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双AAO生化段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4-3-4 11:10:24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公布日:2023.06.13

申请日:2023.03.23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1/12(2019.01)I;C02F3/30(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00(2023.01)N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采用并联的双AAO生化段处理污水,其中一条AAO生化段进行日常水处理,另一条作为冗余备份,当来水量进入波动峰值,可将两条AAO生化段同时投入运行,极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以及景区污水处理站的周期性问题。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第一AAO生化段、第二AAO生化段、二沉池(3)、絮凝池、加药装置(4)、沙滤池(5)、污泥浓缩池(6)、污泥脱水装置(7)、曝气装置(8)、气动推流装置(9)、罗茨风机(10)和中央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池(1)通过进水渠(18)连接外部污水管路,调节池(1)内设有第一污水气提装置(101)和第二污水气提装置(102);所述的第一AAO生化段由依次串联的第一厌氧池(211)、第一缺氧池(212)和第一好氧池(213)组成,所述的第一厌氧池(211)通过第一管路(16)连接调节池(1)内的第一污水气提装置(101),第一厌氧池(211)与第一缺氧池(212)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第一缺氧池(212)与第一好氧池(213)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好氧池(213)内设有第一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201),第一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201)通过第三管路(215)连接二沉池(3);所述的第一AAO生化段具有内回流管路A214)和外回流管路A216),所述内回流管路A214)一端连接第三管路(215),另一端连接第一缺氧池(212);所述的第二AAO生化段由依次串联的第二厌氧池(221)、第二缺氧池(222)和第二好氧池(223)组成,所述的第二厌氧池(221)通过第二管路(17)连接第二污水气提装置(102),第二厌氧池(221)与第二缺氧池(222)通过第三管道相连通,第二缺氧池(222)与第二好氧池(223)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第二好氧池(223)内设有第二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202),第二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202)通过第四管路(224)连接二沉池(3);所述的第二AAO生化段具有内回流管路B225)和外回流管路B226),所述内回流管路B225)一端连接第四管路(224),另一端连接第二缺氧池(222);所述的二沉池(3)通过溢流管连通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由絮凝反应池(41)、絮凝沉淀池(42)组成,絮凝反应池(41)通过第一平流管连通絮凝沉淀池(42),絮凝沉淀池(42)通过第二平流管连通有清水池(43),清水池连通砂滤池(5),经砂滤池(5)处理达标后的水排放,不达标的水返回至调节池(1);在絮凝沉淀池(42)的池底连通有污泥输送管道,所述污泥输送管道连通污泥浓缩池(6);所述的加药装置(4)用于向絮凝反应池(41)添加絮凝剂;所述的二沉池(3)内设有第一污泥气提装置(301),第一污泥气提装置(301)的排污管一端连接第一AAO生化段的外回流管路A216),另一端连接第二AAO生化段的外回流管路B226),所述外回流管路A216)通过支管A217)连接污泥浓缩池(6),外回流管路B226)通过支管B227)连接污泥浓缩池(6),所述污泥浓缩池(6)内设有第三污水气提装置(103)、第二污泥气提装置(302),第三污水气提装置(103)用于将表层污水输送至调节池(1),第二污泥气提装置(302)用于将池底污泥输送至污泥脱水装置(7),所述污泥脱水装置(7)分离出的污水通过管路返回调节池(1),脱水后的污泥输送至外部存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回流管路A216)设置在第一厌氧池(211)与二沉池(3)之间,其一端连接第一污泥气提装置(301),另一端连接第一厌氧池(211);所述的外回流管路B226)设置在第二厌氧池(221)与二沉池(3)之间,其一端连接第一污泥气提装置(301),另一端连接第二厌氧池(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回流管路A214)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用于调整内回流管路A214)的流量;所述的内回流管路B225)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用于调整内回流管路B225)的流量;所述的外回流管路A216)上设有第五电磁阀,用于调整外回流管路A216)的流量;所述的外回流管路B226)上设有第六电磁阀,用于调整外回流管路B226)的流量;所述的第三管路(215)上设有第三电磁阀,用于调整从第三管路(215)流向二沉池(3)的流量;所述的第四管路(224)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用于调整从第四管路(224)流向二沉池(3)的流量;所述的支管A217)上设有第七电磁阀,用于调整支管A217)的流量;所述的支管B227)上设有第八电磁阀,用于调整支管B227)的流量;所述的进水渠内(11)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管路(16)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三流量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三流量传感器分别连接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罗茨风机的驱动电机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污水气提装置(101)、第二污水气提装置(102)、第三污水气提装置(103)、第一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201)、第二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202)、第一污泥气提装置(301)、第二污泥气提装置(302)分别连接罗茨风机的输出风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池(1)、第一厌氧池(211)、第一缺氧池(212)、第二厌氧池(221)、第二缺氧池(222)内均设有气动推流装置(9),所述气动推流装置(9)分别连接罗茨风机(10)的输出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好氧池(213)、第二好氧池(223)内均设有曝气装置(8),所述曝气装置(8)分别连接罗茨风机(10)的输出风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絮凝反应池(41)内设有气动搅拌装置(11),所述气动搅拌装置(11)连接罗茨风机(10)的输出风管。

