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21.01.07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IPC分类号C02F3/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和底座;本体固接在底座顶部;本体顶部设有下料管,下料管贯穿本体并与本体转动连接,本体靠近底部通过阀门连接有排料管;下料管顶部固连有漏斗,漏斗底部的下料管上固连有外齿圈;本体顶部与外齿圈对应位置固连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固连的一号齿轮与外齿圈啮合;下料管底部均布一组支管,支管与下料管连通;本发明通过将漏斗配合下料管,使得新加入的污水和污泥直接导入本体内原有污水的中部,增加本体中微生物与新加入污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污水的微生物净化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底座(11);所述本体(1)固接在底座(11)顶部;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下料管(12),下料管(12)贯穿本体(1)并与本体(1)转动连接,本体(1)靠近底部通过阀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下料管(12)顶部固连有漏斗(13),漏斗(13)底部的下料管(12)上固连有外齿圈(14);所述本体(1)顶部与外齿圈(14)对应位置固连有电机(15),电机(15)输出轴固连的一号齿轮(16)与外齿圈(14)啮合;所述下料管(12)底部均布一组支管(17),支管(17)与下料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7)远离下料管(12)的一端固连有喷管(18),喷管(18)与支管(17)相互垂直,支管(17)朝向下料管(12)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2)中部套设有环形套(2),环形套(2)与下料管(12)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套(2)一侧通过进水管(21)与水泵连通,进水管(21)贯穿本体(1)且与本体(1)固连;所述下料管(12)上与环形管对应位置圆周均布一组喷孔(22),喷孔(22)靠近下料管(12)内部的一端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2)内设有弹性的清理环(23),清理环(23)与环形套(2)底部之间固连有一组一号拉簧(24);所述清理环(23)由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材料制成;所述清理环(23)顶部固连有一组拉绳(25),拉绳(25)另一端贯穿喷孔(22)并延伸至下料管(12)内部;所述拉绳(25)位于下料管(12)内部的一端固连有小球(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25)外周设有设有耐磨层,拉绳(25)为多股钢丝制成的钢绳;所述钢绳拉毛形成毛刺贯穿耐磨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2)一侧的小球(26)上开设有弧形的凹槽(27),凹槽(27)与相邻小球(26)的外周轮廓配合;所述凹槽(27)中设有柔性的磁片(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2)底部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有二号齿轮(31),二号齿轮(31)外周设有缺口(32);所述本体(1)底部开设的滑槽(33)中滑动连接有清理板(34),清理板(34)内中部开设有清渣槽(35);所述清理板(34)一端贯穿滑槽(33),且本体(1)底部与清理板(34)对应位置固连有回收槽(36);所述清理板(34)与滑槽(33)底部之间固连有二号拉簧(37);所述清理板(34)顶部通过支杆固连有齿条(38),齿条(38)与二号齿轮(3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34)与滑槽(33)底部之间固连有缸体(4),缸体(4)内滑动连接的活塞杆(41)与清理板(34)固连;所述活塞杆(41)内开设有贯穿活塞杆(41)的一号孔(42),清理板(34)底部均布有一组二号孔(43),二号孔(43)通过三号孔(44)与一号孔(42)连通;所述缸体(4)远离活塞杆(41)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四号孔(45),四号孔(45)通过管道与水箱连通,四号孔(45)和一号孔(42)中均设有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齿轮(31)的齿牙(5)底部开设有滑孔(51),滑孔(51)中滑动连接有顶杆(52),顶杆(52)与滑孔(51)底部之间固连有压簧;相邻所述齿牙(5)靠近根部位置固连有弹性膜(53),弹性膜(53)底部与顶杆(52)固连;所述齿牙(5)上开设的通气孔(54)与滑孔(51)底部连通;所述通气孔(54)靠近出口位置设有圆弧形的倒角(55);所述通气孔(54)内通过V形的支架(56)固连有弹性绳(57),弹性绳(57)末端固连有圆锥形的塞柱(58),塞柱(58)外周与倒角(55)对应位置开设有环形槽(59);所述环形槽(59)内设有两层薄膜(6),两层薄膜(6)之间填充有磁泥;所述薄膜(6)远离弹性绳(57)一侧的塞柱(58)内固连有磁铁(61),薄膜(6)靠近弹性绳(57)一侧的塞柱(58)内开设有锥形腔(62),弹性绳(57)贯穿塞柱(58)后与对应位置的薄膜(6)固连。
