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犍为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2-4-23 11:13:1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一、犍为县水利发展和改革现状
(一)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犍为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是乐山市第一大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北纬29°1'2"至29°27'47"东经103°43'35"至104° 11'48"。北邻乐山市中区,东连四川省工业基地宜宾、自贡两市,南接马边河和金沙江经济开发区。面积1375.4平方公里,辖12镇、18乡,人口 58万。 犍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7.5℃,无霜期长达333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41.3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957.9小时。现已探明矿藏20余种,主要有煤、盐、石灰石、石英砂、高岭土、红页岩、地热温泉、天然气、砂金、石膏等。 县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坝、丘、山皆具,以丘陵为主。地势东北、西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047米,最低海拔308米。
  犍为县是乐山市第一农业大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拥有桫椤、桢楠、银杏等珍惜植物,其中桫椤6万余株,被誉为"恐龙时代活化石"。紫胶、白腊、晒烟、茉莉花、原料竹等经济作物也非常丰富,被列为中国名晒烟县,紫胶产量位居全省之冠。动物以畜、禽、水产品为主,"铁山猪"、"犍为水牛"省内外驰名,年出栏生猪60万头,已成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四川省商品牛基地,猪、牛、羊肉总产量名列全国县(市)第8位。 目前已形成茉莉花、生姜、紫胶、黄栀子等生产加工基地,60万亩林竹基地建设正在开展。现已拥有5万亩茉莉花基地及5000吨花茶加工能力,犍为花茶享誉川内外;犍为"麻柳牌"白姜、黄姜种植3.5万多亩,年产鲜姜9万多吨,干姜2000余吨,年产干姜黄5000余吨,姜黄素含量≥3.0%,总姜黄油含量≥8.0%;紫胶、黄栀子已形成2万多亩种植基地。
县境内水系发达,以岷江、马边河为主干,大小河流26条,总长1227公里。 其中集雨面积大于10Km2的河流的17条;县境主要河流岷江、马边河水文特征见表1-1。
表1-1
犍为县主要河流水文特征表

河流 名称 流域 面积 (km 2 ) 河长 (km) 河面 宽 (m) 水深 (m) 落差 (m) 年径 流量 ( 亿 m 3 ) 年径 流深 (mm) 径流 系数 流量 (m 3 /s) 平均 比降 (‰)   
平均 最大 最小   
岷江 1375 53.7 306 7-15 27 769.7 625.7 1 2509 51800 420.6 0.5   
马边河 266 36.4 30-150 3 45 37.88 849.7 0.694 126.6 6970 28.9 1.23

