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发布时间:2019-4-28 8:39:3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8.03.29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污水依次通过管道经过调节池、厌氧反应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混合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紫外消毒器、出水蓄水池,采用厌氧‑跌水充氧耗氧反应池及反硝化滤池,使污水中的氮、磷、固体悬浮物得以去除。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山区自然地形高差,减少动力提升装置,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用本系统及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的常规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15年征求意见稿)》特别排放限值,满足对污水进行高效稳定的脱氮除磷的需求,同时出水可以用作山区农用、灌溉用水及地面冲洗、绿化用水的补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池(1),用于调节污水的进水水量,均衡进入其内的污水的水质;

  厌氧反应池(2),其入水口连通所述调节池(1)的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池(2)内设置有厌氧微生物填料,用于对所述调节池(1)排出的污水进行厌氧分解反应,得到初步降解污水;

  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其入水口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2)的出水口,用于对所述初步降解污水进行有氧降解反应,得到再次降解污水;

  混合絮凝反应池(4),其入水口连通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的出水口,用于对从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排出的再次降解污水进行化学絮凝反应;

  斜管沉淀池(5),其入水口连通所述混合絮凝反应池(4)的出水口,用于对从所述混合絮凝反应池(4)排出的化学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澄清;

  反硝化滤池(6),其入水口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5)的出水口,用于对从所述斜管沉淀池(5)排出的沉淀澄清后的污水进行除磷和除固体悬浮物,得到上清液;

  出水蓄水池(7),其入水口连通所述反硝化滤池(6)的出水口,用于储存从所述反硝化滤池(6)排出的上清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厌氧反应池(2)、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混合絮凝反应池(4)、斜管沉淀池(5)、反硝化滤池(6)、出水蓄水池(7)根据山区地形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其中,所述调节池(1)设置于最高处,出水蓄水池(7)设置于最低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在进水口处设置格栅网,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固体漂浮物;

  所述调节池(1)与所述厌氧反应池(2)合壁共建;

  所述调节池(1)的进水口设置于与所述厌氧反应池(2)相对的壁的下方;所述调节池(1)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调节池(1)与所述厌氧反应池(2)的合壁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包括多阶跌水台阶,跌水台阶末端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内设有回流水泵(11),所述回流水泵(11)用于将水回流至厌氧反应池(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絮凝反应池(4)上部设置有絮凝剂加药设备(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滤池(6)上部设置有反冲洗风机(13),反硝化滤池(6)与出水蓄水池(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紫外消毒器(8),紫外消毒器(8)为管式紫外消毒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蓄水池(7)内设置有反冲洗水泵(12),所述反冲洗水泵(12)连接在所述反硝化滤池(6)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水蓄水池(7)上侧设置有出水排水渠(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为水泥砖混结构,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3)的底部设置有防渗漏层,其余构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说明书

  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热点,而旅游景点、集约化乡村、集镇、建制镇等人居环境建设已经引起建设者和居住者的共同关注。目前,随着我国“十三五”及“美丽乡村”建设和推进,这类相对集中、独立人居单元生活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正在全国开展。中国是一个以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主的一个国家,大部分乡镇地处山区丘陵地区,尤其西北部山区还存在一定的缺水现象。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要求有比较平坦的场地,这对于山区及丘陵地区必然会加场地平整的费用,因此,发展适应山区中小型城镇的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已建成的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厂中,有2/3因为运行维护不当或者运行维护费用较高而不能满负荷运行,甚至有些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和方法,处理设施依山区地形建设,水流依地势重力流,减少泵提升,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出水标准高,出水可用作山区农用、灌溉用水及地面冲洗、绿化用水的补充,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处理设施依山区地形建设,水流依地势重力流,减少泵提升,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出水标准高,出水可用作山区农用、灌溉用水及地面冲洗、绿化用水的补充,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价值。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调节池,用于调节污水的进水水量,均衡进入其内的污水的水质;厌氧反应池,其入水口连通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池内设置有厌氧微生物填料,用于对所述调节池排出的污水进行厌氧分解反应,得到初步降解污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其入水口连通所述厌氧反应池的出水口,用于对所述初步降解污水进行有氧降解反应,得到再次降解污水;混合絮凝反应池,其入水口连通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用于对从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排出的再次降解污水进行化学絮凝反应;斜管沉淀池,其入水口连通所述混合絮凝反应池的出水口,用于对从所述混合絮凝反应池排出的化学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澄清;反硝化滤池,其入水口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出水口,用于对从所述斜管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澄清后的污水进行除磷和除固体悬浮物,得到上清液;出水蓄水池,其入水口连通所述反硝化滤池的出水口,用于储存从所述反硝化滤池排出的上清液。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厌氧反应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混合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反硝化滤池、出水蓄水池,根据山区地形由高到低依次设置,其中,所述调节池设置于最高处,出水蓄水池设置于最低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在进水口处设置活动格栅网,用于拦截污水中固体漂浮物等;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厌氧反应池合壁共建;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设置于与所述厌氧反应池相对的壁的下方;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厌氧反应池的合壁的上方。

