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工艺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20-5-4 8:18:1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9.12.23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泥口,箱体内部由隔板依次分隔成至少两个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包括缺氧区和好氧区,各缺氧区内均设有进水口和阀门。另,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1)提供上述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2)将污水通过进水管道通入箱体中,依次进入不同的反应区;(3)通过调节不同反应区的缺氧区内的阀门,使污水以一定比例进入不同的反应区中;(4)待污水在不同的反应区内进行反应后,污水进入沉淀区;(5)通过出水管道排出清水,通过排泥口排出污泥。通过此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能够显著增加氮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由隔板依次分隔成至少两个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反应区包括上下布置的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进水管道在所述缺氧区内均设置有进水口和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由隔板分隔成第一级反应区、第二级反应区、第三级反应区和第四级反应区,所述第一级反应区包括第一级缺氧区和第一级好氧区,所述第二级反应区包括第二级缺氧区和第二级好氧区,所述第三级反应区包括第三级缺氧区和第三级好氧区,所述第四级反应区包括第四级缺氧区和第四级好氧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相邻反应区之间设置有两层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好氧区内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处形成三相分离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反应区与所述第一级反应区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级好氧区内设置气提回流管,以便将污泥回流至所述第一级缺氧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悬浮填料。

  8.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

  (2)将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道通入所述箱体中,依次进入不同的反应区;

  (3)通过调节不同反应区的缺氧区内的阀门,使污水以一定比例进入不同的反应区中;

  (4)待污水在不同的反应区内进行反应后,污水进入所述沉淀区;

  (5)通过所述出水管道排出清水,通过所述排泥口排出污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污水依次通过第一级反应区、第二级反应区、第三级反应区、第四级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分四段分别进入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内,从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的进水比例为15%~20%:30%~35%:25%~30%:15%~2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使第一级好氧区的溶氧量>第二级好氧区的溶氧量>第三级好氧区的溶氧量>第四级好氧区的溶氧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2.6~3mg/L,第二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2.1~2.5mg/L,第三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1.6~2mg/L,第四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1~1.5mg/L,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溶氧量在0.1~0.5mg/L。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分四段分别进入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内,第一至第四级反应区污泥浓度呈递减趋势,第一级反应区污泥浓度约为3300-3600mg/L,第二级反应区污泥浓度约为2500-2800mg/L,第三级反应区污泥浓度约为2100-2400mg/L,第四级污泥浓度约为1800-2000mg/L。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级反应区的体积容量比为0.8-1.2:1.3-1.7:1.2-1.4:1.2-1.4。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级好氧区中污泥通过气提回流管回流至第一级缺氧区,回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例为1:1。

  说明书

  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多种用于小型的散户型污水处理厂的一体化设备,所采用的工艺以AA/O、MBBR工艺为主,而采用多级A/O工艺的一体化设备还比较少。

  AA/O工艺包括厌氧区(A)、缺氧区(A)和好氧区(O)。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依次流经厌氧、缺氧和好氧区,随后经过沉淀池的泥水分离后排出。好氧区的混合液需回流至缺氧区,以增加TN去除效果,称为内回流;沉淀池中的污泥需回流至厌氧区,以保持系统污泥浓度,称为外回流。

  MBBR工艺即在传统的AA/O等工艺的基础上,在好氧区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和生物种类。此类工艺同样也需要内回流和外回流。

  由于污水处理多采用AA/O、MBBR等工艺,需要有内回流和外回流,且若为了提高总氮的去除率,内回流比一般在200%~300%左右,甚至更高,因而能耗较高。另外,由于AA/O、MBBR等工艺经过一级反应即出水,进水碳源未被很好地利用,且高回流比的混合液回流易将好氧区的溶解氧带入缺氧区,破坏了缺氧区的环境,导致总氮的去除效率有限。