犍为县水资源总量884.94亿m3,其中本地水资源9.24亿m3,客水835.7亿m3。人均占有量为15.56万m3,耕地平均每公顷占有量为176.41万m2。此外,境内地下水储量约2亿m2。
(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规划完成情况:
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1座,截止2009年已全部完成,预估到2010年底完成35座,完成计划166%;"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2187万元, 截止2009年底已完成4238.11万元, 预估2010年底完成投资6568.11万元,完成计划300%,重点项目包括中型新店水库、小一型陶家沟、胜利、三角沱、周家沱、马家坡、友谊、东风、七二、观音桥水库除险加固。  
   2)、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十一五"计划完成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渠道防渗整治550公里, 截止2009年底已完成358公里,完成计划65.1%, 预估2010年底完成622公里,完成计划113%。"十一五"计划投资6610万元, 截止2009年底已完成4296万元, 预估2010年底完成投资7464万元,完成计划113%。重点项目包括三岔河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工程、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3)、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
   "十一五"计划完成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治理9个村, 截止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完成计划100%。"十一五"计划投资775万元, 截止2009年底已完成1080万元,完成计划139%。
4)、渔业生产
2009年年底全县已完成水产品总量16500吨,创产值2亿元,新增利润730万元,为农民人均新增收15.2元,渔农人均新增收800元。2010年底可完成水产品17500吨,同2005年相比,水产品新增产量4500吨,新增名特优水产品产量4000吨。
5)、解决农村安全饮水
截止2009年底,已解决了我县7.2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建成各类供水工程5273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3处,分散供水工程5250处, 2010年已下达我县12万农村人口的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将解决19.2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占计划的214%。
6)、水土流失治理
完成坡改梯46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93公顷,栽种经果林89公顷,封禁治理1413公顷,保土耕作1859公顷,建设蓄水池38座,沉沙凼70口,建设排灌沟渠6.7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406.66万元。
在"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办理水土保持方案32个,其中:煤矿15家、机砖厂5个以及12家非煤矿山企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申报率达到95%以上。
7)、江河堤防
完成堤防新建2.345公里,加固1.15公里,投资4945万元。
8)、水利体制改革
继2007年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2009年完成水务体制管理改革工作。形成了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将逐步实现我县水资源的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
2、分析评价
"十一五"期间,我县水利建设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中央、省、市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的总体要求,采取对上主动争取,对外不断开放的新举措,围绕改革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加速推进三个转变,确保了各项计划任务的顺利实施。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水利工程投入不足,难以彻底整治,许多水库渠系不配套,工程设施毁损严重,安全和效益得不到可靠保证;
二是堤防、护岸水毁严重,整治资金严重不足;
三是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速度赶不上流失速度;
四是水行政执法力度不够,难度较大。
(三)水利发展和改革现状
"十一五"以来,水利部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县水利工作实际,紧紧抓住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机遇,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和项目争取工作,强化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水资源管理,实施各类涉水项目,我县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但由于自然、地理、经济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着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利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在较大差距。一是缺乏大中型蓄水调水骨干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二是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到目前仍有20多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困难;三是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渠系配套不足,效益发挥不好;四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预防、治理、保护难度大,任务重。五是水利改革依然滞后,管理体制不顺;六是技术力量匮乏,知识更新缓慢,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程度低。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一)"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及新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刻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规划了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水利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加快发展、保障安全。在保证农村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环境安全方面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确保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水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围绕"关注民生、发扬民主、保障民安、塑造民魂、促进民和"的理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认真查找水利工作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找准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真正体现到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来,体现到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
(3)近年来洪水、干旱、风暴等灾害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利防灾减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这一民生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水利防灾减灾的期望值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高。因此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尤为重要,一是要以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坚持高标准建设。要按照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多方论证,提高设计水平,实现工程的多功能结合。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质量。二是要强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积极营造政府、社会互动的良好氛围,确保圆满完成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一龙管水、合力治水"的管理体制,统筹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和水源地建设、取供水等工作,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统一管理水资源;严格水资源执法监督。尽快制定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管理等标准,完善水资源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已有的涉水法规,重点加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节水管理、入河排污口审批等专项检查,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加强农业节水。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调整优化、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坚持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加快抗旱良种、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农田沟渠排灌体系,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强化工业节水。把节约用水纳入行业、企业发展规划,限制和压缩高耗水行业、企业发展规模,推进高耗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坚决淘汰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落后技术、设备和产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水利用和节水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三是推进城市节水。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将供水管网和排水管网建设、再生水利用管网建设统筹进行,逐步建成供水、排水、再生水管网相匹配的城市供排水管网体系。大力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逐步淘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生活用水器具,努力降低城市生活用水量。
(5) 消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三项机制"。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要确立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建立适合各地实际的水利投融资渠道,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为补充、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水利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有利于促进水利社会管理的机制。坚持依法治水,不断完善水法规体系,强化依法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指导约束作用;加快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健全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化解各种水危机和水事矛盾。
(6)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规划"十二五"蓝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治水思路,建设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努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水利部门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工程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等,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等四大水问题;要完成上述任务,切实加强各级水利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建设至关重要。要把专业能力建设作为加强水利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气,抓紧抓好,调整水利领导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满足各地水利现代化建设对领导干部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水利、爱水利、干水利、实干型、创新型的水利领导干部队伍。加强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管理、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水旱灾害成因及其防治措施、防汛调度、防汛抢险主要技术、水利发展与现代水利、农村水利、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村水电建设、水行政管理、水资源条件与建设节水型社会、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水利科技和水法律知识等课程的学习。
(二)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1、当前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明确了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二是基本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水利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制约水利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现行的管理体制还不适应水利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二是投入不足、资金紧缺仍然是制约水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受传统观念束缚,节水意识淡薄,仍然影响水利发展改革的进程。
三、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指导,坚持新的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紧密结合犍为水利发展的实际,以满足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的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建立以水权制度为基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为核心的水资源与水工程管理新体制,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创新和改革水利发展体制和机制,强化政府对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改革促发展的原则。
(三)总体思路
1、防洪减灾方面
  岷江犍为段、马边河犍为段形成十年一遇防洪的能力,岷江犍为玉津镇段形成二十年一遇防御洪水能力。堤防与疏浚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整治江河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提高防洪减灾控制能力。
