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0-11-24 8:45:0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号- CN202011116186.9

公开(公告)号- CN111943463A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1/12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缺氧池、好氧池、膜池和污泥处理系统。工作时,污水首先进入缺氧池,随后进入好氧池,最终进入膜池。经过膜池抽吸后,混合液同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排出处理系统,剩余部分则回流至缺氧池中。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膜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处理系统,回流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先流经污泥处理系统,经过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后,混合液中的污泥被分为轻质污泥和重质污泥。不仅解决了膜易堵塞的问题,还促进了污水的净化处理。

6896b431a1adc343eb3ca3e6b30036d.pn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缺氧池,所述缺氧池上设置有污水总进水口;

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

膜池,所述膜池与所述好氧池相连通,所述膜池上设置有污水总出水口;

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膜池相连通,所述出水端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

所述进水端与所述膜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系统;

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力旋分装置和减缩廊道,所述水力旋分装置与所述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减缩廊道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

所述减缩廊道的底部具有倾角,所述倾角向靠近所述水力旋分装置的一端倾斜,所述倾角的度数为25~35°;

所述减缩廊道具有廊道进水端与廊道出水端,所述廊道进水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分装置为水力旋分器,所述水力旋分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水力旋分器、第二水力旋分器、第三水力旋分器和第四水力旋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分器的锥角为18~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进水端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比为(2~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廊道进水端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比为3: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轻质污泥储泥池,所述轻质污泥储泥池与所述水力旋分装置相连通。

说明书

一种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是一种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膜组件的拦截作用实现泥水的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水排放,而活性污泥则保留在生物处理系统之中,具有污泥膨胀几率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控制灵活等优点。

然而,由于污泥中通常含有大量轻质污泥,系统的反洗周期短,膜丝极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膜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缺氧池,所述缺氧池上设置有污水总进水口;

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

膜池,所述膜池与所述好氧池相连通,所述膜池上设置有污水总出水口;

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具有进水端与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膜池相连通,所述出水端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

所述进水端与所述膜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系统;

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力旋分装置和减缩廊道,所述水力旋分装置与所述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减缩廊道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

所述减缩廊道的底部具有倾角,所述倾角向靠近所述水力旋分装置的一端倾斜,所述倾角的度数为25~35°;

所述减缩廊道具有廊道进水端与廊道出水端,所述廊道进水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

“廊道”一般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本申请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减缩廊道”,特指位于水力旋分装置和缺氧池之间的廊道部分,该部分廊道具有底部具有倾角,并且廊道进水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的特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污水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首先,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污水最后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混合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混合液直接排出处理系统,另一部分混合液则通过污泥回流系统回流。回流指在膜池后端安装泵,通过泵将含有污泥的混合液直接回流至缺氧池前端,污泥未经过分选,轻质污泥长期富集易造成膜堵塞。而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工作时,污水首先进入缺氧池,随后进入好氧池,最终进入膜池。经过膜池抽吸后,混合液同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排出处理系统,剩余部分则回流至缺氧池中。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膜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有污泥处理系统,回流至缺氧池的混合液先流经污泥处理系统,经过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后,混合液中的污泥被分为轻质污泥和重质污泥。其中,轻质污泥较为分散,黏度大,易大面积堵塞膜系统。将轻质污泥排出污泥处理系统,实现了有效避免膜系统堵塞的效果。重质污泥经过污泥处理系统的处理后,粒径增大,形成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的疏松大颗粒污泥,这些具有多孔结构的疏松大颗粒污泥,回流到缺氧池内时,污水中的污染物从孔隙进入大颗粒污泥的内部,被反硝化菌去除。回流到好氧池内时,这些具有多孔结构的疏松大颗粒污泥最外层发生硝化反应,产生的硝态氮进入颗粒污泥内部,直接供给污泥内部的反硝化菌,即在好氧池也能发生一定效率的反硝化作用。因此,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解决了膜易堵塞的问题,还促进了污水的净化处理。

其次,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处理系统可以制造为成套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第三,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减缩廊道的底部具有倾角,廊道进水端宽度大,廊道出水端小,可以使污泥颗粒流动的速度梯度逐渐增大,污泥颗粒之间的相互凝聚作用增大,利于形成疏松大颗粒污泥。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

刚开始运行时,缺氧池主要发生生物反硝化作用,好氧池发生生物硝化反应,膜池发生抽吸反应,污泥处理系统内主要发生水力旋分作用和污泥凝聚反应。

运行稳定后,污泥处理系统会培育出具有多孔结构的疏松大颗粒污泥,这类污泥粒径较大,通常为0.1~3 mm,内部包裹不同类别的微生物,主要为缺氧性质的反硝化细菌,外部为好氧菌和硝化菌。内部在污泥中形成一个硝化-反硝化系统,增加系统脱氮效率。

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一方面将轻质污泥去除后,可大大加强膜的耐污性,另一方面,在生化系统内形成了颗粒性质污泥,促进了污水的净化处理,工程应用价值显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回流系统为回流泵,回流泵的作用是将需要回流的部分水送回缺氧池中,回流泵通常设置于膜池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力旋分装置和减缩廊道,所述水力旋分装置与所述回流系统相连通,所述减缩廊道与所述缺氧池相连通。回流的混合液先流经水力旋分装置,被分为轻质污泥和重质污泥,轻质污泥排出污泥处理系统,重质污泥进入减缩廊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水力旋分装置为水力旋分器,所述水力旋分器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水力旋分器、第二水力旋分器、第三水力旋分器和第四水力旋分器。

膜池中,混合液由回流系统加压泵入回流管路,混合液通过管路三通平均分配至第一水力旋分器、第二水力旋分器、第三水力旋分器和第四水力旋分器,混合液首先进入旋分器中部偏上的进泥口,进泥口顶部通常位于顶部往下0.1倍总长度,混合液进入旋水力旋分器后,直接撞击轻质污泥排放口下的可调式挡板,挡板倾角设置为45~90°,并随后沿水力旋分器外壁做外旋流作用,在离心作用下,重质污泥相互碰撞形成密实颗粒状污泥从下端重质污泥排放口排出,轻质污泥形成内旋流向上运动,最终由轻质污泥排放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水力旋分器的锥角为18~20°,进口压力≤0.15MPa。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廊道进水端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比为(2~4):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廊道进水端与所述廊道出水端的宽度比为3:1。

减缩廊道的底部具有倾角,廊道进水端宽度大,廊道出水端小,可以使污泥颗粒流动的速度梯度逐渐增大,污泥颗粒之间的相互凝聚作用增大,利于形成疏松大颗粒污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轻质污泥储泥池,所述轻质污泥储泥池与所述水力旋分装置相连通。用于储存自水力旋分装置排出的轻质污泥。

(发明人陈彬;)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