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渗滤液厌氧产水及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20-5-3 8:08:55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12.23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28; C02F103/06; C02F1/44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将渗滤液厌氧产水加入改性药剂和碱进行改性软化,再进行过滤分离,得到超滤产水和超滤污泥;将超滤产水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第一反渗透产水和第一反渗透浓水;以及将第一反渗透产水进一步过滤处理,得到最终产水和第二反渗透浓水。本发明采用多种组合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能有效除去CODcr、氨氮、总氮、盐分等污染物,并且整体工艺流程简单,投资运营成本低,可以在污水处理中广泛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渗滤液厌氧产水加入改性药剂和碱进行改性软化,再进行过滤分离,得到超滤产水和超滤污泥;

  S2:将所述超滤产水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第一反渗透产水和第一反渗透浓水;以及

  S3:将所述第一反渗透产水进一步过滤处理,得到最终产水和第二反渗透浓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所述改性药剂包括双氧水类氧化剂,并且所述步骤S1将所述渗滤液厌氧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范围控制为-50mv-100m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所述碱包括石灰或片碱,且控制所述步骤S1的所述渗滤液厌氧产水的pH值为9-11。

  4.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4:将渗滤液经过预处理除渣后调节水质和水量;

  S5:将步骤S4得到的所述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得到厌氧产水、厌氧污泥和沼气,沼气进入稳压入炉系统,所述厌氧产水通过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渗滤液氧化产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S6:将所述超滤污泥和所述厌氧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得到产水清液,所述产水清液回流至所述步骤S4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脱硝处理。

  6.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滤系统、第一反渗透系统和第二反渗透系统,所述超滤系统包括改性软化装置和管式超滤膜装置,渗滤液厌氧产水被馈送到所述超滤系统的改性软化装置加入改性药剂和碱进行改性软化,所述改性软化装置的产水出水端与所述管式超滤膜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管式超滤膜装置的产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获得最终产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所述改性药剂包括双氧水类氧化剂,以将所述渗滤液厌氧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范围控制为-50mv-100mv。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所述碱包括石灰或片碱,以控制所述渗滤液厌氧产水的pH值为9-11。

  9.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厌氧系统、污泥脱水系统、稳压入炉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垃圾渗滤液被馈送到所述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所述调节池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厌氧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所述沉淀池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厌氧系统的沼气出气端与所述稳压入炉系统的沼气进气端连接,所述厌氧系统的污泥排出端和所述超滤系统的污泥排出端与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的污泥进口端连接,所述污泥脱水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膛装置,所述第一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水端与所述炉膛装置的进水端连接。

  说明书

  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及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保护在2019年11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1084169.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及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现有主流技术为“调节池+厌氧+生化+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浓缩液减量(TUF+DTRO)”,其大致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技术利用厌氧阶段去除渗滤液中的大部分CODcr,生化阶段进一步去除CODcr、氨氮及总氮,再通过超滤技术将泥水分离,分离后清液通过纳滤、反渗透两级膜进行深度处理,产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用水标准,浓缩液一般采用“软化膜分离(TUF)+高压反渗透(DTRO)”技术进行再减量,最终尾液通过焚烧厂石灰制浆、飞灰冷却或喷射炉膛焚烧。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艺系统占地面积大,工艺流程较长,生化段运行稳定性较差,对运营人员要求极高,且由于生化系统脱氮对碳氮比的需求,导致厌氧无法完全释放产能,该技术投资、运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及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系统占地面积大,工艺流程较长,生化阶段操作难度大,工艺自控程度不足,建设周期长,集成度低,以及该技术投资、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渗滤液厌氧产水加入改性药剂和碱进行改性软化,再进行过滤分离,得到超滤产水和超滤污泥;

  S2:将超滤产水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第一反渗透产水和第一反渗透浓水;以及

  S3:将第一反渗透产水进一步过滤处理,得到最终产水和第二反渗透浓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反渗透浓水回流至步骤S2中进行过滤处理。第二反渗透浓水回流至前端第一反渗透系统,确保整个系统不存在浓缩液外排。

