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03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IPC分类号C02F1/28; C02F101/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前置柱、处理水柱和出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柱通过增压泵与流量计连接,所述的流量计通过出水管与处理水柱下部的过滤管连接,所述的处理水柱内置有改性竹屑颗粒。前置柱中的水由增压泵和流量计以可控流的方式进入处理水柱,经处理水柱中的改性竹屑颗粒吸附处理后进入另一处理水柱,经若干处理水柱处理后流入出水柱出水。水处理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可通过增压泵的压力和流量计的流速调节,改性竹屑颗粒的使用量通过处理水柱的数量增减调节,也可通过综合调节增压泵的压力、流量计的流速和处理柱的数量,以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储水用的前置柱(1)及前置柱底部的进水管(2),前置柱(1)上部的出水管(3)与增压泵(4)连接,增压泵(4)与流量计(5)连接,流量计(5)通过连接水管与处理水柱(6)下部的进水过滤管(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水柱内置有若干改性竹屑颗粒(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水柱之间通过连接水管(9)和进出水过滤管(7)连接,以上进水下出水的方式连接,最终与出水柱(10)连接,出水通过出水管(11)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柱中的水由增压泵和流量计以可控流的方式,通过下进水上出水进入处理水柱,经改性竹屑颗粒吸附处理后进入出水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水处理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可通过增压泵(4)的压力和流量计(5)的流速调节,改性竹屑颗粒(8)的使用量通过处理水柱(6)的数量增减调节,也可通过综合调节增压泵(4)的压力、流量计(5)的流速和处理水柱(6)的数量,以满足出水水质的要求。
说明书
一种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 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重金属铬的存在以零价、三价和六价铬三种形式出现,其中六价铬毒性最大。六价铬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引起水俣病、骨痛病等,可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引发癌症等。六价铬的主要污染来源于含铬矿石加工、电镀、制革、金属加工和铬酸盐生产等。
六价铬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电渗析和吸附等。化学沉淀法是较为传统的工艺,该工艺成熟且应用时间长,其缺点是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且易引起二次污染。离子交换法处理六价铬的效果明显,但离子交换树脂价格贵,离子交换法对酸度很敏感,选择性差。电渗析法处理六价铬的缺点是能耗大、渗透膜需求量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吸附法是应用固相吸附剂对水中的六价铬的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吸附法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膨润土、沸石、壳聚糖等,是处理水中六价铬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由于吸附剂吸附点位有限,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资源丰富,有40多属500余种,竹材年产量和竹子蓄积均占世界1/3。我国竹材产业规模大,主要应用有人造板、造纸、家具、包装和运输等行业。竹材加工过程中竹屑产生量大,如何有效地利用竹屑,避免竹屑造成环境污染,实现竹屑资源化利用,是提高竹材加工过程中竹屑综合利用的关键。竹屑经一定的活化处理后,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水中六价铬,提高吸附效率,并实现装置化,具有投资小与效益高,结构简单与管理方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结构简单、投资小、效益高的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竹屑吸附重金属六价铬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前置柱、处理水柱和出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柱通过增压泵与流量计连接,所述的流量计通过出水管与处理水柱下部的过滤管连接,所述的处理水柱内置有改性竹屑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前置柱中的水由增压泵和流量计以可控流的方式进入处理水柱,经处理水柱中的改性竹屑颗粒吸附处理后进入另一处理水柱,经若干处理水柱处理后流入出水柱出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水柱的规格为圆柱型,内径=400mm,长=1650mm,实际使用水体体积为200L。
本实用新型所述处理水柱进出水过滤管,其特征是过滤管内置0.45μm的滤膜,以控制处理水柱内改性竹屑颗粒吸附剂的流失。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置柱、处理水柱和出水柱,通过下进水、上出水和可控流的方式连接,增加处理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吸附水中六价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