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5.06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IPC分类号C02F3/34; C02F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板中心处安装有回转装置,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壳体的内部填充有附菌颗粒,本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采用持续回转的方式使污水与附菌颗粒充分接触,避免了附菌颗粒因为分布不均而导致的除污效果不好的现象,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可以将颗粒较大的固态杂质隔绝,便于水体的直接排放,进水管也设置有滤网,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壳体内造成堵塞,进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污口,可将滤网拦截下来的大颗粒杂质排出,本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高效,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板中心处安装有回转装置(2),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3),所述控制开关(1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壳体(1)的内部填充有附菌颗粒(5),壳体(1)的有侧面上设置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6),进水管(7)的端部设置有水泵(8),所述水泵(8)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进水管(7)和出水管(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滤网(10)和第一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没有底板,壳体(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排料板(14),壳体(1)下部的侧面上设置有转座(15),转座(15)上转动安装有锁紧柱(16),壳体(1)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2)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4)与控制开关(13)电连接,电机(4)安装在壳体(1)的顶板上,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的顶板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搅动板(3),搅动板(3)的数量为六块,六块搅动板(3)绕电机(4)的输出轴的中轴线均匀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内设置的第二滤网(10)与进水管(7)的中轴线的夹角为四十五度角,进水管(7)的管壁上与第二滤网(10)的最低点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11),排污口(11)外部的管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挡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9)的网孔孔径小于附菌颗粒(5)的外径,第二滤网(10)的网孔孔径小于第一滤网(9)的网孔孔径。
说明书
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重金属盐等,具有成分复杂、多变化、浓度高、色度高、毒性强、难降解、水质变动范围大的特点,是我国主要的有机废水污染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工业废水约为50亿吨。此外,传统工业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处理还存在化学药剂使用量大、处理成本高、占地多、工艺复杂、投资规模大、废水回用率低等不足之处。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出口服装产业的发展、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废水中,漂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在增加,使用目前的活性污泥降解工艺已无法完全处理这样的有机废水,传统处理方法受到严重的挑战。因此,找到一种新型的、技术成熟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代替传统处理工艺就显得非常迫切。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有机废水的处理。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固体介质向外可分为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和运动水层,其原理为: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氧层的好氧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氧层进行厌氧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如申请号201320819807.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活性生物膜填充层、设置在生物膜填充层底部的鼓气装置以及设置在机壳顶部的透气孔。本发明的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设计了独特的活性生物膜结构,不但能够提供更大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反应面积,更具有不易堵塞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出气口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以较小功率的气泵组件带动大量的污水流动,能够有效地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专利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生化反应的程度,这样有个弊端,往往填料会浮在水体上面,导致上层的污水处理效果比较理想,而越接近槽底的水体处理效果越差,影响污水处理效率,而且经过处理排出后的水体很可能还包含了一些颗粒较大的固态杂质,不方便直接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高效,采用持续回转的方式使污水与附菌颗粒充分接触,避免了附菌颗粒因为分布不均而导致的除污效果不好的现象,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可以将颗粒较大的固态杂质隔绝,便于水体的直接排放,进料口也设置有滤网,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壳体内造成堵塞,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板中心处安装有回转装置,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壳体的内部填充有附菌颗粒,壳体的有侧面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滤网和第一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下端没有底板,壳体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排料板,壳体下部的侧面上设置有转座,转座上转动安装有锁紧柱,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转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连接,电机安装在壳体的顶板上,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的顶板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搅动板,搅动板的数量为六块,六块搅动板绕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均匀阵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内设置的第二滤网与进水管的中轴线的夹角为四十五度角,进水管的管壁上与第二滤网的最低点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外部的管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孔径小于附菌颗粒的外径,第二滤网的网孔孔径小于第一滤网的网孔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采用持续回转的方式使污水与附菌颗粒充分接触,避免了附菌颗粒因为分布不均而导致的除污效果不好的现象,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可以将颗粒较大的固态杂质隔绝,便于水体的直接排放,进水管也设置有滤网,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壳体内造成堵塞,进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排污口,可将滤网拦截下来的大颗粒杂质排出,本工业污水生物膜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实用高效,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