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2-17 9:43: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2.11

申请日:2021.12.09

分类号:C02F9/06(2006.01)I;C02F1/463(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桶,所述污水桶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输入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污水桶内设置有进水结构和回水结构,所述污水桶顶部安装有动力机构;通过对污水进行多次重复电絮凝处理,可有效提高污水中杂质的絮凝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同时通过对污水进行动态电絮凝处理,并且污水对电解金属板进行连续冲洗处理,可有效避免电解金属板上发生杂质沉积,避免杂质对电解金属板与污水造成遮挡隔离,提高污水处理速度,降低电能损耗。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桶(1),所述污水桶(1)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的输入端安装有滤网(11),所述污水桶(1)内设置有进水结构和回水结构,所述污水桶(1)顶部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安装在污水桶(1)底部的进水管(2)和安装在污水桶(1)内壁底部的导流筒(3),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导流筒(3)连通,所述导流筒(3)输出端开口为伞状,所述导流筒(3)上方设置有导流板(4),所述导流板(4)的形状为伞状,并且所述导流板(4)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上;所述回水结构包括多根回流管(5),所述回流管(5)的输入端连通安装在所述污水桶(1)底部,并且所述回流管(5)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流筒(3)外壁接近,所述污水桶(1)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环形导流槽(6),所述回流管(5)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形导流槽(6)内部连通,所述环形导流槽(6)圆周内壁上连通安装有多个回流仓(7),动力机构带动回流仓(7)转动,回流仓(7)带动环形导流槽(6)在污水桶(1)内壁上转动,所述回流仓(7)底部连通设置有导向套(8),所述导向套(8)内滑动设置有电解金属板(9),所述电解金属板(9)的形状为圆筒状,所述电解金属板(9)上设置有转动机构;其中,所述导流筒(3)外壁上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解金属板(9)中部的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外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安装杆(13),所述第一安装杆(13)外端固定在所述电解金属板(9)内壁上,所述回流仓(7)上方设置有弓形架(14),所述第一转轴(12)顶部穿过所述回流仓(7)和所述弓形架(14),并且所述回流仓(7)与所述弓形架(14)均与所述第一转轴(12)滑动连接,所述弓形架(14)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15);所述弓形架(14)的上方设置有齿轮(16),所述第一转轴(12)的顶部穿过所述齿轮(16),所述齿轮(16)与所述第一转轴(12)滑动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齿轮(16)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挡边;所述弓形架(14)中部的所述第一转轴(12)外壁上转动套装有连接套(17),所述连接套(17)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中部竖向设置有导向杆(19),所述连接板(18)与所述导向杆(19)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9)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弓形架(14)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板(18)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滚球(20);所述污水桶(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21),所述环形板(21)的截面为直角形,所述环形板(21)上侧水平位置的圆周内侧壁上设置有齿,所述环形板(21)上的齿与所述齿轮(16)啮合连接,所述环形板(21)下侧竖直位置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滑槽,所述滑块(15)滑动安装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所述环形板(21)内壁上两个环形滑槽之间开设有波浪形滑槽,所述滚球(20)滑动位于所述波浪形滑槽内;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弓形架(14)外侧壁连接;所述回流仓(7)内的所述第一转轴(12)外壁上滑动设置有多个第一推动板(22),所述第一推动板(22)的外壁与所述回流仓(7)内壁滑动接触;当第一转轴(12)转动时,第一转轴(12)带动多个第一推动板(22)同步转动,第一推动板(22)可将回流仓(7)内的污水向其中部推动,从而加速污水流入导向套(8)和电解金属板(9)内的速度,提高污水回流速度,当第一转轴(12)上下移动时,第一转轴(12)与第一推动板(22)产生相对滑动,回流仓(7)的内壁同时对第一推动板(22)进行导向和限位;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污水桶(1)顶部的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25),所述第二转轴(25)竖向伸入至所述污水桶(1)内,所述第二转轴(25)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安装杆(26),所述第二安装杆(26)的外端固定在所述弓形架(14)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25)的底部穿过所述导流板(4)并伸入至所述导流筒(3)内,所述导流板(4)与所述第二转轴(25)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4)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推动板(27);所述导流筒(3)由上下两个分筒对接而成,并且两个分筒转动连接,上侧所述分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三安装杆(28),所述第三安装杆(28)的外端固定在所述污水桶(1)底部,下侧所述分筒的底部转动安装在所述污水桶(1)内壁底部,下侧所述分筒的内壁上安装有第四安装杆(29),所述第四安装杆(29)与所述第二转轴(25)连接;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安装在下侧所述分筒外壁上的多个第三推动板(30),所述第三推动板(30)的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第三推动板(30)的顶部设置有挡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2)顶部安装有封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3)内的所述第二转轴(25)外壁上安装有螺旋板(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桶(1)外壁上连通安装有收集仓(32)。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恒压溶氧式电絮凝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桶,所述污水桶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输入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污水桶内设置有进水结构和回水结构,所述污水桶顶部安装有动力机构;

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安装在污水桶底部的进水管和安装在污水桶内壁底部的导流筒,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导流筒连通,所述导流筒输出端开口为伞状,所述导流筒上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为伞状,并且所述导流板安装在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上;

所述回水结构包括多根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连通安装在所述污水桶底部,并且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导流筒外壁接近,所述污水桶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环形导流槽,所述回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环形导流槽内部连通,所述环形导流槽圆周内壁上连通安装有多个回流仓,所述回流仓底部连通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滑动设置有电解金属板,所述电解金属板的形状为圆筒状,所述电解金属板上设置有转动机构;

其中,所述导流筒外壁上安装有导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电解金属板中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外端固定在所述电解金属板内壁上,所述回流仓上方设置有弓形架,所述第一转轴顶部穿过所述回流仓和所述弓形架,并且所述回流仓与所述弓形架均与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弓形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滑块;

所述弓形架的上方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穿过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齿轮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挡边;

所述弓形架中部的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上转动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竖向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弓形架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板的外端转动安装有滚球;

所述污水桶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截面为直角形,所述环形板上侧水平位置的圆周内侧壁上设置有齿,所述环形板上的齿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环形板下侧竖直位置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所述环形板内壁上两个环形滑槽之间开设有波浪形滑槽,所述滚球滑动位于所述波浪形滑槽内;

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弓形架外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仓内的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上滑动设置有多个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的外壁与所述回流仓内壁滑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安装有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污水桶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竖向伸入至所述污水桶内,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的外端固定在所述弓形架外侧壁上;

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穿过所述导流板并伸入至所述导流筒内,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板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推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由上下两个分筒对接而成,并且两个分筒转动连接,上侧所述分筒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第三安装杆,所述第三安装杆的外端固定在所述污水桶底部,下侧所述分筒的底部转动安装在所述污水桶内壁底部,下侧所述分筒的内壁上安装有第四安装杆,所述第四安装杆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安装在下侧所述分筒外壁上的多个第三推动板,所述第三推动板的形状为弧形,并且所述第三推动板的顶部设置有挡边。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筒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外壁上安装有螺旋板。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桶外壁上连通安装有收集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解金属板外壁对污水进行初步电絮凝处理,通过电解金属板内壁对回流的污水进行二次电絮凝处理,从而实现污水的多次处理工作,同时污水对电解金属板进行冲洗处理,可方便使电解金属板外壁絮凝沉积的杂质快速脱离,从而提高电解金属板的整洁性,方便使电解金属板持续对污水进行电絮凝处理。

(发明人:李宗建;杨良针;石维维;钟桂英;文洋)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