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污水处理用厌氧塔

发布时间:2022-11-10 11:27:55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21.02.24

公开日期2021.11.23

IPC分类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包括罐体,罐体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板,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箱,加料箱顶部的内部连通有出水管,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螺旋进水管,罐体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罐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杆,罐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三相分离器,罐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三相分离器。通过螺旋进水管和增压头,可以使得罐体内部循环的液体充分均匀混合,利用水流搅拌,通过调节推板和气动伸缩杆,调节推板通过开启或关闭内部调节孔,使得内部的固液反应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上下移动调整,提升了生产效率。

9.jpg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环(9),所述支撑环(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板(6),所述支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箱(4),所述加料箱(4)顶部的内部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支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增压泵(5),所述增压泵(5)的输出端连通有螺旋进水管(18),所述罐体(1)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2),所述罐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杆(15),所述罐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三相分离器(14),所述罐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三相分离器(20),所述罐体(1)的外侧连通有外循环管(11),所述外循环管(11)远离罐体(1)的一端连通有循环泵(12),所述循环泵(12)的输出端连通有内循环管(13),所述罐体(1)外侧的底部连通有填料管(19),所述罐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污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5)的输入端连通在加料箱(4)的内部,所述出水管(3)远离加料箱(4)的一端贯穿罐体(1)并连通至第一三相分离器(14)与第二三相分离器(20)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7),四个所述支腿(7)呈矩形均匀分布在支撑环(9)的底部,且支腿(7)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脚垫(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水管(18)的内侧连通有增压头(21),所述增压头(21)呈圆形均匀分布在螺旋进水管(18)的内侧,所述螺旋进水管(1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罐体(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伸缩杆(15)套接贯穿第一三相分离器(14)并延伸至第二三相分离器(20)外侧的一端铰接有调节推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管(13)远离循环泵(12)的一端连通在罐体(1)的底部,所述罐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板(17)。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

背景技术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在厌氧生物处理的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分解,转化为简单、稳定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其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同时仅少量有机物被转化而合成为新的细胞组成部分,故相对好氧法来讲,厌氧法污泥增长率小得多。好氧法因为供氧限制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同时厌氧法可降解某些好氧法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污水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常规处理无法对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有效降解,进而加重了处理难度,现有的厌氧废水微生物降解装置,无法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调整作业,而且无法对内部的微生物适应温度进行调整,因此导致在处理过程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厌氧废水微生物降解装置,无法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进行调整作业,而且无法对内部的微生物适应温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厌氧塔,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箱,所述加料箱顶部的内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螺旋进水管,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罐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动伸缩杆,所述罐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内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的外侧连通有外循环管,所述外循环管远离罐体的一端连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内循环管,所述罐体外侧的底部连通有填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污管。

优选的,所述增压泵的输入端连通在加料箱的内部,所述出水管远离加料箱的一端贯穿罐体并连通至第一三相分离器与第二三相分离器相对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呈矩形均匀分布在支撑环的底部,且支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脚垫。

优选的,所述螺旋进水管的内侧连通有增压头,所述增压头呈圆形均匀分布在螺旋进水管的内侧,所述螺旋进水管的外侧固定安装在罐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气动伸缩杆套接贯穿第一三相分离器并延伸至第二三相分离器外侧的一端铰接有调节推板。

优选的,所述内循环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在罐体的底部,所述罐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填料管,将需要净化的废物固液体填入罐体内,其次将加料箱内注入水源和调节PM值的物质以及微生物,混合后通过增压泵进入螺旋进水管,经一定角度倾斜的增压头向内喷射水流、通过增压头的均匀分布与倾斜角度使得水流形成螺旋漩涡,对内部进行搅动充分混合,而后启动加热板调整适宜微生物反应的温度,反应阶段进程完成后、通过启动气动伸缩杆将调节推板伸至罐体底,调节推板的调节孔打开,使混合液堆积在调节推板上方,进而关闭调节推板的调节孔,启动气动伸缩杆上移、带动调节推板上移,将混合液带到罐体上方,通过第二三相分离器将固液分离后、通过启动循环泵通过外循环管将剩余未反应的黏稠物、经内循环管抽送至罐体底部,参与下一次反应,继而液体和气体经过第一三相分离器分离,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液体经由出水管进入加料箱,进入下一循环反应,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反应效率以及生产效率,并提升了环保循环利用率,使得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2、通过设置螺旋进水管和增压头,可以使得罐体内部循环的液体充分均匀混合,利用水流搅拌,提升了作业效率,通过设置加热板,可以使得罐体内部的温度调整至适宜不同微生物反应的温度,加快了反应进程、提高作业效率,通过设置调节推板和气动伸缩杆,调节推板通过开启或关闭内部调节孔,使得内部的固液反应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上下移动调整,解放了作业人员的双手、提升了生产效率。

(发明人:刘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