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20-12-15 8:51:37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 20200927 

公开(公告)日 20201208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3/32; C02F101/16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废水收集后首先经过格栅井拦截大颗粒杂质后,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将废水中大颗粒物质去除,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投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条件下,利用提升泵使废水进入气浮池气浮处理,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以及部分COD和BOD;废水经过气浮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提高废水整体的可生化性能;经过水解酸化的废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废水中的COD、BOD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 

5.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水收集后首先经过格栅井拦截大颗粒杂质后,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将废水中大颗粒物质去除,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投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条件下,利用提升泵使废水进入气浮池气浮处理,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以及部分COD和BOD; 

废水经过气浮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提高废水整体的可生化性能;经过水解酸化的废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废水中的COD、BOD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处理系统为:包括格栅井、絮凝沉淀池、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格栅井、絮凝沉淀池、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顺序连接,格栅井设置在生产废水管尾端下方,所述调节池上设置有加药口,气浮池设置有浮渣出口和液体出口,液体出口与水解酸化池进口连接,浮渣出口排外。 


说明书  

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木薯淀粉废水的处理分为:达标排放处理和工艺回用处理两种。达标排放处理是按照当地政府环保管理机构要求的排放标准进行处理,经处理后达到要求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工艺回用处理是将木薯淀粉废水经过处理后重新回用于绿化灌溉或参与部分木薯洗涤,该类回用水要求对后续绿化过程与洗涤质量没有负面影响,在节水的同时有利于更好降低成本。木薯淀粉废水的特点决定其处理工艺流程,系统处理后出水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1)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其主要衡量指标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2)外观上无不快的感觉,其主要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结构和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难,其主要衡量指标有PH值。 

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1)以物理及好氧联合的工艺进行处理,利用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等生化技术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由于木薯淀粉废水中有大量的固体悬浮物,因此在处理前先进行预处理并水解酸化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 

(2)采用膜处理技术。采用超滤(微滤),或MBR方法处理即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而开发的新型系统。但采用膜技术具有:初期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较高、操作管理复杂和后期维护运营成本高等缺点。按照我公司经验,一般需两年左右更换膜一次。因此需要一种效率较高的污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的对木薯淀粉生产污水进行处理。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木薯淀粉生产污水处理工艺,废水收集后首先经过格栅井拦截大颗粒杂质后,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将废水中大颗粒物质去除,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投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条件下,利用提升泵使废水进入气浮池气浮处理,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以及部分COD和BOD; 

废水经过气浮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提高废水整体的可生化性能;经过水解酸化的废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废水中的COD、BOD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 

进一步,其处理系统为:包括格栅井、絮凝沉淀池、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格栅井、絮凝沉淀池、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顺序连接,格栅井设置在生产废水管尾端下方,所述调节池上设置有加药口,气浮池设置有浮渣出口和液体出口,液体出口与水解酸化池进口连接,浮渣出口排外。格栅井、絮凝沉淀池、调节池、气浮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顺序连接,即格栅井的出口与絮凝沉淀池的入口连接,絮凝沉淀池的出口与调节池入口连接,气浮池设置有浮渣出口和液体出口,液体出口与水解酸化池入口连接,浮渣出口排外,水解酸化池出口与曝气生物滤池入口连接,曝气生物滤池出口外排。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物理化学法配合生物法结合处理,废水收集后首先经过格栅井拦截大颗粒杂质后,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将废水中大颗粒物质去除,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投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条件下,利用提升泵使废水进入气浮池气浮处理,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以及部分COD和BOD;废水经过气浮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提高废水整体的可生化性能;经过水解酸化的废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废水中的COD、BOD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发明人 陈向前;邓辅唐;曾郴林)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