说明书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注塑模具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2010470209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所述底板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处理箱与曝气箱,所述处理箱的左侧下方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处理箱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但现有技术中本体内新加入的污水与原本的污水不能很好的接触,进而使得本体内原有的微生物不能快速的扩散到新加入的污泥中,降低污水和污泥的微生物净化效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本体内新加入的污水与原本的污水不能很好的接触,进而使得本体内原有的微生物不能快速的扩散到新加入的污泥中,降低污水和污泥的微生物净化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包括本体和底座;所述本体固接在底座顶部;所述本体顶部设有下料管,下料管贯穿本体并与本体转动连接,本体靠近底部通过阀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下料管顶部固连有漏斗,漏斗底部的下料管上固连有外齿圈;所述本体顶部与外齿圈对应位置固连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固连的一号齿轮与外齿圈啮合;所述下料管底部均布一组支管,支管与下料管连通;工作时,现有技术中本体内新加入的污水与原本的污水不能很好的接触,进而使得本体内原有的微生物不能快速的扩散到新加入的污泥中,降低污水和污泥的微生物净化效率,此时本发明通过将漏斗配合下料管,使得新加入的污水和污泥直接导入本体内原有污水的中部,之后通过电机带动外齿圈和下料管旋转,使得污水随旋转的支管快速扩散到本体内原有的污水之中,增加本体中微生物与新加入污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污水的微生物净化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管远离下料管的一端固连有喷管,喷管与支管相互垂直,支管朝向下料管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通过喷管与支管相互垂直,且支管朝向下料管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使得污水从喷管喷出时,形成的反冲力配合电机的驱动进一步增加支管的转动速度,进而提高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污水的微生物净化处理效率。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中部套设有环形套,环形套与下料管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套一侧通过该进水管与水泵连通,进水管贯穿本体且与本体固连;所述下料管上与环形管对应位置圆周均布一组喷孔,喷孔靠近下料管内部的一端向下倾斜;通过水泵向进水管中充入带压的清水,使得清水经环形套之后充入喷孔,之后经喷孔向下料管内壁喷出,配合喷孔靠近下料管内部的一端向下倾斜,增加喷孔喷出的水流对下料管管壁的清洁效果,减少污水中含有的絮状杂质和粘性杂质粘附并堵塞下料管,进一步保证下料管的畅通性,增加下料管的污水流动效率。
优选的,所述环形套内设有弹性的清理环,清理环与环形套底部之间固连有一组一号拉簧;所述清理环由密度小于水的轻质材料制成;所述清理环顶部固连有一组拉绳,拉绳另一端贯穿喷孔并延伸至下料管内部;所述拉绳位于下料管内部的一端固连有小球;通过水流经过喷孔后向下料管内斜下方喷出,进一步增加下料管内污水的流动速度,同时水流带动小球在下料管内不断摆动并碰撞,增加对下料管内壁的清洁效果,同时小球在水流向下冲击时,带动清理环不断刮擦喷孔附近的下料管外周,减少清水中的青苔和水垢在喷孔附近生长积聚,进而进一步保证喷孔的畅通,增加喷孔喷出水流对下料管内壁的清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拉绳外周设有设有耐磨层,拉绳为多股钢丝制成的钢绳;所述钢绳拉毛形成毛刺贯穿耐磨层;通过利用废旧的,长时间使用后外周钢丝断裂后形成拉毛毛刺的钢绳,配合耐磨层增加对喷孔内壁的刮擦,进一步保证喷孔内壁的清洁畅通,增加水流经过喷孔之后流速的损失,进一步保证水流流经喷孔后对下料管内壁的冲击力,增加喷孔喷出水流对下料管内壁的清理效果。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一侧的小球上开设有弧形的凹槽,凹槽与相邻小球的外周轮廓配合;所述凹槽中设有柔性的磁片;通过凹槽内的磁片吸引相邻的小球,增加下料管内小球的碰撞频率和碰撞力度,进而使得小球相互撞击时破碎流经小球的固体杂质,进一步减少下料管内杂质的颗粒直径,减少下料管的堵塞。
