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污水质净化装置

发布时间:2021-9-2 8:33:1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0.06.16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IPC分类号C02F9/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包括防护件,包括净化装置主体,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一端进水管的下方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电机、转动螺杆、活动刮板,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上端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前端安装有第一转动圆盘,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前端第一转动圆盘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动圆盘,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储淤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可以对水进行预处理,可以清除净化装置的沉淀,使得沉淀可以比较方便的排出,便于导线的收纳。

1630375687.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一端进水管(3)的下方安装有清理机构(4),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清理电机(41)、转动螺杆(42)、活动刮板(43),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药管(17),所述进药管(17)的上端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第一转动圆盘(5),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前端第一转动圆盘(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动圆盘(7),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储淤箱(6),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一端连接有消毒装置主体(10),所述消毒装置主体(10)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的一端安装有导线(13),所述控制器(12)的后端连接有收纳机构(9),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管(18),所述净化装置主体(1)的内部清理管(18)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电机(41)与净化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电机(41)的一端净化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螺杆(42),所述转动螺杆(42)的外部连接有活动刮板(43),所述活动刮板(43)的内表面与转动螺杆(42)外表面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圆盘(5)的后端清理管(1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球阀(16),所述第一球阀(16)与第一转动圆盘(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阀(16)的外表面与清理管(1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进水管(3)与净化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圆盘(7)的后端固定管(1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球阀(14),所述固定管(19)的内部第二球阀(14)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15),所述第二球阀(14)与第二转动圆盘(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阀(14)的外表面与固定管(19)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9)包括连接杆(91)、收纳卷桶(92)、卡槽(93),所述连接杆(91)的外表面与控制器(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1)的后端设置有收纳卷桶(92),所述收纳卷桶(92)外部开设有卡槽(93),所述收纳卷桶(92)与连接杆(9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3)的一端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与导线(13)固定连接,所述导线(13)与控制器(12)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管(18)、固定管(19)均与净化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淤箱(6)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8),所述排污管(8)与储淤箱(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圆盘(7)、第一转动圆盘(5)与净化装置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储淤箱(6)与净化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主体(10)通过连接套管与连接管(11)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12)与消毒装置主体(1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9)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收纳机构(9)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2)的下端与进药管(17)的上端活动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质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将河道的水加入到净化装置中,河道的水可以在净化装置中沉淀过滤,过滤后的水可以进入到消毒装置中,可以再次水质进行消毒,可以便于清理净化装置内的沉淀,使得净化装置中的沉淀可以及时排出,使得河道的中的水可以得到多步处理,消毒装置的连接导线也便于收纳,比较方便。

水质消毒一般是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紫外线消毒最早在美国应用,因为其接触的时间短、占用的空间少、并且不会对人畜有害,所以被认为是传统液氯消毒最佳的替代品。

目前净化消毒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河道的水质进行预处理,河道的水直接进行消毒净化效果不好,不能到达要求,其次,净化装置中的沉淀物业不便于排出,较为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通过清理电机可以带动转动螺杆的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刮板可以在转动螺杆的外部移动,通过活动刮板可以对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进行刮板,净化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的沉淀可以清理,同时导线也可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包括防护件,包括净化装置主体,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一端进水管的下方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电机、转动螺杆、活动刮板,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上端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前端安装有第一转动圆盘,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前端第一转动圆盘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动圆盘,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储淤箱,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消毒装置主体,所述消毒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端安装有导线,所述控制器的后端连接有收纳机构,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清理管,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清理管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管。

可选的,所述清理电机与净化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电机的一端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外部连接有活动刮板,所述活动刮板的内表面与转动螺杆外表面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理电机可以带动转动螺杆的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刮板可以在转动螺杆的外部移动,通过活动刮板可以对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进行刮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圆盘的后端清理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球阀与第一转动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阀的外表面与清理管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进水管与净化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球阀可以控制清理管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圆盘的后端固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球阀,所述固定管的内部第二球阀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二球阀与第二转动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阀的外表面与固定管的内表面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球阀可以控制固定管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连接杆、收纳卷桶、卡槽,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控制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设置有收纳卷桶,所述收纳卷桶外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收纳卷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多余的导线可以缠绕在收纳卷桶的外部,并将导线卡在卡槽的内部,便于导线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导线的一端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与导线固定连接,所述导线与控制器固定连接,所述清理管、固定管均与净化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头与外接插座连接,使得消毒装置主体、控制器可以通电。

可选的,所述储淤箱的一端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储淤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圆盘、第一转动圆盘与净化装置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储淤箱与净化装置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主体通过连接套管与连接管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消毒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净化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的沉淀和水可以通过清理管进入到储淤箱的内部,然后再通过排污管排出,通过控制器对消毒装置主体进行操控。

可选的,所述收纳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收纳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下端与进药管的上端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到消毒装置主体中的水在消毒后,再通过排水管排出,便于消毒水的排出,将密封盖固定在进药管的上端,便于进药管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质净化装置,可以将密封盖从进药管的上端拧下,通过进药管可以向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加入药剂,药剂可以与净化装置主体中的水作用产生沉淀,沉淀可以聚集在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第二转动圆盘可以将第二球阀打开,净化装置主体中的水可以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消毒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过滤网可以起到过滤作用,进入到消毒装置主体中的水可以被消毒,再通过排水管排出,当需要对净化装置主体底部的沉淀清理时,可以停止向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注入水,待净化装置主体内的水排出时,可以将第二球阀关闭,通过第一转动圆盘可以将清理管打开,通过清理电机可以带动转动螺杆的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刮板可以在转动螺杆的外部移动,通过活动刮板可以对净化装置主体的内部进行刮板,净化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的沉淀和水可以通过清理管进入到储淤箱的内部,然后再通过排污管排出,在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将多余的导线可以缠绕在收纳卷桶的外部,并将导线卡在卡槽的内部,便于导线的固定。

(发明人:梁顺;付江华)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