  多级A/O工艺是采用多级缺氧(A)/好氧(O)处理单元串联而成的一种工艺,进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进入各段缺氧池,此种工艺能够显著增加氮的去除率,具有出水效果好、投资省、运行稳定、操作灵活等优点。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显著增加氮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效果的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该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显著增加氮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在该污水处理方法中使用上述污水处理装置,能够显著增加氮的去除率、改善出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排泥口,箱体内部由隔板依次分隔成至少两个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包括上下布置的好氧区和缺氧区,进水管道在缺氧区内设置有进水口和阀门。

  较佳地,箱体内部由隔板分隔成第一级反应区、第二级反应区、第三级反应区和第四级反应区,第一级反应区包括第一级缺氧区和第一级好氧区,第二级反应区包括第二级缺氧区和第二级好氧区,第三级反应区包括第三级缺氧区和第三级好氧区,第四级反应区包括第四级缺氧区和第四级好氧区。

  较佳地,两相邻反应区之间设置有两层隔板。

  较佳地,第四级好氧区内设置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处形成三相分离区。

  具体地,第四级反应区与第一级反应区相邻。

  较佳地,在第四级好氧区内设置气提回流管,以便将污泥回流至第一级缺氧区内。

  较佳地,好氧区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悬浮填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上述竖向流多级A/O污水处理装置;

  (2)将污水通过进水管道通入箱体中,依次进入不同的反应区;

  (3)通过调节不同反应区的缺氧区内的阀门,使污水以一定比例进入不同的反应区中;

  (4)待污水在不同的反应区内进行反应后,污水进入沉淀区;

  (5)通过出水管道排出清水,通过排泥口排出污泥。

  具体地,污水依次通过第一级反应区、第二级反应区、第三级反应区、第四级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

  较佳地,污水分四段分别进入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内,从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的进水比例为15%~20%:30%~35%:25%~30%:15%~20%。

  较佳地,曝气装置使第一级好氧区的溶氧量>第二级好氧区的溶氧量>第三级好氧区的溶氧量>第四级好氧区的溶氧量。

  具体地,第一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2.6~3mg/L,第二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2.1~2.5mg/L,第三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1.6~2mg/L,第四级好氧区的溶氧量为1~1.5mg/L,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溶氧量在0.1~0.5mg/L。

  较佳地,污水分四段分别进入第一至第四级缺氧区内,第一至第四级反应区污泥浓度呈递减趋势,第一级反应区污泥浓度约为3300-3600mg/L,第二级反应区污泥浓度约为2500-2800mg/L,第三级反应区污泥浓度约为2100-2400mg/L,第四级污泥浓度约为1800-2000mg/L。

  具体地,第一至第四级反应区的体积容量比为0.8-1.2:1.3-1.7:1.2-1.4:1.2-1.4。

  较佳地,第四级好氧区中污泥通过气提回流管回流至第一级缺氧区,回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例为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竖向流的布置方式,各级反应区具有各自特定的污泥浓度和微生物菌群,能够更好地适应污水水质,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进水分段进入各级缺氧区,为各级反硝化反应提供足够的碳源,不需要另外加碳源;各级好氧区溶氧量都处在比较低的浓度上,溶氧量逐级递减,对缺氧区的缺氧环境不会造成影响;悬浮填料中的生物膜形成微观的厌氧、缺氧和好氧的生化功能区,产生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脱氮效率。

  (2)无需高回流比的内回流,减少运行费用

  对于其他工艺,如AA/O或者MBBR工艺,需要高回流比的内回流以完成硝酸盐氮的反硝化,回流比越高,脱氮效率越高,从而增加了内回流的运行费用;本发明好氧区的混合液直接进入下一段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不需要内回流,能耗降低,运行方便。

  (3)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本发明采用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悬浮填料充分地与水流接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接触时间,同时本装置的竖向流的方式能够保证各区较高的污泥浓度,对于水量和水质的冲击有较高的适应性。

  (4)节省占地面积

  本装置中的沉淀采用三相分离器布置于好氧区内,减少了传统沉淀区的占地面积。(发明人李锦;胡肖怡;刘洪;崔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