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191120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IPC分类号 C02F9/02; C02F10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底板和外筒体,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外筒体,外筒体的侧边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外筒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滤筒,内滤筒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中空的转动轴,进水管穿过转动轴伸入到内滤筒的内部,转动轴的外侧壁同轴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进行连接,外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内滤筒的底部与外筒体设置有轴封。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清理便捷,净化质量高,便于推广实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底板(1)和外筒体(3),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外筒体(3),外筒体(3)的侧边在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8),其特征在于,外筒体(3)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滤筒(13),内滤筒(13)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中空的转动轴(5);
进水管(6)穿过转动轴(5)伸入到内滤筒(13)的内部,转动轴(5)的外侧壁同轴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4),主动皮带轮(8)与从动皮带轮(4)通过皮带进行连接,外筒体(3)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2),内滤筒(13)的底部与外筒体(3)设置有轴封(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万向轮(10)上设置有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6)通过支撑架(7)与外筒体(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6)外侧在转动轴(5)内部设置有轴承(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6)的底部连接有接料盘(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料盘(12)为中间凸起的圆盘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滤筒(13)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鳍片(14)。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滤筒(13)包括粗滤层(18)、细滤层(19)和支撑层(16),内滤筒(13)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粗滤层(18)、细滤层(19)和支撑层(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料盘(12)对应位置在内滤筒(13)内部设置有防冲圈板(17)。
说明书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废水主要是原料蒸煮、漂洗、漂白、上浆等过程中产生的含天然杂质、脂肪以及淀粉等有机物的废水。印染废水是洗染、印花、上浆等多道工序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染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洗涤剂等有机物,以及碱、硫化物、各类盐类等无机物,污染性很强。在对纺织废水净化时,通常会使用到过滤板,由于过滤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洗,而大多数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的过滤板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上,这种方式非常麻烦,当需要更换时要工作人员借助外物进行拆卸,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8626720 U,公告日:2019.03.22)公开了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的右侧面与第一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右侧面与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与齿杆的顶端固定连接,齿杆和驱动装置啮合,驱动装置的左侧面与连接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该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通过螺纹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螺纹帽、转盘、转轴、第二滑杆、第二滑套、卡块和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换过滤板,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方便。采用震动过滤,过滤效率低,不便于推广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底板和外筒体,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外筒体,外筒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内滤筒。内滤筒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中空的转动轴,进水管穿过转动轴伸入到内滤筒的内部。转动轴的外侧壁同轴固定连接从动皮带轮,外筒体的侧边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进行连接。电机连接有控制器。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皮带轮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从而使内滤筒在外筒体内部转动,废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内滤筒的内部,内滤筒高速转动,从而完成离心分离,从而实现净化。外筒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穿过内滤筒净化的水从出水管排出。内滤筒的底部与外筒体设置有轴封,轴封的设置避免了水从外筒体底部流出,出水管设置在轴封上方。滤渣从内滤筒的底部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卡板,卡板对万向轮有制动作用,从而便于装置的移动与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水管通过支撑架与外筒体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了进水管的稳定性,避免了进水管收转动轴转动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水管外侧在转动轴内部设置有轴承,轴承的设置减小了进水管与转动轴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进水管磨损并增加了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水管的底部连接有接料盘,从进水管排出的废水落在接料盘上,从而向四周泼洒,避免了废水直接从内滤筒底部排出,增加了净化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接料盘为中间凸起的圆盘状结构,从而便于废水的泼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内滤筒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鳍片,鳍片的设置便于进入内滤筒内部的水快速加速,提高了分离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内滤筒包括粗滤层、细滤层和支撑层,内滤筒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粗滤层、细滤层和支撑层,粗滤层进行粗滤,细滤层进行二次细过滤,支撑层对粗滤层和细滤层有支撑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接料盘对应位置在内滤筒内部设置有防冲圈板,废水泼洒落在防冲圈板上,防冲圈板的设置避免了废水直接冲刷粗滤层,避免了粗滤层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机的驱动下,主动皮带轮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从而使内滤筒在外筒体内部转动,废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内滤筒的内部,内滤筒高速转动,从而完成离心分离,从而实现净化,采用离心净化,提高了净化效率,滤渣自动排除,清理方便快捷。从进水管排出的废水落在接料盘上,从而向四周泼洒,避免了废水直接从内滤筒底部排出,增加了净化质量。鳍片的设置便于进入内滤筒内部的水快速加速,提高了分离能力。防冲圈板的设置避免了废水直接冲刷粗滤层,避免了粗滤层损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清理便捷,净化质量高,便于推广实施。
发明人 (胡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