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高新养殖尾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3-11-28 10:35:4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2.08.30

申请日:2022.06.17

分类号:C02F9/14(2006.01)I;C02F103/20(2006.01)N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弹性过滤器、污泥浓缩池及生化处理装置,弹性过滤器内设有净水室、滤料层、原水室,原水室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用于接入待处理的养殖尾水,净水室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回流至养殖鱼塘,第二出水口与生化处理装置进水端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受纳水体连接,原水室与污泥浓缩池通过排渣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弹性过滤器集沉淀与过滤为一体,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设备所需的面积,经弹性过滤器过滤后的水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于养殖回用水,另一部分通过生化处理装置采用高效生物膜法生化处理后排入受纳水体。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过滤器、污泥浓缩池及生化处理装置,所述弹性过滤器内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与所述弹性过滤器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净水室,所述滤料层与所述弹性过滤器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原水室,所述原水室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接入待处理的养殖尾水,所述净水室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回流至养殖鱼塘,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水端用于与受纳水体连接,所述滤料层的下端设有用于托住所述滤料层的格栅,所述滤料层的上端设有用于压紧所述滤料层的压紧装置,所述原水室与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排渣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滤料层进行气洗的反洗风机、反洗进气管,所述反洗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反洗进气管与所述原水室连通;和/或,所述原水室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用于与反洗进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至少一个缺氧池、至少一个好氧池、沉淀池及产水缓存箱,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的中部均设有生物填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割成多个单元格,所述弹性过滤器、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沉淀池及所述产水缓存箱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单元格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沉淀池及产水缓存箱,所述弹性过滤器的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缺氧池的上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一缺氧池的下部过水腔与所述第二缺氧池的下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二缺氧池的上部过水腔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下部过水腔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下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过水腔与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缓存箱的中部设有填料层,所述沉淀池的上部与所述产水缓存箱的上部连通,所述产水缓存箱的填料层与所述产水缓存箱内底部之间形成有清水储存室,所述清水储存室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将所述清水储存室内的清水排入受纳水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室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清水储存室通过反洗进水管与所述原水室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堰板,所述沉淀池内还设有防浮泥机构,所述防浮泥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斜板、第二导向斜板、第三导向斜板及防浮泥挡板,所述第一导向斜板及所述第二导向斜板设置在所述出水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向斜板的上侧边与所第二导向斜板的下侧边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斜板的下侧边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斜板的上侧边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斜板及所述防浮泥挡板设置在所述出水堰板的一侧,所述防浮泥挡板的上侧边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堰板,且所述第三导向斜板的下侧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堰板,所述防浮泥挡板的下侧边与所述第三导向斜板的上侧边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斜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斜板之间形成有过水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斜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5560度;和/或,所述第一导向斜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60度;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斜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60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养殖尾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过滤器、污泥浓缩池及生化处理装置,所述弹性过滤器内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与所述弹性过滤器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净水室,所述滤料层与所述弹性过滤器的底部之间形成有原水室,

所述原水室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接入待处理的养殖尾水,

所述净水室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将过滤后的水回流至养殖鱼塘,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出水端用于与受纳水体连接,

所述滤料层的下端设有用于托住所述滤料层的格栅,所述滤料层的上端设有用于压紧所述滤料层的压紧装置,所述原水室与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排渣管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弹性过滤器集沉淀与过滤为一体,单位面积的过滤量为1000立方米/天,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设备所需的面积,同时过滤精度可达5μm,将饲料残饵、水产品的排泄物过滤掉大部分,一部分水可以直接用于养殖回用水,排放的部分通过生化处理装置采用高效生物膜法生化处理后排入受纳水体,可以大大的减少养殖废水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滤料层进行气洗的反洗风机、反洗进气管,所述反洗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反洗进气管与所述原水室连通;

/或,所述原水室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用于与反洗进水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至少一个缺氧池、至少一个好氧池、沉淀池及产水缓存箱,所述第一缺氧池、所述第二缺氧池、所述第一好氧池、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中部均设有生物填料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割成多个单元格,所述弹性过滤器、所述缺氧池、所述好氧池、所述沉淀池及所述产水缓存箱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单元格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缺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沉淀池及产水缓存箱,所述弹性过滤器的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缺氧池的上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一缺氧池的下部过水腔与所述第二缺氧池的下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二缺氧池的上部过水腔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下部过水腔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下部过水腔连通,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过水腔与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水缓存箱的中部设有填料层,所述沉淀池的上部与所述产水缓存箱的上部连通,所述产水缓存箱的填料层与所述产水缓存箱内底部之间形成有清水储存室,所述清水储存室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将所述清水储存室内的清水排入受纳水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室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清水储存室通过反洗进水管与所述原水室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处设有出水堰板,所述沉淀池内还设有防浮泥机构,所述防浮泥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斜板、第二导向斜板、第三导向斜板及防浮泥挡板,

所述第一导向斜板及所述第二导向斜板设置在所述出水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向斜板的上侧边与所第二导向斜板的下侧边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斜板的下侧边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斜板的上侧边与所述沉淀池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第三导向斜板及所述防浮泥挡板设置在所述出水堰板的一侧,所述防浮泥挡板的上侧边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堰板,且所述第三导向斜板的下侧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出水堰板,所述防浮泥挡板的下侧边与所述第三导向斜板的上侧边连接,所述第三导向斜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斜板之间形成有过水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向斜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5560度;和/或,所述第一导向斜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60度;和/或,所述第二导向斜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560度。

(发明人:郝明;杨楚歆;阮毅;曾建胜;潘荣海;袁辉)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