8.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中央控制系统检测调节池的进水量,步骤S2、当调节池的进水量不超过预设的正常值Z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第一AAO生化段或第二AAO生化段运行;步骤S3、当调节池的进水量增大至超过预设的正常值Z时,中央控制器指令第一AAO生化段和第二AAO同时投入运行;步骤S4、当调节池的进水量减小至不超过预设的正常值Z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第一AAO生化段或第二AAO生化段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调节池的进水量通过检测进水渠的流量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步骤S3、步骤S4中,第一AAO生化段的内回流比、外回流比均与第一厌氧池的进水量相匹配,第二AAO生化段的内回流比、外回流比均与第二厌氧池的进水量相匹配。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采用并联的双AAO生化段处理污水,其中一条AAO生化段进行日常水处理,另一条作为冗余备份,当来水量进入波动峰值,可将两条AAO生化段同时投入运行,极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以及景区污水处理站的周期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双AAO生化段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第一AAO生化段、第二AAO生化段、二沉池、絮凝池、加药装置、沙滤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装置、曝气装置、气动推流装置、罗茨风机和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的调节池通过进水渠连接外部污水管路,调节池内设有第一污水气提装置和第二污水气提装置;所述的第一AAO生化段由依次串联的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和第一好氧池组成,所述的第一厌氧池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调节池内的第一污水气提装置,第一厌氧池与第一缺氧池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第一缺氧池与第一好氧池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一好氧池内设有第一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第一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通过第三管路连接二沉池;所述的第一AAO生化段具有内回流管路A和外回流管路A,所述内回流管路A一端连接第三管路,另一端连接第一缺氧池;所述的第二AAO生化段由依次串联的第二厌氧池、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组成,所述的第二厌氧池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第二污水气提装置,第二厌氧池与第二缺氧池通过第三管道相连通,第二缺氧池与第二好氧池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第二好氧池内设有第二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第二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通过第四管路连接二沉池;所述的第二AAO生化段具有内回流管路B和外回流管路B,所述内回流管路B一端连接第四管路,另一端连接第二缺氧池;所述的二沉池通过溢流管连通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由絮凝反应池、絮凝沉淀池组成,絮凝反应池通过第一平流管连通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通过第二平流管连通有清水池,清水池连通砂滤池,经砂滤池处理达标后的水排放,不达标的水返回至调节池;在絮凝沉淀池的池底连通有污泥输送管道,所述污泥输送管道连通污泥浓缩池;所述的加药装置用于向絮凝反应池添加絮凝剂;所述的二沉池内设有第一污泥气提装置,第一污泥气提装置的排污管一端连接第一AAO生化段的外回流管路A,另一端连接第二AAO生化段的外回流管路B,所述外回流管路A通过支管A连接污泥浓缩池,外回流管路B通过支管B连接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内设有第三污水气提装置、第二污泥气提装置,第三污水气提装置用于将表层污水输送至调节池,第二污泥气提装置用于将池底污泥输送至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污泥脱水装置分离出的污水通过管路返回调节池,脱水后的污泥输送至外部存贮区域。

所述的外回流管路A设置在第一厌氧池与二沉池之间,其一端连接第一污泥气提装置,另一端连接第一厌氧池;所述的外回流管路B设置在第二厌氧池与二沉池之间,其一端连接第一污泥气提装置,另一端连接第二厌氧池。

所述的内回流管路A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用于调整内回流管路A的流量;所述的内回流管路B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用于调整内回流管路B的流量;所述的外回流管路A上设有第五电磁阀,用于调整外回流管路A的流量;所述的外回流管路B上设有第六电磁阀,用于调整外回流管路B的流量;所述的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用于调整从第三管路流向二沉池的流量;所述的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电磁阀,用于调整从第四管路流向二沉池的流量;所述的支管A上设有第七电磁阀,用于调整支管A的流量;所述的支管B上设有第八电磁阀,用于调整支管B的流量;所述的进水渠内设有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三流量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三流量传感器分别连接中央控制系统;所述罗茨风机的驱动电机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的第一污水气提装置、第二污水气提装置、第三污水气提装置、第一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第二泥水混合物气提装置、第一污泥气提装置、第二污泥气提装置分别连接罗茨风机的输出风管。

所述的调节池、第一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二缺氧池内均设有气动推流装置,所述气动推流装置分别连接罗茨风机的输出风管。

所述的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分别连接罗茨风机的输出风管。

所述的絮凝反应池内设有气动搅拌装置,所述气动搅拌装置连接罗茨风机的输出风管。

一种如上所述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中央控制系统检测调节池的进水量,步骤S2、当调节池的进水量不超过预设的正常值Z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第一AAO生化段或第二AAO生化段运行;步骤S3、当调节池的进水量增大至超过预设的正常值Z时,中央控制器指令第一AAO生化段和第二AAO同时投入运行;步骤S4、当调节池的进水量减小至不超过预设的正常值Z时,中央控制系统指令第一AAO生化段或第二AAO生化段运行。

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调节池的进水量通过检测进水渠的流量获得。

所述步骤S2、步骤S3、步骤S4中,第一AAO生化段的内回流比、外回流比均与第一厌氧池的进水量相匹配,第二AAO生化段的内回流比、外回流比均与第二厌氧池的进水量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并联的双AAO生化段处理污水,其中一条AAO生化段进行日常水处理,另一条作为冗余备份,当来水量进入波动峰值,可将两条AAO生化段同时投入运行,极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以及景区污水处理站的周期性问题;而且本发明的污泥及水流均依靠气压输送,不用额外安装电机,结构简单,水中杂质通过性强,不易堵塞,便于维护,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且对水体内菌团影响小,有利于提升水处理的效率。

(发明人:张兵权;李树飞;赵志斌;李晓;魏鹏;焦振飞;杨海宾;常艳敏)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