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05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纤维转盘滤池、臭氧接触池、滤池、反应池、沉淀池及蓄水池,所述臭氧接触池连接一臭氧制备器,该臭氧制备器连接一氧气制备器;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滤池上均设有尾气破坏装置;所述臭氧接触池内间隔分布有3延伸板,该延伸板下端固连于所述臭氧接触池下池壁,以将所述臭氧接触池分隔为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及第三池体,该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及第三池体底部分别设有一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与所述臭氧制备器相连。本发明通过粉末活性炭与絮凝剂协同作用,有效提高出水水质,使得废水处理后可达到一级B排放的要求,水处理效果好,且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纤维转盘滤池(1)、臭氧接触池(2)、滤池(3)、反应池(4)、沉淀池(5)及蓄水池(6),所述臭氧接触池连接一臭氧制备器(8),该臭氧制备器连接一氧气制备器(7);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滤池上均设有尾气破坏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池(2)内间隔分布有3延伸板(10),该延伸板下端固连于所述臭氧接触池(2)下池壁,以将所述臭氧接触池分隔为第一池体(21)、第二池体(22)及第三池体(23),该第一池体(21)、第二池体(22)及第三池体(23)底部分别设有一曝气装置(11),该曝气装置与所述臭氧制备器(8)相连;所述滤池(3)内具有活性炭,所述反应池(4)上连接有粉末活性炭投加管(41)和絮凝剂投加管(42);所述第一池体(21)、第二池体(22)及第三池体(23)内分别设有一挡水板(12),该挡水板(12)上端固连于所述臭氧接触池上池壁,挡水板(12)下端延伸至所述延伸板(10)中下部位置;所述沉淀池(5)内设有一刮泥部件,该刮泥部件包括刮泥板(56)和驱动件(47);所述刮泥板(56)上设有用于减小其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摩擦力的防磨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池(2)上部连接一双氧水投加管(13),所述滤池(3)上部连接一双氧水投加管(13),该滤池底部设有一曝气装置(11),该曝气装置与所述臭氧制备器(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3)下部连接一反冲洗管(31),该反冲洗管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池(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结构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刮泥板上的多个防磨损组件(54);所述防磨损组件包括滚珠(541)和罩设于所述滚珠外的定位套(542),所述定位套(542)上设有供滚珠(541)穿出该定位套的开口(543);所述定位套(542)通过一拆装结构与所刮泥板(61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结构包括设于所刮泥板上的通槽(561)、可与该通槽(561)相螺接的螺接件(562)及设于所述定位套(542)上以供该螺接件穿过的通孔(563);所述螺接件(562)与所述通槽(561)之间设有一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569),该密封层(569)包覆于所述螺接件外。
7.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进入纤维转盘滤池1,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2)废水由纤维转盘滤池1出水后进入臭氧接触池2,臭氧发生器向臭氧接触池2投加臭氧,双氧水投加管向臭氧接触池2投加质量分数为27.5%的H2O2,并启动尾气破坏装置9,废水在臭氧接触池2内停留时间为1小时;
3)废水由臭氧接触池2出水后进入滤池3,臭氧发生器向滤池3投加臭氧,双氧水投加管向滤池3投加质量分数为27.5%的H2O2,并启动尾气破坏装置9,废水在滤池3中的停留时间为30分钟;
4)废水由活性炭滤池3出水后进入反应池4,粉末活性炭投加管41和絮凝剂投加管42分别向反应池4内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絮凝剂,经物化法进一步除去水中可溶性污染物;
5)废水由反应池4出水后进入沉淀池5,在沉淀池5内停留1小时后,进行泥水分离,上层清液排入蓄水池6。
说明书
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企业所排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难降解、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多样化等特点,因而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印染行业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物化法和生化法。随着国家对排放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寻求更加高效、经济、稳定的深度处理工艺渐渐成为当下环保行业所关注的课题。
