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具有管式膜过滤技术废水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4-10 9:07:0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7.12.13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IPC分类号C02F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和超滤处理系统,在絮凝沉淀处理系统中,废水集箱连接于第一增压泵,第一增压泵连接于电化学处理器,电化学处理器连接于浓缩池,浓缩池的出水口连接于超滤处理系统,浓缩池的出泥口连接于污泥泵,污泥泵连接于压滤机,压滤机的出泥口排出压缩污泥,压滤机的出水口连接于提升泵,提升泵连接于废水集箱;在超滤处理系统中,管式膜过滤装置连接于浓缩池,管式膜过滤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过滤水箱,过滤水箱连接于微孔过滤器,微孔过滤器连接于二级RO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化学处理器和浓缩池以及管式膜过滤装置和微孔过滤器的设置,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絮凝沉淀处理系统,用于对冲洗废水进行电絮凝及沉淀处理;

  超滤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絮凝沉淀处理系统,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

  二级RO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超滤处理系统,用于对水进行反渗透除盐处理;以及

  EDI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二级RO处理系统,用于对水进行深度除盐处理;

  所述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冲洗废水和浓水的废水集箱、第一增压泵、电化学处理器、浓缩池、污泥泵、压滤机和提升泵;所述废水集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电化学处理器的进水口,所述电化学处理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浓缩池的进水口,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超滤处理系统,所述浓缩池的出泥口连接于所述污泥泵的进口,所述污泥泵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压滤机的进口,所述压滤机的出泥口排出压缩污泥,所述压滤机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提升泵的进水口,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废水集箱;

  所述超滤处理系统包括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水箱和微孔过滤器,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产 口连接于所述过滤水箱,所述过滤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微孔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二级RO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一止回阀和第二球阀;所述污泥泵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污泥泵的出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二止回阀和第四球阀;所述提升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五球阀,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三止回阀和第六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增压泵连接于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浓缩池的回流口,所述过滤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增压泵连接于所述微孔过滤器的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七球阀,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四止回阀和第八球阀,所述第八球阀和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九球阀,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浓水口和所述浓缩池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十球阀,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过滤水箱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十一球阀,所述第三增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十二球阀,所述第三增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五止回阀和第十三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泵和第三增压泵均设置有一备一用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增压泵并联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增压泵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RO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高压泵、第一RO装置、第一中间水箱、第二高压泵、第二RO装置和第二中间水箱;

  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出水口,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RO装置,所述第一RO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所述第一RO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所述第一中间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二高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RO装置,所述第二RO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所述第二RO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水箱,所述第二中间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EDI处理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十四球阀,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六止回阀和第十五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浓水口和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十六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第一中间水箱之间设置有第十七球阀,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十八球阀,所述第二高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七止回阀和第十九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浓水口和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十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第二中间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十一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EDI处理系统包括EDI送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密过滤器、EDI装置、纯水水箱和供水泵;

  所述EDI送水泵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水箱的出水口,所述EDI送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EDI装置的进水口,所述EDI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的回流口,所述EDI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纯水水箱,所述纯水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EDI送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EDI送水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八止回阀和第二闸阀,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闸阀,所述EDI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纯水水箱之间设置有减压阀,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四闸阀,所述供水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九止回阀和第五闸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EDI送水泵和供水泵均设置有一备一用的两个。

  说明书

  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工业用水方面也在急剧的增长,为了减少生活中自来水和纯水用量,工厂通常会设置一套废水处理设备,以处理废水的同时,回收工业用水。

  在进行阳极线工件的清洗过程中,清洗后的废水进行后期的处理。而现有的冲洗废水处理设备,对工件清洗废水的处理一般先采用氧化池对废水进行氧化处理,接着进入混凝池、絮凝池进行混凝絮凝处理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而后还需进行超滤系统的过滤处理,整个处理过程的效率较低,满足不了工厂的回用水需求。

  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废水处理设备的废水处理过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其包括:

  絮凝沉淀处理系统,用于对冲洗废水进行电絮凝及沉淀处理;

  超滤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絮凝沉淀处理系统,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

  二级RO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超滤处理系统,用于对水进行反渗透除盐处理;以及

  EDI处理系统,连接于所述二级RO处理系统,用于对水进行深度除盐处理;

  所述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冲洗废水和浓水的废水集箱、第一增压泵、电化学处理器、浓缩池、污泥泵、压滤机和提升泵;所述废水集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增压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电化学处理器的进水口,所述电化学处理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浓缩池的进水口,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超滤处理系统,所述浓缩池的出泥口连接于所述污泥泵的进口,所述污泥泵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压滤机的进口,所述压滤机的出泥口排出压缩污泥,所述压滤机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提升泵的进水口,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废水集箱;

  所述超滤处理系统包括管式膜过滤装置、过滤水箱和微孔过滤器,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过滤水箱,所述过滤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微孔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二级RO处理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增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增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一止回阀和第二球阀;所述污泥泵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三球阀,所述污泥泵的出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二止回阀和第四球阀;所述提升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五球阀,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三止回阀和第六球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浓缩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增压泵连接于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浓缩池的回流口,所述过滤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增压泵连接于所述微孔过滤器的进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增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七球阀,所述第二增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四止回阀和第八球阀,所述第八球阀和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九球阀,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浓水口和所述浓缩池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十球阀,所述管式膜过滤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过滤水箱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十一球阀,所述第三增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十二球阀,所述第三增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五止回阀和第十三球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增压泵和第三增压泵均设置有一备一用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增压泵并联设置,两个所述第三增压泵并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二级RO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高压泵、第一RO装置、第一中间水箱、第二高压泵、第二RO装置和第二中间水箱;

  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微孔过滤器的出水口,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RO装置,所述第一RO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所述第一RO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所述第一中间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二高压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RO装置,所述第二RO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所述第二RO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水箱,所述第二中间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EDI处理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十四球阀,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六止回阀和第十五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浓水口和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十六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第一中间水箱之间设置有第十七球阀,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十八球阀,所述第二高压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七止回阀和第十九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浓水口和所述废水集箱的回流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十球阀,所述第二RO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第二中间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十一球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EDI处理系统包括EDI送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密过滤器、EDI装置、纯水水箱和供水泵;

  所述EDI送水泵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间水箱的出水口,所述EDI送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水口,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EDI装置的进水口,所述EDI装置的浓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间水箱的回流口,所述EDI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于所述纯水水箱,所述纯水水箱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EDI送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EDI送水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八止回阀和第二闸阀,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和所述EDI装置的进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闸阀,所述EDI装置的产水口和所述纯水水箱之间设置有减压阀,所述供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第四闸阀,所述供水泵的出水口处设置有串联的第九止回阀和第五闸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EDI送水泵和供水泵均设置有一备一用的两个。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冲洗废水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管式膜过滤装置的废水处理设备通过絮凝沉淀处理系统中电化学处理器和浓缩池,以及超滤处理系统中的管式膜过滤装置和微孔过滤器的设置,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率;解决了现有的废水处理过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