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9.05
申请日:2023.07.06
分类号:C02F9/00(2023.01)I;C02F1/66(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76(2023.01)N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步骤包括:收集生产废水;对废水进行中和及絮凝;使废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处理;再对废水进行过滤,最终获得合格的水液,以用于制作生产所用纯水。本申请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可快速且稳定地对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并可保证废液处理后的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生产所用的纯水标准,提高废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收集生产废水;对废水进行中和及絮凝;使废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处理;再对废水进行过滤,最终获得合格的水液,以用于制作生产所用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生产废水包括:收集生产废水于原水槽中,并使从原水槽输出的废水的流量控制在20-30m3/h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废水进行中和及絮凝,包括:将废水引入至反应槽中,并向反应槽中注入中和剂和絮凝剂,调整废水中的浊度和色度,并生成基础絮凝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包括氢氧化钠和盐酸;所述絮凝剂为聚氯化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废水调整后的pH值为7-8.5;且所述絮凝剂的注入量为20-40pp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废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处理,包括控制反应槽中的水液注入凝集槽中,并向凝集槽中注入悬浮助剂,以使絮凝物上浮;废水在所述凝集槽中停留的时间小于在所述反应槽中停留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凝集槽之后设置用于将絮凝物上浮的浮上槽,具体为:在所述浮上槽中注入加压水,与所述凝集槽中的水液混合;控制加压水的压力降低,以产生微小气泡附着在絮凝物上,形成水-气-颗粒的三相混合体系,絮凝物带着浮渣上浮;控制浮渣溢出所述浮上槽,并被外置的浮渣槽所收集。
8.根据权利要求1-2、4-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对废水进行过滤,包括依次在两个中继槽中对废水进行过滤净化,通过多层不同滤料的致密过滤层,在设定压力下将水液中的剩余浊度滤浄;其中,所述滤料包括石英砂、细砂、无烟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中继槽中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杀菌;并对杀菌后的水液进行过滤去除,以获取5μ以下颗粒的水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检测水液中的悬浮物的含量,对于测得悬浮物的含量值小于1mg/L的水液,则可直接被用于制作生产所用纯水;对于测得的悬浮物的含量值大于或等于1mg/L的水液,则直接排入至污水槽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尤其是适用于硅片加工后的废液处理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液脏水回收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步骤包括:
收集生产废水;
对废水进行中和及絮凝;
使废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处理;
再对废水进行过滤,最终获得合格的水液,以用于制作生产所用纯水。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生产废水包括:收集生产废水于原水槽中,并使从原水槽输出的废水的流量控制在20-30m3/h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对废水进行中和及絮凝,包括:将废水引入至反应槽中,并向反应槽中注入中和剂和絮凝剂,调整废水中的浊度和色度,并生成基础絮凝物。
进一步的,所述中和剂包括氢氧化钠和盐酸;所述絮凝剂为聚氯化铝。
进一步的,废水调整后的pH值为7-8.5;且所述絮凝剂的注入量为20-40ppm。
进一步的,所述使废水中的絮凝物进行处理,包括控制反应槽中的水液注入凝集槽中,并向凝集槽中注入悬浮助剂,以使絮凝物上浮;废水在所述凝集槽中停留的时间小于在所述反应槽中停留的时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所述凝集槽之后设置用于将絮凝物上浮的浮上槽,具体为:
在所述浮上槽中注入加压水,与所述凝集槽中的水液混合;
控制加压水的压力降低,以产生微小气泡附着在絮凝物上,形成水-气-颗粒的三相混合体系,絮凝物带着浮渣上浮;
控制浮渣溢出所述浮上槽,并被外置的浮渣槽所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再对废水进行过滤,包括依次在两个中继槽中对废水进行过滤净化,通过多层不同滤料的致密过滤层,在设定压力下将水液中的剩余浊度滤浄;其中,所述滤料包括石英砂、细砂、无烟煤。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所述中继槽中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杀菌;并对杀菌后的水液进行过滤去除,以获取5μ以下颗粒的水液。
进一步的,检测水液中的悬浮物的含量,对于测得悬浮物的含量值小于1mg/L的水液,则可直接被用于制作生产所用纯水;对于测得的悬浮物的含量值大于或等于1mg/L的水液,则直接排入至污水槽中。
采用本申请设计的一种废水回用处理工艺,可快速且稳定地对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并可保证废液处理后的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生产所用的纯水标准,提高废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人:周艺妃;孙维帅;潘力;董雪丽;张晋英;谭永麟;孙晨光;王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