2、供水保障方面
在"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我县30个乡镇共29.8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坚持工程建设、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与监测并重。在搞好工程建设的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污染和人为破坏;按照"污染者付费、破坏者恢复"的环境责任原则,加强源头治理。按照"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原则,合理确定工程方案,合理确定工程布局和规模,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坚持科学规划,进一步树立科学治水理念,实现综合治理与保护。把河道治理、环境整治、植树造林、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科学治水理念,统筹解决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充分发挥水生态整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4、水利管理和改革方面
着力推进水价改革,分类确定城镇供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努力在建立农灌水价和高扬程抽水电费补偿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有效解决农业水价长期倒挂、灌区管理单位经营困难状况。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进一步放开建设权,规范运作程序,落实管护责任,做到产权明晰、责任落实、管理到位、服务优良、设施效益长久发挥。积极倡导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四、犍为县水利发展和改革"十二五"的主要目标
(一)防洪抗旱减灾
十二五"期间完成堤防新建70.37公里,加固16.2公里,总投资42991.02万元。力争我县江河堤防工程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城镇防洪达标率90%以上,洪涝灾害损失率降低到20%以下,山洪灾害治理乡镇5个,提高我县抗御洪水的能力。
建成犍为县防洪指挥系统信息中心信息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省、市、县、防汛办、水文、气象、水库等部门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资源共享。其中包括:75座水库,岷江、马边河全长86.8km河道,16个河心洲坝,10个岸边坝均需配备电脑、探头以及数据传输系统,特别是犍为县城建立一套水位、流量自动测报系统,以便汛期及时掌握各地水、雨情,为防汛调度、抗洪抢险作出科学的安排布署。
兴建以雨水集蓄利用为主的抗旱微水池水源,规划在旱片死角新建蓄水池7599口,建设旱情监测点30个。
(二)民生水利建设
1、农村安全饮水
从2011年开始,2013年底截止,全面解决我县30个乡镇共29.8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总投资1.51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22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0.29亿元。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我县水库均修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水库建成后为灌区及其周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确保水库枢纽工程的安全及效益的充分发挥。本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目标是:对42座水库(中型2座、小1型2座、小2型38座)进行洪水复核,核实坝顶高程和泄洪能力,复核各种工况下的坝体渗流及坝坡稳定分析计算,稳定大坝、加固改造溢洪道、放水设施,完善观测及管理设施等。
3、农田水利
根据犍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田水利的要求,本次规划实施后,到2015年全县增加有效灌面6.28万亩,增加节水灌面13.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面3.0万亩,排涝面积7万亩。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到0.7,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到0.6,粮食增产4400万公斤,粮食综合增产能力提高了20%,经济作物增收5600万元,年防洪减灾效益8600万元,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521元。基本保证全县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的用水需求。
4、农村水电
新建2座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10110千瓦,技改增容4座水电站,增容515千瓦,建设10千伏线路270公里,建设10千伏台区307台,9210千伏安。县乡村通电率保持在100%,户通电率保持在100%。
5、水产养殖
成立县级和重点水产乡镇的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水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示范、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渔业船舶的安全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病虫害预防测报网络,加强渔饲料、渔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和检查,认真执行水质监测制度、水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健康养殖管理制度、渔药使用管理制度;配备检测设备,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搞好水产品质量安全认定工作,逐步执行市场准入制。加强《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活动中的各类违法行为,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养殖水环境保护,为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到"十二五"末全县稻鱼轮作养鱼面积达到2万亩(新增1万亩),名特优养殖面积上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3万吨,其中名特优产品产量达1万吨,渔业总产值3亿元,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改造县城自来水厂,新增供水能力4.0万m3/日,并新建县城二水厂,新增供水能力5.0万m3/日。加快健康水库、月?坝水库扩建和乡镇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末新增总供水能力7000万方,新增城市供水能力4000万方。
(四)水资源节约保护
1、水资源节约
基本完成主要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逐步建立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形,全面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健全用水定额指标体形,强化节水考核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全县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2.13亿m3/年、万元GDP用水量200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5m3,城市管网漏损率20%、节水器具普及率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15%。
2、水资源保护
建立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使重点河段水体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入河污染物限排总量1500万吨/年,水功能区达标率80%,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90%,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3%。
(五)水土保持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工作方针,依法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监测工作。建设生态防护林体系,围栏封育治理,恢复植被。
(六)水利法制建设
加强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更新知识和观念,进一步提高全系统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加强对查处水事违法大案要案的督察,推动水行政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继续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水、侵占河道、破坏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等水事违法行为,切实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继续探索调处水事纠纷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努力从根本调和日益突出的水事矛盾。
"十二五"期间,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3.22)"和"中国水周(3.22-3.28)"、"水土保持法颁布纪念日(6.29)"、"水法实施纪念日(10.1)"、"全国法制宣传日(12.4)"的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使社会公众的水法律观念明显增强,水利系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水平明显提高,广大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进一步强化,水事秩序明显好转。
以《水法》为基本法多层次开展水法规体系(《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为水法规体系的贯彻实施和水利法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七)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加强水文和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全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强了科技创新、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监测设施、基层管理单位生产生活设施等建设,改善了行业管理基础设施条件,有力地提升了水利现代化水平。
(八)水利管理和改革
  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力争在3年内,初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体制顺畅,机制灵活,队伍精干,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目标。到2020年,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管理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五、水利发展总体布局
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布局、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条件及利用现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拟按清溪、罗城、定文、孝姑、龙孔、石溪六个片区进行布局。
六、水利发展和改革主要任务
(一)水利建设主要任务
1、防洪减灾
  工程措施:
建立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沿江城镇及农村重要河段的防洪能力,满足全县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县今后防洪及江河治理的重点。
  "十二五"期间完成堤防新建70.37公里,加固16.2公里,总投资4.3573亿元。力争我县江河堤防工程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提高我县抗御洪水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河心洲坝抗灾自救能力,新建救生高台15个,加强救生高台"四有"配套及管理、维护,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
  提高水库度汛能力,对病险水库全面整治,解决安全度汛,已作整治配套的病险水库,要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巩固完善,并在"十二五"期间完成重要骨干工程的整治,提高水库度汛能力。
  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全县加强河道执法力度,按"谁设障,谁清障"的原则清除,岷江、马边河以及我县溪沟的障碍物,确保行洪的畅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犍为玉津镇河道疏浚50万m3。
  进一步规范微型小型工程的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小型、微型水利工程正在逐年递增,由于点多面广,应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微型、小型水利工程的度汛能力。
  加强对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预防。我县山地灾害发生频繁,需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抓"以防为主",沟道清障,普查区划,沟道清障,未治先管,责任落实,责任教育。二是做好危险区点段群防,群测、动态规划、迅速联系、报警信号、撤离疏散。三是搞好必要的工程措施,在"十二五"期间上述工作均要进行落实,充分提升防御山地灾害能力,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防洪非工程措施:
  1、防汛指挥系统
  1、修订完善《犍为县防汛指挥系统》设计、犍为县防洪预案、抗旱预案、堤防工程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完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强化责任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在出现险情时,做到招之及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②、"十二五"期间建成犍为县防洪指挥系统信息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省、市、县防汛办、水文、气象、水库等部门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资源共享。其中包括:75座水库,岷江、马边河全长86.8km河道,16个河心洲坝,10个岸边坝。以上各处均需配备电脑、探头以及数据传输系统,特别是犍为县城需建立一套水位、流量自动测报系统。以便汛期及时掌握各地水、雨情,为防汛调度、抗洪抢险作出科学的安排布署。特申请中央专项资金550万元用于我县防汛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备足防汛抢险物资等,特别是增设防洪公路,确保水库、堤防工程均有公路相通。
应急措施
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超出堤防(护岸)、水库工程设计防治标准的洪水则为超标准洪水,防御超标准洪水方案有三个重要的措施,一是尽力"防";二是及时"躲";三是合力"救"。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县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作好防灾救灾工作。
加强防洪及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的洪患意识;二是加强对防洪、河道管理方面政策法规的研究,针对我县实际制定便于操作的有关加强河道管理、防洪执法、堤防工程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地方规章;三是加强江河管理及执法队伍建设,加强防洪、河道管理工作的执法力度,禁止河道砂石乱挖、乱采。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程序报批。四是建立制度,加强已成堤防工程管理维护工作。克服"重建轻管"及"只建不管"的问题,加强堤防工程的维护管理,巩固防洪工程建设成果,确保堤防工程发挥应有的防洪效益。
附表:犍为县防洪工程规划表(2011 - - 2015年)