  在一些实施例中,渗滤液厌氧产水经过沉淀后再进行改性软化处理。厌氧产水中的SS含量一般较高,先经过沉淀池可以截留住厌氧产水中的污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使用的改性药剂包括双氧水类氧化剂,并且步骤S1将渗滤液厌氧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范围控制为-50mv-100mv。将厌氧产水中投加双氧水类氧化剂,可以改变厌氧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并且同时去除硫化氢。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使用的碱包括石灰或片碱,且控制步骤S1的渗滤液厌氧产水的pH值为9-11。将厌氧产水中投加石灰或片碱,可以去除水中的硬度,确保后续第一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采用第一反渗透系统进行过滤处理,第一反渗透系统为包括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第一反渗透系统对超滤系统产水进行深度处理,充分脱除废水中的CODcr、氨氮、总氮、盐分等污染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采用第二反渗透系统进一步过滤处理,第二反渗透系统包括低压卷式反渗透膜组件。第二反渗透系统主要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氨氮及CODcr,并作为其他污染物指标排放的保障措施。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将渗滤液经过预处理除渣后调节水质和水量;

  S5:将步骤S4得到的渗滤液进行厌氧处理,得到厌氧产水、厌氧污泥和沼气,沼气进入稳压入炉系统,厌氧产水通过渗滤液氧化产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S6:将超滤污泥和厌氧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得到产水清液,产水清液回流至所述步骤S4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第一反渗透浓水进行脱硝处理。第一反渗透浓水中的氨氮以及有机物含量较高,将其回喷焚烧炉,浓水中的氨氮有助于烟气脱硝,有机物可以贡献部分热值,实现资源化利用。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包括超滤系统(M-UF)、第一反渗透系统和第二反渗透系统,超滤系统(M-UF)包括改性软化装置和管式超滤膜装置,渗滤液厌氧产水被馈送到超滤系统(M-UF)的改性软化装置加入改性药剂和碱进行改性软化,改性软化装置的产水出水端与管式超滤膜装置的进水端连接,管式超滤膜装置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反渗透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第二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获得最终产水。

  优选的,第二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水端与第一反渗透系统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反渗透浓水回流至前端第一反渗透系统继续处理,确保整个系统不存在浓缩液外排,防止再次污染环境。

  优选的,超滤系统(M-UF)还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改性软化装置的进水端连接。厌氧产水中的SS含量通常较高,先经过厌氧产水沉淀池可以截留住厌氧产水中的污泥。

  优选的,改性药剂包括双氧水类氧化剂,以将渗滤液厌氧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范围控制为-50mv-100mv。将厌氧产水中投加双氧水类氧化剂,可以改变厌氧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并且同时去除硫化氢。

  优选的,碱包括石灰或片碱,以控制所述渗滤液厌氧产水的pH值为9-11。将厌氧产水中投加石灰或片碱,可以去除水中的硬度,确保后续第一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

  优选的,第一反渗透系统包括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相对于普通卷式膜具有优异的抗污染能力。

  优选的,第二反渗透系统包括低压卷式反渗透膜组件。第二反渗透系统主要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氨氮及CODcr,并作为其他污染物指标排放的保障措施。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厌氧系统、污泥脱水系统、稳压入炉系统以及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装置,垃圾渗滤液被馈送到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调节池的出水端与厌氧系统的进水端连接,厌氧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超滤系统(M-UF)的进水端连接,厌氧系统的沼气出气端与稳压入炉系统的沼气进气端连接,厌氧系统的污泥排出端和超滤系统(M-UF)的污泥排出端与污泥脱水系统的污泥进口端连接,污泥脱水系统的产水出水端与调节池的进水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炉膛装置,第一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水端与炉膛装置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反渗透系统的浓水中氨氮和有机物含量较高,将其回喷焚烧炉,浓水中的氨氮有助于烟气脱硝,有机物可以贡献部分热值。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和方法针对渗滤液厌氧产水处理采用改性软化和超滤技术组合,使出水电导率及污染物的指标更低,确保清液得率,整体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不受场地限制,操作管理方便。另外还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多种工艺组合能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CODcr、氨氮以及盐分等污染物,保证出水稳定达标,并且可适当减小各反应器结构尺寸,工艺设备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降低。(发明人董正军;蒋乾虹;方艺民;郑飞龙;张建发;陈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