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2.07.08
申请日:2022.04.02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3/28(2006.01)I;B01D21/02(2006.01)I;C02F7/00(2006.01)I
摘要
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及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格栅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厌氧IC反应器、污泥回流系统;格栅池经调节预曝气池与初沉池连接,初沉池经水解酸化池与中间沉淀池连接,中间沉淀池经厌氧IC反应器与高效沉淀塔连接,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一、回流管二、回流管三。本发明水解酸化池及中间沉淀池增强水解酸化池的污染物去除能力,污泥回流系统将中间沉淀池污泥、高效沉淀塔的絮状污泥、颗粒污泥分别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厌氧IC反应器,提高水解酸化池的污染物去除能力,保证厌氧IC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增殖,发挥活性污泥的效果,有效解决厌氧系统跑泥的问题,为工艺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池(1)、初沉池(4)、水解酸化池(6)、厌氧IC反应器(8)、污泥回流系统;所述格栅池(1)底部经废水管道与调节预曝气池(2)上进水口连接,调节预曝气池(2)的上出水口与初沉池(4)底端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预曝气池(2)处设有鼓风机(3);所述初沉池(4)上出水口与水解酸化池(6)上进水口连接,所述初沉池(4)底端污泥出口还与污泥浓缩池(5)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6)上出水口与中间沉淀池(7)底端进水口连接,中间沉淀池(7)上出水口与厌氧IC反应器(8)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厌氧IC反应器(8)上端出水口与高效沉淀塔(9)连接,高效沉淀塔(9)上端出水口与外接管道的后续治理设施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一(10)、回流管二(11)、回流管三(12);所述高效沉淀塔(9)的中部絮状污泥经回流管三(12)与水解酸化池(6)上进水口连接,高效沉淀塔(9)的底端颗粒污泥出口经回流管二(11)与厌氧IC反应器(8)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7)底端污泥出口经回流管一(10)与水解酸化池(6)上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沉淀塔(9)为上进水方式,高效沉淀塔(9)轴心中部设有中心桶布水器(13),所述中心桶布水器(13)直径是进水管直径的
2.5倍以上,底部设有圆锥体形状的沉淀区;所述高效沉淀塔(9)内部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清液区、中部缓冲区、底部沉淀区;所述底部沉淀区出口设有回流管二(11)与厌氧IC反应器(8)底部进水口连接,中部缓冲区设有回流管三(12)与水解酸化池(6)上进水口连接,上清液区出水口与外接管道连接;所述底部沉淀区出口、中部缓冲区出口、上清液区出口均设有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沉淀池(7)为辐流式沉淀池,中间沉淀池(7)底端污泥出口经回流管一(10)与水解酸化池(6)上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7)底端污泥出口处设有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6)为改良型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6)内设有推流搅拌器(14)、环状带导流墙(15),所述推流搅拌器(14)定向控制安装;所述水解酸化池(6)池脚为圆弧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4)为辐流式沉淀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预曝气池(2)的鼓风机(3)为罗茨鼓风机,鼓风机(3)经曝气管与调节预曝气池(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1)设有格栅除污机,格栅间隙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5)的混合液流速平均为0.3m/s;所述中间沉淀池(6)的工艺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6.0小时,表面负荷0.68m³/m².h,容积负荷0.16m³/m².h,悬浮物去除率达50%以上;所述高效沉淀塔(8)的中心筒布水器的下降流速为0.02m/s,塔内出水上升流速为0.0015m/s;高效沉淀塔(8)直径4-12米,工艺参数为有效水力停留时间1.0h,表面负荷3.8m³/m²,容积负荷0.7m³/m3.h,沉淀区占总体积比例为30%,沉淀区倾角60°整体为等边三角形,厌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的回收率达9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及应用,具有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其工艺运行更为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增强,污泥损失小,沼气产量得到显著提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厌氧IC反应器、污泥回流系统;所述格栅池底部经废水管道与调节预曝气池上进水口连接,调节预曝气池的上出水口与初沉池底端进水口连接,所述调节预曝气池处设有鼓风机;所述初沉池上出水口与水解酸化池上进水口连接,所述初沉池底端污泥出口还与污泥浓缩池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上出水口与中间沉淀池底端进水口连接,中间沉淀池上出水口与厌氧IC反应器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厌氧IC反应器上端出水口与高效沉淀塔连接,高效沉淀塔上端出水口与外接管道的后续治理设施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回流管一、回流管二、回流管三;所述高效沉淀塔的中部絮状污泥经回流管三与水解酸化池上进水口连接,高效沉淀塔的底端颗粒污泥出口经回流管二与厌氧IC反应器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底端污泥出口经回流管一与水解酸化池上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沉淀塔为上进水方式,高效沉淀塔轴心中部设有中心桶布水器,所述中心桶布水器直径是进水管直径的2.5倍以上,底部设有圆锥体形状的沉淀区;所述高效沉淀塔内部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上清液区、中部缓冲区、底部沉淀区;所述底部沉淀区出口设有回流管二与厌氧IC反应器底部进水口连接,中部缓冲区设有回流管三与水解酸化池上进水口连接,上清液区出水口与外接管道连接;所述底部沉淀区出口、中部缓冲区出口、上清液区出口均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沉淀池为辐流式沉淀池,中间沉淀池底端污泥出口经回流管一与水解酸化池上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底端污泥出口处设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为改良型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内设有推流搅拌器、环状带导流墙,所述推流搅拌器定向控制安装;所述水解酸化池池脚为圆弧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初沉池为辐流式沉淀池。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预曝气池的鼓风机为罗茨鼓风机,鼓风机经曝气管与调节预曝气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池设有格栅除污机,格栅间隙1.0mm。
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混合液流速平均0.3m/s;所述中间沉淀池的工艺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6.0小时,表面负荷0.68m³/m².h,容积负荷0.16m³/m².h,悬浮物去除率达50%以上;所述高效沉淀塔的中心筒布水器的下降流速为0.02m/s,塔内出水上升流速为0.0015m/s;高效沉淀塔直径4-12米,工艺参数为有效水力停留时间1.0h,表面负荷3.8m³/m²,容积负荷0.7m³/m3.h,沉淀区占总体积比例为30%,沉淀区倾角60°整体为等边三角形,厌氧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的回收率达90%以上。
一种高效厌氧污泥回流的废水处理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调节预曝气池、初沉池通过搅拌分离、重力沉淀将废水中泥沙、糖类物质和胶体分离出来,确保厌氧反应器的正常运行;改良型水解酸化池及中间沉淀池可增强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提高悬浮物的去除率;尤其是污泥回流系统将中间沉淀池的污泥、高效沉淀塔的絮状污泥、颗粒污泥分别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厌氧IC反应器内部,提高水解酸化池的污染物去除能力,保证厌氧IC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增殖,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的效果,有效解决厌氧系统跑泥的问题,为工艺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各种轻工业废水、造纸、化工、印染、屠宰、食品等高浓度废水治理等,确保满足当前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需求。
(发明人:邱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