犍为县防洪工程规划表(2011 - - 2015年)

序号 所在 乡镇 项目名称 河流 防洪 标准 项目内容 投资 (万元)
1 石溪 河西河堤 岷江 P=10% 加高加固堤防 0.62km ,新建 1.7km 。 1118.0
2 石溪 佛 ? 凼河堤 岷江 P=10% 加高加固堤防 0.65km 332.0
3 石溪 前丰坝河堤 岷江 P=10% 新建堤防 2.1km. 1075.2
4 石溪 石马坝河堤 岷江 P=5% 加高加固堤防 0.8km ,新建 3.62kn 。 2174.0
5 塘坝 沙咀河堤 岷江 P=10% 加高加固堤防 0.8km 320.0
6 塘坝 镇江坝河堤 岷江 P=10% 新建堤防 5.44km 。 2785.3
7 下渡 虎吼坝堤防 岷江 P=5% 加固堤防 2.345km ,新建 0.76km 。 1327.0
8 玉津 东门河堤 岷江 P=5% 加固堤防 1.35km ,新建 3.88km 。 2527.0
9 玉津 分洪濠堤防 岷江 P=5% 加固堤防 4.5km 。 1800.0
10 玉津 朱石滩护岸 岷江 P=5% 加固堤防 1.286km 。 514.4
11 玉津 军民河堤 岷江 P=5% 加固堤防 0.95km 。 380.0
12 玉津 河口河堤 岷江 P=5% 新建堤防 5.4km 。 2764.8
13 孝姑 高石坝分洪濠 岷江 P=5% 新建堤防 7.5km 。 3840.0
14 孝姑 高石坝河堤 岷江 P=5% 加高加固堤防 1.8km 。 720.0
15 孝姑 桐子浩河堤 岷江 P=10% 加高加固堤防 1.3km 。 520.0
16 孝姑 五一坝河堤 岷江 P=10% 新建堤防 4.4km 。 2252.8
17 孝姑 猪圈门河堤 岷江 P=10% 新建堤防 5.6km 。 2867.2
18 新民 马草坝河堤 岷江 P=10% 加高加固 0.6km 。 240.0

犍为县防洪工程规划表(2011 - - 2015年)

序号 所在 乡镇 项目名称 河流 防洪 标准 项目内容 投资 (万元) 阶段 备注
19 新民 板桥河堤 岷江 P=10% 新建堤防 3.07km 。 1571.84 项目建议书阶段
20 防洪救生高台 岷江 新建 15 个( 3000m 2 ) 250.0 规划 沿江乡镇洲坝或边坝
21 玉津 疏浚河段(玉津镇黄旗坝) 岷江 河道疏浚 50 万 m 3 。 750.0 规划
合计 新建加固堤防护岸 60.471km 30129.54

犍为县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表(2011 - - 2015年)

序号 所在 乡镇 项目名称 河流 防洪 标准 项目内容 投资 (万元) 阶段 备注   
1 清溪 丁家坝南岸坝堤防工程 马边河 P=5% 新建堤防护岸 4.85km 2181.19 规划已审批 第一年实施   
2 清溪 康家坝河堤 马边河 P=5% 新建堤防护岸 1.5km 1263.46 规划已审批 第四年实施   
3 清溪 清溪镇护岸 马边河 新建加固堤防护岸 2.35km 1119.8 规划已审批 第一年实施   
4 清溪 河口小河扁护岸 马边河 P=5% 新建加固堤防护岸 4.7km 1203.3 规划已审批 第二年实施   
5 清溪 筒车坝堤防 马边河 P=5% 新建堤防护岸 1.95km 889.35 规划已审批 第五年实施   
6 清溪 土坝老堤防 马边河 P=5% 新建堤防护岸 1.1km 499.13 规划已审批 第五年实施   
7 清溪 天寿坝堤防 马边河 P=5% 新建堤防护岸 1.5km 680.63 规划已审批 第五年实施   
8 清溪 牌坊坝堤防 马边河 P=5% 新建堤防护岸 3.0km 786.25 规划已审批 第三年实施   
9 龙孔 龙孔护岸工程 百支溪 P=10% 新建堤防护岸 1.15km 584.46 规划已审批 第四年实施
序号 所在 乡镇 项目名称 河流 防洪 标准 项目内容 投资 (万元) 阶段 备注
10 龙孔 四联护岸工程 百支溪 P=10% 新建堤防护岸0.5km 82.65 规划已审批 第五年实施
11 公平 平等护岸工程 百支溪 P=10% 新建堤防护岸0.6km 346.93 规划已审批 第五年实施
12 龙孔 老文滩护岸工程 百支溪 P=10% 新建堤防护岸0.72km 534.33 规划已审批 第五年实施
13 铁炉 铁炉堤防工程 沐溪河 P=10% 新建堤防护岸1.03km 1181.95 规划已审批 第三年实施
14 铁炉 河口堤防工程 沐溪河 P=10% 新建堤防护岸1.10km 726.0 规划已审批 第四年实施
15 新民 年栏坝滑坡治理工程 龙溪河 P=10% 新建堤防护岸1.05km 782.05 规划已审批 第四年实施
合计 新建堤防护岸27.1km 12861.48

