗透过滤的方式,并且还采用电解式过滤与反渗透过滤循环进行过滤,大幅提高了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质量,净化后的水质达可直接饮用的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粗滤:抽取生活垃圾渗沥液,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至净化池,并向净化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搅拌5min后静置2h,所述活性炭的投放量占所述净化池内的生活垃圾渗滤液体积的10%;
S2:电解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净化箱内,对净化箱内抽真空,所述净化箱内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5Mpa,并控制水温在50℃,随后采用直流电对净化箱内的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时间为30min,所述电解处理的电流大小为4A;
S3:反渗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进行反渗透过滤;
S4:循环过滤:通过抽水泵带动渗沥液循环执行S2、S3,在循环次数达3次后即完成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
实施例2:
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粗滤:抽取生活垃圾渗沥液,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至净化池,并向净化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搅拌15min后静置1h,所述活性炭的投放量占所述净化池内的生活垃圾渗滤液体积的3%;
S2:电解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净化箱内,对净化箱内抽真空,所述净化箱内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1Mpa,并控制水温在70℃,随后采用直流电对净化箱内的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时间为20min,所述电解处理的电流大小为7.6A;
S3:反渗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进行反渗透过滤;
S4:循环过滤:通过抽水泵带动渗沥液循环执行S2、S3,在循环次数达5次后即完成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
实施例3:
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粗滤:抽取生活垃圾渗沥液,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至净化池,并向净化池内投入活性炭颗粒,搅拌10min后静置1.5h,所述活性炭的投放量占所述净化池内的生活垃圾渗滤液体积的6.5%;
S2:电解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净化箱内,对净化箱内抽真空,所述净化箱内抽真空的真空度为-0.3Mpa,并控制水温在60℃,随后采用直流电对净化箱内的生活垃圾渗沥液进行电解处理,电解时间为25min,所述电解处理的电流大小为6.8A;
S3:反渗透过滤:将生活垃圾渗沥液抽取至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进行反渗透过滤;
S4:循环过滤:通过抽水泵带动渗沥液循环执行S2、S3,在循环次数达4次后即完成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
进一步说明,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内设置有若干串联的反渗透膜,进一步加强反渗透过滤的净化效果,且各所述反渗透膜均为可拆卸安装结构,能够在反渗透膜在使用若干次数后,便于反渗透膜的拆卸、更换。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一种生活垃圾渗沥液用净化工艺,通过采用先电解式过滤后反渗透过滤的方式,并且还采用电解式过滤与反渗透过滤循环进行过滤,大幅提高了对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净化质量,净化后的水质达可直接饮用的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