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410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IPC分类号 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有操作台,且底座上侧开设有水槽,同时水槽左侧贯穿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内壁上固定有凸块,且凸块上侧放置有过滤蓝,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沉淀箱、第二沉淀箱、活性炭过滤箱和过滤箱,所述第二沉淀箱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箱和过滤箱,所述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右侧均贯穿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内部上侧均设置有清洁水管,所述过滤箱内壁上固定有滑道,所述过滤箱下侧通过第三排水口与活性炭过滤箱相连通。该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设置有过滤蓝,过滤蓝可对水中大颗粒杂质进行初次过滤,并且过滤蓝可直接进行清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固定有操作台(2),且底座(1)上侧开设有水槽(3),同时水槽(3)左侧贯穿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内壁上固定有凸块(5),且凸块(5)上侧放置有过滤蓝(6),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沉淀箱(7)、第二沉淀箱(8)、活性炭过滤箱(18)和过滤箱(21),且第一沉淀箱(7)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沉淀箱(8),所述第二沉淀箱(8)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箱(18)和过滤箱(21),且活性炭过滤箱(18)的上侧设置有过滤箱(21),所述第一沉淀箱(7)和第二沉淀箱(8)右侧均贯穿有第一出水口(9),且第一沉淀箱(7)和第二沉淀箱(8)的下侧均贯穿有第二出水口(10),同时第一沉淀箱(7)和第二沉淀箱(8)内部设置有导流板(11),所述第一沉淀箱(7)和第二沉淀箱(8)内部上侧均设置有清洁水管(12),且清洁水管(12)前侧贯穿有进水口(13),同时清洁水管(12)下侧贯穿有喷头(14),所述过滤箱(21)内壁上固定有滑道(15),且滑道(15)滑动连接有过滤网(16),所述过滤箱(21)下侧通过第三排水口(17)与活性炭过滤箱(18)相连通,且活性炭过滤箱(18)前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9),同时活性炭过滤箱(18)右侧贯穿有第四排水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为3%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蓝(6)设置有两层,且上层过滤蓝(6)的网格密度大于下层过滤蓝(6)的网格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1)为“V”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5)与过滤网(16)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9)上设置有密封圈。
说明书
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汽车等其他行业,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现有的玻璃磨边使用后的废水直接排出,没有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对废水回收时废水处理效果差,回收质量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玻璃磨边使用后的废水直接排出,没有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对废水回收时废水处理效果差,回收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有操作台,且底座上侧开设有水槽,同时水槽左侧贯穿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内壁上固定有凸块,且凸块上侧放置有过滤蓝,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沉淀箱、第二沉淀箱、活性炭过滤箱和过滤箱,且第一沉淀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沉淀箱,所述第二沉淀箱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箱和过滤箱,且活性炭过滤箱的上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右侧均贯穿有第一出水口,且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的下侧均贯穿有第二出水口,同时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内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内部上侧均设置有清洁水管,且清洁水管前侧贯穿有进水口,同时清洁水管下侧贯穿有喷头,所述过滤箱内壁上固定有滑道,且滑道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箱下侧通过第三排水口与活性炭过滤箱相连通,且活性炭过滤箱前侧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同时活性炭过滤箱右侧贯穿有第四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水槽为3%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蓝设置有两层,且上层过滤蓝的网格密度大于下层过滤蓝的网格密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V”形。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过滤网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玻璃磨边废水收集装置,
(1)设置有过滤蓝,过滤蓝可对水中大颗粒杂质进行初次过滤,减少杂质进入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内部,并且过滤蓝可直接向上提取,这样就可以清理过滤蓝内部杂质,操作简单,便捷;
(2)设置有第一沉淀箱、第二沉淀箱、活性炭过滤箱和过滤箱,第一沉淀箱和第二沉淀箱内的导流板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2次沉淀,两次沉淀后的废水进入过滤箱中再次进行过滤,最后在进入活性炭过滤箱中进行处理,这样操作可将废水处理更加彻底,确保废水回收质量。
发明人 (陈雍美;郎国沛;潘起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