2、民生水利
1)、农村饮水安全
从2011年开始,2013年底截止,全面解决我县30个乡镇共29.8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总投资1.51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22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0.29亿元。
2)、已成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
①犍为县三岔河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
  犍为县三岔河水库灌区本次规划配套整治和新建渠道全长599.31km,其中:明渠573.23km,渠系建筑物26.08km。分别为:配套整治衬砌现有渠道长276.8km,其中:明渠261.25km,渠系建筑物15.55km(包括:隧洞6.75km、渡槽6.82km、倒虹管1.98km)。配套新建渠道长322.51km,其中:明渠311.98km,渠系建筑物10.53km(包括:隧洞5.43km、渡槽4.41km、倒虹管0.69km)。完成犍为县三岔河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52.94万m3,石方开挖13.40万m3,土石方回填15.71万m3,浆砌条拱石40.53万m3,浆砌砖107.12万m3,抹面446.31万m2,砼浇筑3.38万m3,"U"型渠制运安75km。经估算需投资6508.50万元。
②新店水库灌区田间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
  新店水库灌区田间渠系本次规划配套整治和新建渠道全长701km,其中:明渠664.15km,渠系建筑物36.85km。分别为:配套整治衬砌现有渠道长286km,其中:明渠264.91km,渠系建筑物21.09km(包括:隧洞10.33km、渡槽10.76km);配套新建渠道长415km,其中:明渠399.24km,渠系建筑物15.75km(包括:隧洞9.05km、渡槽6.7km)。
完成犍为县新店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73.29万m3,石方开挖18.21万m3,土石方回填21.36万m3,浆砌条拱石55.11万m3,浆砌砖145.68万m3,抹面606.99万m2,砼浇筑4.59万m3,"U"型渠制运安105km。经估算需投资8100.00万元。
③翻身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
  翻身水库灌区本次规划配套整治和新建渠道全长55.13km,其中:明渠51.88km,渠系建筑物3.25(包括:隧洞1.85km、渡槽1.4km)。分别为:配套整治衬砌现有渠道长40km,其中:明渠38.28km,渠系建筑物1.72km(包括:隧洞1.54km、渡槽1.18km);配套新建渠道长93.3km,其中:明渠88.71km,渠系建筑物4.59km(包括:隧洞2.431km、渡槽2.16km)。
完成犍为县翻身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3.2万m3,石方开挖3.28万m3,土石方回填3.84万m3,浆砌条拱石9.92万m3,浆砌砖26.22万m3,抹面109.2万m2,砼浇筑0.82万m3,"U"型渠制运安19km。经估算需投资1850万元。
④三角沱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
三角沱水库灌区本次规划配套整治和新建渠道全长200.13km,其中:明渠191.58km,渠系建筑物8.55km。分别为:配套整治衬砌现有渠道长70km,其中:明渠66.48km,渠系建筑物3.52km/6座(包括:隧洞3.52km/6座);配套新建渠道长130.13km,其中:明渠125.1km,渠系建筑物5.03km/30座(包括:隧洞2.93km/10座、渡槽1.95km/18座、倒虹管0.25km/2座)。
完成犍为县三角沱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24.36万m3,石方开挖6.08万m3,土石方回填6.27万m3,浆砌条拱石18.27万m3,浆砌砖48.65万m3,抹面216.04万m2,砼浇筑1.27万m3,"U"型渠制运安48km。经估算需投资2400万元。
⑤马家坡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
马家坡水库灌区本次规划配套整治和新建渠道全长100km,其中:明渠91.36km,渠系建筑物8.64km。分别为:配套整治衬砌现有渠道长35km,其中:明渠32.5km,渠系建筑物2.50km/6座;配套新建渠道长65km,其中:明渠58.86km,渠系建筑物6.14km/7座(包括:隧洞3.06km/8座、渡槽3.08km/9座)。
完成犍为县马家坡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8.62万m3,石方开挖1.85万m3,土石方回填2.96万m3,浆砌条拱石4.97万m3,浆砌砖15.19万m3,抹面68.5万m2,砼浇筑0.65万m3,"U"型渠制运安20km。经估算需投资1400万元。
⑥小型灌区渠系配套及防渗整治工程
规划建设内容:规划期内还需对360.2km渠道进行整治改造,新建配套727.75km。估算投资:30837.5万元
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①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三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主坝、2# 副坝和3# 副坝上修建防浪墙,同时加高主坝的斜墙高度,加高1# 副坝坝顶高程;对大坝的白蚁危害进行彻底整治,对主坝、1# 2# 副坝进行灌浆处理;新建主坝排水棱体;对上游坝坡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对1# 石拱副坝的坝面进行护面处理,对2# 砂石副坝的内、外坡进行加固处理,对3# 土石副坝的内坡进行加固处理。对溢洪道进行衬砌,对较陡的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其稳定,完善消力池与河道的连接。整治蛮洞湾、老鹰山放水闸更换闸门(阀),修建管理房。更换放空底孔的闸阀,并增设一台检修闸阀。完善观测、管理设施。估算总投资:2500万元。
太平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主坝设置防浪墙,对主坝坝基和坝肩的溶裂进行防渗灌浆处理,对主坝下游坝坡进行加固。对溢流堰侧墙及隧洞进口采用回填固结灌浆防渗,修复消力池底板。对防空底孔竖井侧墙采用回填、固结灌浆进行处理,对放水隧洞板拱及侧墙进行衬砌后采用固结灌浆。对连通洞(道)进行衬砌,并进行回填、固结灌浆;对太平桥连通洞增设控制闸。更换放空底孔的闸阀和竹林坡连通道节制闸。完善观测、管理设施。估算总投资:1400万元
②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
翻身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坝白蚁治理、调缓大坝坡比、防渗灌浆、增设防浪墙及坝后排水通道,溢洪道整治,放水设施整治,完善观测管理设施。估算投资408.34万元。
黑龙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整治内容:防渗灌浆,溢洪道整治,放水设施整治,完善观测管理设施。估算投资290万元。
③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
本次规划对我县38座小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即:龙云、梅子桥、马儿石、渔桥、杨家桥、石河嘴、松柏、麻格山、斯茅坪、堰上、廖河、车家沱、大烂田、烂田冲、庙儿山、杨青沟、观音岩、沙山、大沟、场沟、土地沟、楼房头、楠木湾、金鹅、光华、丰收、观音沟、反修、革命、石合门、左边沟、花坪、陶家坝、仙人脚、芹菜沟、落底沟、猫耳冲、冲口头等水库除险加固。主要整治内容:大坝培厚加固、防渗灌浆,溢洪道整治,放水设施整治,完善观测管理设施。估算投资3996万元。
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①提灌站工程
为优化机井布局,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做到井渠结合、咸淡水混浇、井泵更新改造和输水管道化等,规划改造整治提灌站72处,新建17处。估算投资1455.19万元。
提灌站工程主要工程量

