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8.07.09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IPC分类号B01D29/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包括筒体、主拦污栅和辅拦污栅,所述筒体的下端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筒体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筒体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所述主拦污栅,所述筒体的内部上端为处理室,所述筒体的内部下端为过滤室,所述处理室的顶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升降架,多个所述升降架的下端均有所述辅拦污栅,所述过滤室的前后两侧端面上设置有多道滑轨,同侧的多道所述滑轨之间为等距设置,两侧的多道所述滑轨呈对称状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水源在格栅井内部架设多道拦污栅来提高拦截和过滤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包括筒体、主拦污栅和辅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端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连接有进水法兰,所述筒体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排水口且连接有排水法兰,所述筒体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所述主拦污栅,两个所述主拦污栅分别遮挡设于所述筒体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内侧,所述筒体的内部上端为处理室,所述筒体的内部下端为过滤室,所述处理室和所述过滤室上下贯通连接设置,所述处理室的顶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竖直且左右等距设置有多个升降架,多个所述升降架的下端均连接有所述辅拦污栅,多个所述辅拦污栅与所述主拦污栅前后平行设置,所述过滤室的前后两侧端面上设置有多道滑轨,同侧的多道所述滑轨之间为等距设置,两侧的多道所述滑轨呈对称状设置,多道所述滑轨设于所述辅拦污栅的下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的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架向下升降后带动所述辅拦污栅卡入所述处理室两侧的多道所述滑轨之间,所述辅拦污栅的两侧设有滚轮架且通过滚轮架上下滑动导入所述滑轨内或导出所述滑轨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拦污栅和所述滑轨的数量相同,所述辅拦污栅和所述滑轨均至少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拦污栅和所述辅拦污栅的尺寸相同。
说明书
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格栅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
背景技术
污水在收集、通过管道或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过程中,为了拦截污水中颗粒较大的垃圾和长纤维缠绕物,避免提升污水的水泵发生堵塞而影响污水输送的现象,实际操作时必须建造污水格栅井。传统的格栅井内部仅仅设置单层格栅,在对较为污浊的水源进行过滤时,拦截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水源在格栅井内部架设多道拦污栅来提高拦截和过滤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安装多拦污栅的高效型污水处理用格栅井,包括筒体、主拦污栅和辅拦污栅,所述筒体的下端一侧开设有进水口且连接有进水法兰,所述筒体的下端另一侧开设有排水口且连接有排水法兰,所述筒体的内部底端两侧均设有所述主拦污栅,两个所述主拦污栅分别遮挡设于所述筒体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内侧,所述筒体的内部上端为处理室,所述筒体的内部下端为过滤室,所述处理室和所述过滤室上下贯通连接设置,所述处理室的顶端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端竖直且左右等距设置有多个升降架,多个所述升降架的下端均连接有所述辅拦污栅,多个所述辅拦污栅与所述主拦污栅前后平行设置,所述过滤室的前后两侧端面上设置有多道滑轨,同侧的多道所述滑轨之间为等距设置,两侧的多道所述滑轨呈对称状设置,多道所述滑轨设于所述辅拦污栅的下方两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架的一端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架向下升降后带动所述辅拦污栅卡入所述处理室两侧的多道所述滑轨之间,所述辅拦污栅的两侧设有滚轮架且通过滚轮架上下滑动导入所述滑轨内或导出所述滑轨外。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辅拦污栅和所述滑轨的数量相同,所述辅拦污栅和所述滑轨均至少为三个。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拦污栅和所述辅拦污栅的尺寸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格栅井的内部设置多个可升降的拦污栅,能够在主用格栅对污水进行拦截过滤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污水源在格栅井内部架设多道拦污栅来提高拦截和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