  其中,所述进水口设置在调节池靠下的1/3位置及1/3以下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反应池内的厌氧生物填料填充率为55~85%,HRT(Hydraulic Retention Time):水力停留时间,为4.5~6.5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包括多阶跌水台阶,跌水台阶优选为5阶,自然充氧,根据山区地形高低建设,每阶跌水高度20-30cm,长度为1-1.5m。

  其中,所述多阶跌水台阶末端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内设有回流水泵,所述回流水泵连接厌氧反应池,用于水回流至厌氧反应池。

  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合絮凝反应池,上部设置有絮凝剂加药设备,用于絮凝剂加药,使污水在化学絮凝剂的作用下发生絮凝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硝化滤池,上部设置有反冲洗风机设备,反冲洗风机使所述絮凝反应池内排气后的污水进行絮凝反应,排出反应后的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消毒器,设置于反硝化滤池与出水蓄水池之间连通的管路上,用于对水进行杀菌及消毒。

  其中,所述的紫外消毒器为管式紫外消毒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蓄水池内设置有反冲洗水泵,所述反冲洗泵与所述反硝化滤池底部连通,用于对反硝化滤池进行反冲洗。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蓄水池上部距池顶0.4m处设置出水排水渠,出水排水渠的规格为0.4m*0.4m。蓄水池水位维持在较高位置,同时超过蓄水水位的水通过出水排水渠排入外部环境,排除外部环境的水同时可作为反硝化滤池的反冲洗用水及山区农用用水、灌溉用水及地面冲洗、绿化用水的补充。

  进一步的,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为水泥砖混结构,所述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防渗漏层,其余构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山区中小型污水处理及回用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S1:对所述污水进行水量调节,得到均衡水质后的污水;步骤S2:对所述均衡水质后的污水与附着于填料上的厌氧微生物进行厌氧分解反应,得到初步降解污水;步骤S3:对所述初步降解污水进行耗氧降解反应,得到再次降解污水;步骤S4:对所述再次降解污水在化学絮凝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絮凝;步骤S5:对所述化学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行沉淀澄清;步骤S6:对所述沉淀澄清后的污水进行除磷和固体悬浮物,得到上清液;步骤S7:对所述上清液进行杀菌消毒;步骤S8:对所述杀菌消毒后的水进行存储;

  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污水停留时间为6-8小时。

  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进行厌氧分解反应的氧浓度在0.5mg/L以下, pH控制在6.5-7.2。

  具体的,所述步骤S3中,初步降解污水停留时间为8-10小时。

  具体的,所述步骤S5中,污水经过絮凝反应后,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时间为15min,沉淀物沉淀在斜管沉淀池的底部,排出上清液。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池、厌氧反应池、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混合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反硝化滤池、出水蓄水池依地形高低依次排布建设,所述调节池设置于最高处,出水蓄水池设置于最低处,形成落差,水流依靠自然落差流动,减少污水机械提升,达到节省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同时,使用本方法处理生活污水,满足对污水进行高效稳定的脱氮除磷的需求,在缺水山区,出水可回用,达到水资源化利用,提高经济价值的目的。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