项目名称 单位 合计
土方开挖 万m 3 0.18
石方开挖 万m 3 0.31
土石方回填 万m 3 0.45
M7.5浆砌条石 万m 3 0.09
C20砼 万m 3 0.39
泵房修建 万m 2 0.09
钢筋制作与安装 65.26
输电线路架设 km 17.8
购安机泵 台套 89
购安变压器 台套 89
购安配电屏 89

②高效节水
规划在具备高效农业的丘区及沿岷江、马边河平坝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3.0万亩。估算投资6683.7万元。
③排水工程
规划在低洼地带新建排水渠747.06km/213条,估算10943.75万元。
④山平塘整治工程
为优化水源点布置,提高供水能力,恢复及改善灌面,规划在全县各乡镇整治山平塘635口。估算投资5064.13万元。
山平塘工程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山平塘工程主要工程量

项目名称 单位 合计
土方开挖 万m 3 17.84
石方开挖 万m 3 5.59
土石回填 万m 3 107.03
C20 万m 3 1.62
M7.5浆砌砖 万m 3 5.26
M10砂浆抹面 万m 2 31.49
钢筋砼管安装 万M 2.54

7)应急抗旱水源建设
为进一步兴建以雨水集蓄利用为主的抗旱微水池水源,提高供水能力及补灌面积,规划在旱片死角新建蓄水池7599口。估算投资13020.01万元。
工程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蓄水池工程主要工程量

项目名称 单位 合计
土方开挖 万m 3 55.61
石方开挖 万m 3 92.69
土石回填 万m 3 38.62
C15砼 万m 3 4.87
M7.5浆砌砖 万m 3 14.52
M10砂浆抹面 万m 2 162.21


8)农村水电
新建2座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10110千瓦,技改增容4座水电站,增容515千瓦,建设10千伏线路270公里,建设10千伏台区307台,9210千伏安。

项目名称 单位 基准年 2015年 2020年
人均用电量 kw·h 198.83 248.17 310.22
户均年生活用电量 kw·h 262.41 319.59 393.25
农民人均纯收入 4821 7647 10606
农村水电发电装机容量 kw 1250 11830
高低压配电线路 km 1499.7 2362.7
变、配电容量 万KVA 6905.03 9200.04