目前较流行的各种深度处理方法有:曝气生物滤池、高级氧化法(芬顿法)、物理吸附法、膜分离计数法等。但是,在实践运行生产中往往存在工艺稳定性差、运行成本高、产生二次污染物而增加后期处理难度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纤维转盘滤池、臭氧接触池、滤池、反应池、沉淀池及蓄水池,所述臭氧接触池连接一臭氧制备器,该臭氧制备器连接一氧气制备器;所述臭氧接触池和滤池上均设有尾气破坏装置;所述臭氧接触池内间隔分布有3延伸板,该延伸板下端固连于所述臭氧接触池下池壁,以将所述臭氧接触池分隔为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及第三池体,该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及第三池体底部分别设有一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与所述臭氧制备器相连;所述滤池内上具有活性炭,所述反应池上连接有粉末活性炭投加管和絮凝剂投加管;所述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及第三池体内分别设有一挡水板,该挡水板上端固连于所述臭氧接触池上池壁,挡水板下端延伸至所述延伸板中下部位置;所述沉淀池内设有一刮泥部件,该刮泥部件包括刮泥板和驱动件;所述刮泥板上设有用于减小其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摩擦力的防磨损结构。本发明集过滤、氧化、吸附、絮凝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处理效果显著稳定,废水出水色度在4倍以下,废水COD和悬浮物均较低,水处理效果好,废水处理后可达到一级B排放的要求,实现环保排放;臭氧接触池被分隔为3个池体,使得臭氧实现分段投加,催化效率更高,实现良好的COD去除效果,且臭氧供给量保持不变,节约成本;通过粉末活性炭与絮凝剂协同作用,实现良好的絮凝效果,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效提高出水水质,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由于挡水板延伸到了延伸板的中下部位置,从而使得臭氧接触池无法水平流通,需要绕过挡水板进行流动,从而加大程度的增大了废水在臭氧接触池内停留的时间,与臭氧的接触更为充分,氧化反应更好;设置了防磨损结构,可有效降低刮泥板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接触池上部连接一双氧水投加管,所述滤池上部连接一双氧水投加管,该滤池底部设有一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与所述臭氧制备器相连;使得滤池内同时具有H2O2、粉末活性炭、絮凝剂以及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好,有效去除废水COD和色度。
进一步的,所述滤池下部连接一反冲洗管,该反冲洗管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池相连。
优选的,防磨损结构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刮泥板上的多个防磨损组件;所述防磨损组件包括滚珠和罩设于所述滚珠外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有供滚珠穿出该定位套的开口;所述定位套通过一拆装结构与所刮泥板可拆卸连接;定位套上设置了开口,当定位套被锁紧在刮泥板上时,滚珠的下部即可通过该开口穿出至定位套的下表面,将刮泥板顶离沉淀池的底面;从而刮泥板置于沉淀池底时,为滚珠与沉淀池底之间发生接触,在刮泥板一端进行刮泥的过程中,滚珠可自由的发生滚动,刮泥板不会发生磨损,磨损仅发生在滚珠上,只需定期对滚珠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刮泥板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且滚珠可相对定位套进行360°的转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设备运行更为顺畅;拆装结构的设置使得定位套可相对刮泥板进行拆卸,便于对滚珠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刮泥板上的通槽、可与该通槽相螺接的螺接件及设于所述定位套上以供该螺接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接件与所述通槽之间设有密封结构;通过密封结构的设置,对通槽的上下位置均进行了密封,有效防止刮泥过程中污泥卡入至通槽与螺接件之间的空隙内,不会发生因为污泥将通槽与螺接件之间的空隙填满而难以拧出螺接件的情况,螺接件始终可以轻松的拧出,可方便的对定位套进行拆装以更换其内的滚珠,延长刮泥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污泥不会进入至通槽内,进而通槽内的螺纹不会被污泥所填满,当螺接件再次拧入时,可直接对准通槽的内螺纹旋入,螺接件的外螺纹与通槽的内螺纹之间相互可轻松对准,不会因为被污泥填满而难以对准,两者之间基本不会发生相对磨损,即使经过多次的拆装之后,也不会出现螺纹因为磨损而被磨平,进而两者无法连接的情况;保证两者始终保持牢固连接,对定位套进行牢固定位,定位套不会发生松动或无法锁紧在刮泥板上的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该密封层包覆于所述螺接件外;优选的,所述密封层与所述螺接件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便于密封段进入至通槽内,实现与通槽的过盈配合;螺接件上设置了密封层,当螺接件与通槽相连时,密封层可卡入至通槽内,由于密封层与螺接件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密封层可完全卡紧在螺接件内,水及污泥均无法从通槽下部进入至通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进入纤维转盘滤池1,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2)废水由纤维转盘滤池1出水后进入臭氧接触池2,臭氧发生器向臭氧接触池2投加臭氧,双氧水投加管向臭氧接触池2投加质量分数为27.5%的H2O2,并启动尾气破坏装置9,废水在臭氧接触池2内停留时间为1小时;
3)废水由臭氧接触池2出水后进入滤池3,臭氧发生器向滤池3投加臭氧,双氧水投加管向滤池3投加质量分数为27.5%的H2O2,并启动尾气破坏装置9,废水在滤池3中的停留时间为30分钟;
4)废水由活性炭滤池3出水后进入反应池4,粉末活性炭投加管41和絮凝剂投加管42分别向反应池4内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絮凝剂,经物化法进一步除去水中可溶性污染物;
5)废水由反应池4出水后进入沉淀池5,在沉淀池5内停留1小时后,进行泥水分离,上层清液排入蓄水池6。
综上所述,本发明集过滤、氧化、吸附、絮凝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处理效果显著稳定,水处理效果好,废水处理后可达到一级B排放的要求,实现环保排放;臭氧实现分段投加,催化效率更高,实现良好的COD去除效果,且臭氧供给量保持不变,节约成本;由于挡水板延伸到了延伸板的中下部位置,从而使得臭氧接触池无法水平流通,需要绕过挡水板进行流动,从而加大程度的增大了废水在臭氧接触池内停留的时间,与臭氧的接触更为充分;通过粉末活性炭与絮凝剂协同作用,实现良好的絮凝效果,有效提高出水水质;设置了防磨损结构,可有效降低刮泥板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