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黑臭水体生态治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9-10-31 15:27:1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07.08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入口截污:对河道两岸排污口进行排查、封闭,根据河道长度搭建若干蓄水池,建设或完善截污管网,对流入河涌的污水进行有效截留,从源头减少污水对河涌的污染,通过管道将各排污口污水引入蓄水池,采用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配合特效水清剂、除藻去臭剂,将污水处理干净后补入河中,截污效果好,分散治理后确保外源污水不再入河,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该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通过人工或机械打捞的方式初步清除黑臭水体中的固体污染物,对环境适应性强,作用时效快,成本低、效果好,环保无污染,制备简单,具有积极的工程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入口截污:对河道两岸排污口进行排查、封闭,根据河道长度搭建若干蓄水池,建设或完善截污管网,对流入河涌的污水进行有效截留,从源头减少污水对河涌的污染,通过管道将各排污口污水引入蓄水池,采用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配合特效水清剂、除藻去臭剂,将污水处理干净后补入河中,截污效果好,分散治理后确保外源污水不再入河,阻断外源性固液污染物进入受污染的黑臭水体中,通过人工或机械打捞的方式初步清除黑臭水体中的固体污染物;

  S2、淤泥清理:对长期积聚的底泥、漂浮物及杂草等进行清理,为水体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环境,首先通过多级筛分设备筛选出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淤泥泥浆通过旋流分离器进行分离,当淤泥泥浆通过输送栗输送到旋流分离器的时候,淤泥泥浆具有较高的初速度,高速的淤泥泥浆在旋流分离器的旋流分离筒中产生离心作用,大颗粒的物质会随着分离筒的下部的出口而排出,而含有少量细颗粒的清液由于分离筒的中心旋流向上运动,将淤泥泥浆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清液直接返回河道中,补充河道水分,而脱水后的淤泥(含水率80%)直接用淤泥运输车外运并进行填埋;

  S3、水体净化:对河道进行分段拦坝治理,使用多功能专用施工船,配合特效水清剂对河道水体进行表层、中层、深层处理,对水中悬浮物进行分解沉降,喷洒除藻去臭剂,进行除藻、杀菌,去黑臭治理,达到净化河湖水体的目的,在每个分区设置水体推流设施,强制河水流动;

  S4、生态修复:在河道中分两次投放微生物制剂,同时开启河道增氧措施,通过微生物的好氧处理,进一步加快河道中有机质的分解,向水体中放养水生植物,丰富水生态系统,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之后对水体进行常规维护,同时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园林化,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微生物制剂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为芽孢杆菌属、黄金杆菌属、酵母菌属、亚硝化弧菌属、硝化杆菌属以及变形菌属中的多种,微生物制剂中的各微生物菌株所占比例如下:芽孢杆菌属10-30%、酵母菌属20-25%、亚硝化弧菌属25-40%、硝化杆菌属0-15%以及变形菌属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特效水清剂的加入量为每吨污水中加入50克,所述步骤S3中的除藻去臭剂加入量为每吨污水中加入10-1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水生植物需要定期经过人工筛选,以除去水中枯黄的叶片以及过量生长的植物,从而使得水生植物数量与河道承受能力相匹配。

  说明书

  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质管理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保护的关系,控制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和生态平衡,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对水质的要求,定义1:对养殖水体温度、溶氧量等水质因子进行的人工监测与调控,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养殖学(二级学科)定义2: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对水质进行综合管理,使其符合水体功能要求,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环境水利(二级学科);水污染防治(水利)(三级学科)定义3:为保持或改善江、湖、河、库及地下水的质量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水质管理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水质管理是指以污染控制为中心,采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的质量,广义的水质管理是指从社会—环境系统整体出发,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水质保护协调发展,达到既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能维持水质良好状态和生态平衡,从广义上讲,凡为满足对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体设定的环境标准以及为符合用水要求而进行的水质保护行为,均称为水质管理,包括对流入水域的污染源进行控制、监视,或者实施水域内水质改善的措施;水域的定期水质调查和异常水质的控制等各种水质保护措施。

  目前,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但在其黑臭水体实际应用中通常治标不治本,处理成本昂贵,易产生二次污染,操作复杂等问题,近些年来,城市河道、湖泊与开放水域水体黑臭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其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对人们居住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严重损坏美丽城市形象,生物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解决了黑臭水体不易进行处理,操作复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入口截污:对河道两岸排污口进行排查、封闭,根据河道长度搭建若干蓄水池,建设或完善截污管网,对流入河涌的污水进行有效截留,从源头减少污水对河涌的污染,通过管道将各排污口污水引入蓄水池,采用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配合特效水清剂、除藻去臭剂,将污水处理干净后补入河中,截污效果好,分散治理后确保外源污水不再入河,阻断外源性固液污染物进入受污染的黑臭水体中,通过人工或机械打捞的方式初步清除黑臭水体中的固体污染物;