到2015年使规划区人均用电量达到248 kw·h,户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3198 kw·h,农民纯收入由基准年4821元提高到2015年的7647元。
9)水产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发展为核心,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按照"加强基地建设,调整养殖结构,拓展养殖面积,鼓励业主投资,树品牌强质量,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大力整合我县渔业生产要素,加快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强化管理和服务职能,创新水产良种、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病害防治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水产产业化发展。
到"十二五"末全县稻鱼轮作养鱼面积达到2万亩(新增1万亩),名特优养殖面积上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3万吨,渔业总产值3亿元,名特优产品产量达1万吨。
一是稳定水库养殖。在确保水库防洪蓄水和人畜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水库水产养殖,稳定水库养殖面积,推广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无公害投入品进行标准化养鱼,运用科学技术调节水质,维护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解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推广无公害养殖、有机养殖和绿色养殖,严禁化肥养鱼、畜便禽粪下库养鱼,取缔的饮用水功能的水库网箱养鱼,防止养殖造成水体的污染。
二是优化池塘养殖。改造我县1860口山坪塘的基础条件,通过完善、配套、组装现有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措施改善水域生产条件,逐步提高池塘养殖现代化装备水平,发展设施渔业,把水产养殖同休闲、垂钓、旅游结合起来,使池塘养殖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再上新台阶。
三是拓展溪河养殖。大力提倡和鼓励溪河养殖开发,逐步将我县有条件进行水产养殖的溪河和石河堰进行承包养殖,加强对溪河养殖水面的管理和保护。岷江和马边河(犍为段)航电工程完成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江河生态养鱼,将航电工程形成的库区划为禁渔区,实行二年全年禁渔期,禁渔期内禁止任何捕捞,每年购买大口鲶、中华倒刺?、鳖、黄颡鱼、白甲、岩原鲤、雅鱼等鱼苗进行增殖放流,投放微生物制剂和一些小型水生动物 (如水蚯蚓、田螺、浮游生物等),进行生态养殖;加强化管理,禁期满进行合理捕捞,适时投苗,提高捕捞产量,打造犍为生态鱼品牌。
四是发展稻田养殖。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宜渔稻田,大力推广稻鱼轮作、规范化稻田养鱼等模式多样、品种优化,业主经营的稻田养鱼,促进稻田养鱼规模化、产业化、成片化方向发展,重点是大力推广稻鱼轮作养鱼。稻鱼轮作具有生产快、周期短、产量高的特点,能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度开发水土资源,有利于农民增收、业主致富,有利于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稻田养鱼要进行成片规划养殖,成片发展,建设无公害基地和名特优养殖基地,形成规模效益,实行"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大力推广稻鱼轮作养鱼,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全县新建稻鱼轮作养殖面积2000亩以上。
五是突出特色养殖。以斑点叉尾?、大口鲶、彭泽鲫、中华倒刺?、鳖、黄颡鱼、白甲、岩原鲤、青鱼、团头鲂、美国青鲑、加州鲈、鳜鱼、蟹、虾、大鲵等养殖为主,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试验示范和推广,增加单位面积效益,提升我县水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实现我县渔业创汇零的突破;到"十二五"末,全县名特优水产品产量上万吨。
六是壮大龙头、创建水产品牌
①壮大二龙仿野生鳖养殖基地。以罗城镇二龙村为中心,对二龙、新权、新光村水产养殖进行整体规划发展,使仿野生鳖养殖基地的养殖面积达到700亩以上,通过进行包装并注册商标,创水产品牌;同时示范带动全县推广仿野生鳖养殖,到"十二五"末全县发展仿野生鳖养殖面积1000亩,每年产成鳖15万只以上。
②规范荣祥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寿保乡邓坝、盐坝、花金村等稻鱼轮作养殖为主,规范养殖规程,完善各种养殖制度,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设休闲渔业、观光渔业、旅游渔业的示范基地,养殖品种以青鱼、斑点叉尾?、大口鲶、优质鲤、鲫、中华倒刺?、鳖、黄颡鱼等为主,到"十二五" 末该基地养殖面积达到1500亩,产量达1500吨。
③新建顺发斑点叉尾?养殖示范基地。以清溪镇保安、七一村、九井乡九井村、双溪乡柳溪村等稻鱼轮作养殖为主建设斑点叉尾?养殖示范基地,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逐步做到统一购种、统一养殖标准、统一投入品、统一预防鱼病、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机制,实行建档管理;养殖品种以斑点叉尾?、大口鲶、黄颡鱼等为主;到"十二五"末该基地养殖面种达到1500亩,斑点叉尾?养殖面积达到1000亩,成鱼产量1500吨。
④发展大鲵养殖基地。以吉飞龙大鲵繁养基地为主(现已养殖各种规格的大鲵3000多尾,部份亲鱼已达性成熟),组织技术力量力争用二年时间完成人工繁殖实验,培育优质苗种;整合全县的大鲵养殖户的资源优势,在有条件的养殖户推广大鲵成鱼,使大鲵养殖成为我县的特色水产品。到"十二五"末年产大鲵成鱼5万尾,产量15万斤;同时强化对大鲵的深加工的研究和探索,发展加工业和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⑤培育水产苗种繁育基地。积极引进业主和争取项目资金,在"十二五"内建成一个面积50亩以上的水产苗种繁殖培育场,同罗城、定文的苗种培养育池形成苗种繁育基地,进行四大家鱼和名特优水产品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为我县水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各类水产苗种,名特优水产品主要以繁殖鲶鱼、黄颡鱼、斑点叉尾?、岩原鲤、中华倒刺?、泥鳅等为主。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种苗管理办法》,使苗种培育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水产原种、良种繁殖,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建立健全水产种苗繁育体系。
3、水资源开发利用
(1)城市供水工程
①计划在2011年和2012年期间改造县城自来水厂,新增供水能力4.0万m3/日,供水管网改造75km。规划总投资0.85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0.73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12亿元。
②计划在2011年和2012年期间新建县城二水厂,新增供水能力5.0万m3/日,铺设供水管网85km。规划总投资1.8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54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26亿元。
(2)其他水源利用
①库区及淹没区移民饮水安全
计划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兴建各类供水工程,解决全县3万库区及淹没区移民的饮水安全。规划总投资0.21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0.18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03亿元。
4、水资源节约保护
①计划在2011至2013年期间,对全县所有的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污染进行治理,新建70处污染源治理工程,占地面积800亩。规划总投资2.55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2.19亿元,省级补助资金0.18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18亿元。
②污水处理及排污工程
计划在2011至2013年期间,对全县30个乡镇的雨、污水进行处理,新建30处雨、污水处理工程,铺设排污管道450km,日处理污水能力4.5万m3。规划总投资1.5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29亿元,省级补助资金0.12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09亿元。
③水库水质治理工程
规划对75座水库水质进行治理。估算投资1455万元。
6、水利行业能力建设
①计划在2011至2013年期间,兴建用水户协会350个,配套完善管理设施。规划总投资0.7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0.6亿元,省级补助资金0.05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05亿元。
②计划在2011至2013年期间,对集中供水工程供水价格实行阶梯式水价管理,配套相关设施。规划总投资0.05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0.04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01亿元。
③计划在2011至2012年期间,新建水质监测中心500m2,采购监测仪器和设备。规划总投资0.3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补助资金0.26亿元,省级补助资金0.02亿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0.02亿元。
(二)水利管理和改革主要任务
1、水利管理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水利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水利建设与管理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水利建设与管理既肩负起完成重大建设项目的神圣职责,又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县水利管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完成水利建设项目,进一步规范建设与管理行为,全面推进水管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水利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好《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真正起到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维护正常水事环境的作用。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水利建设资金专款专用,真正用到需要的地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管理,确保这些水利工程设施能充分发挥作用。
加大河道采砂管理力度。强化河道采砂管理,积极理顺采砂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大对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强化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根据管理权限,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严格项目审批。
加强应急管理,科学预防和有力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考量。"十二五"期间,我县在新时期治水思路和全面实施水利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总体及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水行政管理涉及的流域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认真归纳总结应急管理实践经验,不断探索研究应急管理内在的规律,完善或修正以下应急管理预案:"防洪减灾应急管理预案"、"水旱灾害应急管理预案"、"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预案"、"采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水利工程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预案"。同时,强化责任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加强机动抢险队伍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
2、水利改革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改革,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按照优化配置、有效保护、高效利用、合理开发的要求,对我县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科学管理。根据水权和水市场理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协调并处理好上、下游的用水关系。同时,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推进水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利工作要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和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重点,确立流域水量分配指标和分行业用水定额,改革并建立新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管理和改革,逐步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宝贵的雨洪资源留住,使之造福于人民。同时,还要提前做好连续干旱情况下解决城乡缺水问题的应急方案。
要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机制,确保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进程,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快水价改革的步伐。按照补偿成本、合理受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订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探索水价改革,对不同水源和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构建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对工业和城市供水的水价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进行调整。农业供水价格要逐步达到成本。在水价改革上,要大力推进计量水价和容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改革措施,尤其要加强水费的计收管理,在提高水费收取率上下工夫。
深化水管单位运行机制的改革。按照政事企分开的原则,对管理单位实行严格的定岗、定编,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对富余人员实行转岗分流。把维修养护的职能和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来,组建成水利维修养护专业公司或经济实体,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实行合同管理,并逐步走向社会。同时,积极推进人事、分配、财务、养老、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