优选的,所述下料管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二号齿轮,二号齿轮外周设有缺口;所述本体底部开设的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清理板,清理板内中部开设有清渣槽;所述清理板一端贯穿滑槽,且本体底部与清理板对应位置固连有回收槽;所述清理板与滑槽底部之间固连有二号拉簧;所述清理板顶部通过支杆固连有齿条,齿条与二号齿轮啮合;通过下料管带动转轴和二号齿轮旋转时,带动齿条和清理板滑动,使得清理板中部清渣槽中积累的残渣沉淀物向滑槽外部移动后掉落在回收槽中,之后缺口转动到齿条对应位置,二号齿轮与齿条脱离啮合,清理板在二号拉簧的作用下复位,减少本体内固体残渣的积累,减少残渣堵塞排水管,进一步保证污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清理板与滑槽底部之间固连有缸体,缸体内滑动连接的活塞杆与清理板固连;所述活塞杆内开设有贯穿活塞杆的一号孔,清理板底部均布有一组二号孔,二号孔通过三号孔与一号孔连通;所述缸体远离活塞杆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四号孔,四号孔通过管道与水箱连通,四号孔和一号孔中均设有单向阀;通过清理板向滑槽外部滑出时带动活塞杆向缸体外部滑动,进而使得缸体内的无杆腔中产生负压并经四号孔抽水,之后清理板在二号弹簧作用下复位时,活塞杆向缸体底部滑动,使得缸体内的水经一号孔充入三号孔,之后从二号孔向清理板底部喷出,进而减少清理板与滑槽底部之间残留的杂质,减少清理板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清理板的复位效率。
优选的,所述二号齿轮的齿牙底部开设有滑孔,滑孔中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与滑孔底部之间固连有压簧;相邻所述齿牙靠近根部位置固连有弹性膜,弹性膜底部与顶杆固连;所述齿牙上开设的通气孔与滑孔底部连通;所述通气孔靠近出口位置设有圆弧形的倒角;所述通气孔内通过V形的支架固连有弹性绳,弹性绳末端固连有圆锥形的塞柱,塞柱外周与倒角对应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两层薄膜,两层薄膜之间填充有磁泥;所述薄膜远离弹性绳一侧的塞柱内固连有磁铁,薄膜靠近弹性绳一侧的塞柱内开设有锥形腔,弹性绳贯穿塞柱后与对应位置的薄膜固连;通过顶杆配合弹性膜,减少固体杂质卡在相邻齿牙之间,同时当颗粒物移动到齿条与齿牙之间时,齿条挤压颗粒物使得颗粒物挤压顶杆,进而使得颗粒物随顶杆向滑孔内收缩,进而将齿条与二号齿轮的卡死;顶杆向滑孔中滑动时滑孔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通气孔喷出,进而对二号齿轮附近的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进一步防止颗粒物卡在相邻齿牙之间,同时通过二号齿轮旋转时塞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打开通气孔,使得通气孔正常喷气,当二号齿轮停止时,弹性绳带动塞柱封闭通气孔,防止通气孔被污泥堵塞,同时弹性绳放松对薄膜的拉伸,使得薄膜复位,配合磁铁对磁泥的吸引,使得薄膜复位时挤压磁泥,使得磁泥完全填充慢环形槽,进一步增加塞柱与通气孔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通过将漏斗配合下料管,使得新加入的污水和污泥直接导入本体内原有污水的中部,之后通过电机带动外齿圈和下料管旋转,使得污水随旋转的支管快速扩散到本体内原有的污水之中,增加本体中微生物与新加入污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污水的微生物净化处理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清理板向滑槽外部滑出时带动活塞杆向缸体外部滑动,进而使得缸体内的无杆腔中产生负压并经四号孔抽水,之后清理板在二号弹簧作用下复位时,活塞杆向缸体底部滑动,使得缸体内的水经一号孔充入三号孔,之后从二号孔向清理板底部喷出,进而减少清理板与滑槽底部之间残留的杂质,减少清理板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清理板的复位效率。
(发明人:何小瑜;金喆浩;沈佳明;张强;沈尧;沈飞凯;洪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