  S2、淤泥清理:对长期积聚的底泥、漂浮物及杂草等进行清理,为水体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环境,首先通过多级筛分设备筛选出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淤泥泥浆通过旋流分离器进行分离,当淤泥泥浆通过输送栗输送到旋流分离器的时候,淤泥泥浆具有较高的初速度,高速的淤泥泥浆在旋流分离器的旋流分离筒中产生离心作用,大颗粒的物质会随着分离筒的下部的出口而排出,而含有少量细颗粒的清液由于分离筒的中心旋流向上运动,可以实现将淤泥泥浆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清液直接返回河道中,补充河道水分,而脱水后的淤泥(含水率80%)直接用淤泥运输车外运并进行填埋,有效避免和降低了含有大量污水淤泥外运过程中和后续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S3、水体净化:对河道进行分段拦坝治理,使用多功能专用施工船,配合特效水清剂对河道水体进行表层、中层、深层处理,对水中悬浮物进行分解沉降,喷洒除藻去臭剂,进行除藻、杀菌,去黑臭治理,达到净化河湖水体的目的,在每个分区设置水体推流设施,强制河水流动,辅以人工手段进行原位曝气充氧,缓解黑臭河涌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

  S4、生态修复:在河道中分两次投放微生物制剂,同时开启河道增氧措施,通过微生物的好氧处理,进一步加快河道中有机质的分解,向水体中放养水生植物,丰富水生态系统,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之后对水体进行常规维护,同时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园林化,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微生物制剂中的微生物的种类为芽孢杆菌属、黄金杆菌属、酵母菌属、亚硝化弧菌属、硝化杆菌属以及变形菌属中的多种,微生物制剂中的各微生物菌株所占比例如下:芽孢杆菌属10-30%、酵母菌属20-25%、亚硝化弧菌属25-40%、硝化杆菌属0-15%以及变形菌属0-15%。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特效水清剂的加入量为每吨污水中加入50克,所述步骤S3中的除藻去臭剂加入量为每吨污水中加入10-15克。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水生植物需要定期经过人工筛选,以除去水中枯黄的叶片以及过量生长的植物,从而使得水生植物数量与河道承受能力相匹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通过S1、入口截污:对河道两岸排污口进行排查、封闭,根据河道长度搭建若干蓄水池,建设或完善截污管网,对流入河涌的污水进行有效截留,从源头减少污水对河涌的污染,通过管道将各排污口污水引入蓄水池,采用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配合特效水清剂、除藻去臭剂,将污水处理干净后补入河中,截污效果好,分散治理后确保外源污水不再入河,阻断外源性固液污染物进入受污染的黑臭水体中,通过人工或机械打捞的方式初步清除黑臭水体中的固体污染物,对环境适应性强,作用时效快,成本低、效果好,环保无污染,制备简单,具有积极的工程实用性。

  (2)、该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通过S2、淤泥清理:对长期积聚的底泥、漂浮物及杂草等进行清理,为水体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环境,首先通过多级筛分设备筛选出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淤泥泥浆通过旋流分离器进行分离,当淤泥泥浆通过输送栗输送到旋流分离器的时候,淤泥泥浆具有较高的初速度,高速的淤泥泥浆在旋流分离器的旋流分离筒中产生离心作用,大颗粒的物质会随着分离筒的下部的出口而排出,而含有少量细颗粒的清液由于分离筒的中心旋流向上运动,可以实现将淤泥泥浆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清液直接返回河道中,补充河道水分,而脱水后的淤泥(含水率80%)直接用淤泥运输车外运并进行填埋,有效避免和降低了含有大量污水淤泥外运过程中和后续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通过对河道底泥清淤,使得水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灰白色并逐渐转为绿色,水体透明度也有所提高,在水体中投入微生物制剂进行降解,同时开启太阳能增氧装置和水体推流设施,进一步促进水体的净化。

  (3)、该黑臭水体的生态治理方法,通过S3、水体净化:对河道进行分段拦坝治理,使用多功能专用施工船,配合特效水清剂对河道水体进行表层、中层、深层处理,对水中悬浮物进行分解沉降,喷洒除藻去臭剂,进行除藻、杀菌,去黑臭治理,达到净化河湖水体的目的,在每个分区设置水体推流设施,强制河水流动,辅以人工手段进行原位曝气充氧,缓解黑臭河涌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S4、生态修复:在河道中分两次投放微生物制剂,同时开启河道增氧措施,通过微生物的好氧处理,进一步加快河道中有机质的分解,向水体中放养水生植物,丰富水生态系统,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之后对水体进行常规维护,同时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园林化,真正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重建,水体中放养水生植物,丰富水生态系统,在河道内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虾蟹贝等水生动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的质量。(发明人杜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