加快探索我县水利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建立政府投资主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有机结合的水利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整合涉水资源,将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引入市场机制,走出一条滚动发展的治水新路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促进我区水利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水利法制建设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利工作不仅要搞好水利建设管理,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确保地方安全,而且要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水环境,并提供优质服务。面临新形势,我县水务利系统应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水法规宣传教育为先导,加强水法规体系、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和促进水行政管理工作,有效促进各项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针对我县水务发展存在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我县水利正在经历着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而推进这种转变,除了需要调整思路和更新观念以外,推进依法治水,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水事活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水利法制建设在引导和规范水事活动、促进和保障水利事业发展,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县水利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坚持以水法规宣传教育为先导
营造良好的水利法治环境,引导群众逐步树立水忧患意识、水资源意识,离不开水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只有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水法规的认知程度,树立水法制观念,才能形成自觉守法,规范水事行为的良好风尚。通过每年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水土保持法纪念日,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水法规的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通过广泛宣传,使社会公众的水法律观念得以增强,使水利系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水平得以提高,广大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水事秩序得以好转,全社会初步形成依法治水的良好氛围。
2).坚持以实施《水法》为母法的多层次的水法规体系
依法行政、依法治水关键在依法,而有法可依是基础。加强水法规体系、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和促进水管理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水利法制建设。
3.建立完善一支规范化的水政监察队伍
水利执法部门是主要的水法规的实施主体,水行政执法者学法、懂法、用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法规实施的有效性,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一只高水平、规范化的水政监察队伍。
4.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创新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严格执行水行政监察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制度,完善执法巡查制度,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效绩评估、奖惩机制和方法。制定统一符合法律规定和水利行业执法特点的行政执法文书和案卷制作标准,规范执法档案管理,建立统一执法纪录,全面、客观反映执法过程和执法成效。
5.增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意识和能力
加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依法行政、相关知识培训并定期组织法律知识考试。建立管理人员学法长效机制,强化专业法律知识学习,普及基础法律知识学习,学会运用法律解决矛盾,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教育职工牢固树立职权法定、权责统一、依程序行政的观念,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本职工作中。
三、行业能力提升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水法规体系
水利法制建设正在经历着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推进这种转变,除了需要调整思路和更新观念以外,推进依法治水,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水事活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水利法制建设在引导和规范水事活动、促进和保障水利事业发展方面正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水法规宣传教育为先导,加强水法规体系、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和促进水行政管理工作,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水事秩序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的重要责任。
2.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
新水法确立了水资源管理新经验、新理念,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立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奠定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为加强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十二五"期间要在深入学习水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水行政管理的经验和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认真归纳总结,建立健全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通过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城乡防洪、排涝、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涉水事务实行统一管理。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为规范本局行政审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便申请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推行"阳光政务"制度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增加审批行为和过程的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和对政府的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制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断审批权与部门利益的联系,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权力范围,完善权力运行机制,规范行政行为。
4.深入开展水利法制教育
1)、加强法制建设
为适应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大局,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水利事业发展对水利法制建设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需要,紧密结合水利法制建设进程。"十二五"期间,我县应深入开展水利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水法规意识和水忧患意识,营造自觉遵守水法规和珍惜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水利系统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加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组织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通过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和完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宣传教育体系、技术信息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2).基层水利单位建设
基层水管单位作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骨干力量。针对乡镇基层水利单位建设和发展现状,为稳定乡镇基层水利队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本着"与时俱进"和发展的要求,结合全县乡镇基层水利工作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应理顺关系,健全机构,逐步提高水利员的工资、福利等有关待遇充分调动水利员工作积极性,使其为全县的水利事业多作贡献。
3).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整体性开发,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党政人才队伍,培养一支适应现代水利建设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水利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时代的要求,是新时期水利工作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精心规划,完善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采取切实措施和政策创新现有的用人制度,建立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资、培养、使用、引进、激励、考核、职称评聘以及职业技能鉴定各项人才政策和制度,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七、投资测算和规划效果分析
(一)投资测算。
"十二五"期间,全县水利工程规划投资20.6789亿元。其中:防洪减灾工程4.5360亿元,民生水利工程7.4238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3.26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4.05亿元,水土保持工程0.36亿元,行业能力建设1.05亿元。
(二)资金筹措。
水利工程规划投资20.6789亿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16.4241亿元,省级资金1.9277亿元,地方配套资金2.3281亿元。
(三)实施计划。
投资分年度计划为:2011年计划投资6.13亿元,2012年计划投资6.0514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3.4311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2.7297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1.5747亿元。
(四)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1 、经济效果评价
至2015年,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将大为改善,农业经济结构将趋于合理,水土流失程度将大为减轻,生态环境和人畜饮水状况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 社会效果评价
"十二五"规划实施后,随着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的增加,饮水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将普遍得到提高,有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生态效果评价
通过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可以使犍为县的水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双向考核目标责任制。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规。
(二)科学制定规划,抓好前期工作。
认真做好纳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筛选和投资测算。根据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充分考虑水利"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根据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近年来批复的各项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可能,梳理出"十二五"水利建设重点项目清单,测算投资需求规模和投资结构,提出分年度安排初步意见。
(三)积极筹措资金,保障投资需求。
一是把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扶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是民办公助,通过政府资金引导,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推动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开展。三是建立平台,吸引社会投入。四是政府协调,整合专项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将各项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照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方法,集中连片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村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水利建设管理部门要把抓好"十二五"规划作为2010年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形成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责任有人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整合主管业务股室力量,形成监管合力,建立领导联系、有关股室分片包干、专人跟踪督导机制;统筹协调分配好工程项目参建力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有力、有序推进大规模水利建设。(犍为县人民政府)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