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

发布时间:2021-5-19 9:34: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0525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IPC分类号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与回流液混合进入到滤池本体中,利用回流液中的溶解氧,在滤池本体中形成缺氧状态,从而无需额外增加搅拌系统,同时生物滤料培养出的反硝化细菌将硝态氮转变成氮气,污水在经过生物滤料之后通过布水板并沿着导流板均匀进入到高能氧反应区,高能氧释放装置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进一步氧化去除,同时回流装置将部分出水回流至滤池本体中,以此循环,硝态氮转又转变成氮气,最终通过微生物反应区、高能氧反应区以及回流装置的相结合,在不外加药剂的情况对污水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在保证氮磷去除效果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

2.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和设于滤池本体(1)上侧的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1)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微生物反应区(2)和高能氧反应区(3),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高能氧反应区(3)经处理的污水回流至微生物反应区(2)的回流装置(4),微生物反应区(2)包括设于自身底部的布水板(21)和放置于布水板(21)上用于培养反硝化细菌的生物滤料(22),高能氧反应区(3)包括由外至内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板(31),导流板(31)的下方设置有高能氧释放装置(32),高能氧释放装置(32)连接有位于滤池本体(1)外的高能氧发生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4)包括自吸排污泵(41)、连接于自吸排污泵(41)进水端与高能氧反应区(3)底部的引水管(42)以及连接于自吸排污泵(41)出水端与进水管(11)之间的回流水管(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42)设置于滤池本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且滤池本体(1)的底部形状设置为漏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板(21)上开设有若干竖直的布水孔(23),且所有的布水孔(23)均匀阵列于布水板(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1)固定于滤池本体(1)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氧释放装置(32)设置于导流板(31)的下方,且同时设置于高能氧反应区(3)的中轴线上。

说明书

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有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化学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在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分散式养殖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面源污水进入到地表水体,对水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生物滤池,是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一种生物处理构筑物,通过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得污水得以净化。

目前大部分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在对氮磷进行有效去除时,一般都需要额外投加相关的药剂来进行去除,还需要设置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这样导致了整体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大大增加,且容易造成生活污水系统中产泥量的增加,需要人工进行单独管理操作,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氮磷进行有效去除时,一般都需要额外投加相关的药剂,还需要设置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从而大大增加了处理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设于滤池本体上侧的进水管,滤池本体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微生物反应区和高能氧反应区,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高能氧反应区经处理的污水回流至微生物反应区的回流装置,微生物反应区包括设于自身底部的布水板和放置于布水板上用于培养反硝化细菌的生物滤料,高能氧反应区包括由外至内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方设置有高能氧释放装置,高能氧释放装置连接有位于滤池本体外的高能氧发生器。

技术效果: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在使用时,污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中,微生物反应仓中的生物滤料同时培养出反硝化细菌,并且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能源,将硝态氮转变成氮气,污水在经过生物滤料之后通过布水板并沿着导流板均匀进入到高能氧反应区,高能氧反应区内的高能氧发生器产生一定浓度的羟基自由基等离子,这部分离子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氨氮进行氧化,氨氮能装变成硝态氮,并且通过回流装置的设置的使得高能氧反应区的出水可以方便的回流至滤池本体中,以此循环,硝态氮转又转变成氮气,由于回流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使得滤池本体的整体溶解氧保持在0.2mg/l,即缺氧状态,相比传统反硝化滤池无需额外增加搅拌系统,而且更能将生物滤池整体稳定保持在缺氧状态,最终通过微生物反应区、高能氧反应区以及回流装置的相互结合,在不外加药剂的情况对污水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在保证氮磷去除效果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回流装置包括自吸排污泵、连接于自吸排污泵进水端与高能氧反应区底部的引水管以及连接于自吸排污泵出水端与进水管之间的回流水管。

进一步的,引水管设置于滤池本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且滤池本体的底部形状设置为漏斗形。

前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布水板上开设有若干竖直的布水孔,且所有的布水孔均匀阵列于布水板上。

前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导流板固定于滤池本体的中部。

前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用高能氧生物滤池,高能氧释放装置设置于导流板的下方,且同时设置于高能氧反应区的中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微生物反应区中布水板位置的设置和布水孔的设置,使得微生物反应区中的出水更加平稳,不会对后续高能氧反应区造成冲击,并且在微生物反应区到高能氧反应区之间设置导流板,进一步减缓了污水对于高能氧反应区的冲击,使得整个高能氧反应区的反应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滤池本体底部形状的设置,使得污水从高能氧反应区中排出后更加易于聚集到滤池的底部,从而更加易于通过回流装置回流至进水管中与污水相互混合;

(3)本实用新型,高能氧释放装置的位置设置,使得污水在通过导流板后可以迅速的与之相抵触,从而进行反应,并且使得高能氧释放装置可以与大部分的污水相抵触,且使得两者之间的抵触更加充分,从而大大加强了整个高能氧反应区的反应效果。

(发明人:傅鸣)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