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新型污泥干化系统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7 16:18:39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25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主箱体和位于主箱体外部的蒸发器,主箱体内设置有多级污泥传送系统、热泵系统、热交换系统和若干个冷凝器,热泵系统和热交换系统均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多级污泥传送系统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多层交错设置的传送单元;热泵系统包括由蒸发器引出的输出管路、返回蒸发器的返回管路、设置在输出管路上的压缩机和设置在返回管路上的膨胀阀,热交换系统包括由蒸发器引出的干冷空气排放管道和返回至蒸发器的湿热空气回排管道;蒸发器上引出设有冷凝水排放管道;主箱体上于顶层的传送单元上方对应处设有污泥进料口。该系统不仅节省能源,处理效率较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和位于主箱体(1)外部的蒸发器(10),主箱体(1)上设置有新风系统,主箱体(1)内设置有多级污泥传送系统、热泵系统、热交换系统和若干个冷凝器(8),热泵系统和热交换系统均通过管路与蒸发器(10)相连;多级污泥传送系统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多层交错设置的传送单元;热泵系统包括由蒸发器(10)引出的输出管路、返回蒸发器(10)的返回管路、设置在输出管路上的压缩机(9)和设置在返回管路上的膨胀阀(11),输出管路和返回管路与冷凝器(8)联通,冷凝器(8)与传送单元相配;热交换系统包括由蒸发器(10)引出的干冷空气排放管道(15)和返回至蒸发器(10)的湿热空气回排管道(13);蒸发器(10)上引出设有冷凝水排放管道(14);主箱体(1)上于顶层的传送单元上方对应处设有污泥进料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设于主箱体(1)不同侧的新风入口(3)和新风出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路包括与蒸发器(10)相连的输出主管和由输出主管分支出的输出支管,压缩机(9)位于输出主管上,输出支管端头均与冷凝器(8)相连,返回管路包括与蒸发器(10)相连的返回主管和汇集于返回主管的返回支管,返回支管的端头与冷凝器(8)相连,膨胀阀(11)位于返回主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8)数量与传送单元相配,且冷凝器(8)两层传送单元之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冷空气排放管道(15)包括由蒸发器(10)引出的排放主管和由排放主管分支出的排放支管,排放主管上设有风机(12),排放支管的出口与冷凝器(8)对应且相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湿热空气回排管道(13)入口位于主箱体(1)内一侧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履带转轴(7)和由履带转轴(7)驱动的承泥履带(6),相邻传送单元的履带转轴(7)转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泥履带(6)为网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至少为3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为3层。

  说明书

  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带来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水体污染,为了保证环境以及生态的健康,必须对排放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而微生物活性污泥法在当下依然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处理方法,此方法的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如:COD、氨氮、磷转移到活性污泥当中,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统称为污泥,由于污泥在水处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污染的转移,因此生化处理后的污泥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新的污染源,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2016年年初,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联合发改委、公安部联合发布了新版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新增加了80种危险废物,在给危险废物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危险废物治理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也将研发的方向投向了这篇广阔的市场。

  降低含水率是污泥综合治理的核心要素,因为只有当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50%以下才能满足混合填埋的需求,只有当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40%甚至更低的时候才可以自持焚烧以及作为建筑辅材。生泥的含水率高达98%,经过机械压滤脱水后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泥中的自由水和表面附着水,污泥的含水率可以降低至80%;通过深度机械脱水之后,污泥的含水率最多可以降低至60%,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混合填埋、自持焚烧以及作为建筑辅材的需求,污泥中含有的间隙水、毛细水、内部的保留水仍然大量的存在,对此类水分的处理,传统的机械脱水、深度机械脱水已经无法满足要求,热干化法目前是一个主流的处理方法。

  当前的热干化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通过热蒸汽对含水污泥进行干化,此类方法要依托于污水厂有大量的余热和蒸汽管道,很显然不是所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都能满足此要求,因此,蒸汽脱水的适用性较差。另外一种重要的热干化法是利用除湿热泵对湿热空气进行降温脱湿,同时回收空气水分凝结潜热并加热空气的一种装置。此装置需要的能源供给只是电能,适用范围广,同时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小。相对于蒸汽干化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传统的热泵系统在应用于污泥干化过程中的能耗还是偏高,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第一、热泵系统本身的设计缺乏创新;第二、热泵系统和污泥干化承泥平台的组合设计粗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本发明基于降低污泥干化过程中的能耗这一目标,采用新的设置方案,降低了污泥干活的能耗,节约了能源。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主箱体和位于主箱体外部的蒸发器,主箱体上设置有新风系统,主箱体内设置有多级污泥传送系统、热泵系统、热交换系统和若干个冷凝器,热泵系统和热交换系统均通过管路与蒸发器相连;多级污泥传送系统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多层交错设置的传送单元;热泵系统包括由蒸发器引出的输出管路、返回蒸发器的返回管路、设置在输出管路上的压缩机和设置在返回管路上的膨胀阀,输出管路和返回管路与冷凝器联通,冷凝器与传送单元相配;热交换系统包括由蒸发器引出的干冷空气排放管道和返回至蒸发器的湿热空气回排管道;蒸发器上引出设有冷凝水排放管道;主箱体上于顶层的传送单元上方对应处设有污泥进料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新风系统包括设于主箱体不同侧的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出管路包括与蒸发器相连的输出主管和由输出主管分支出的输出支管,压缩机位于输出主管上,输出支管端头均与冷凝器相连,返回管路包括与蒸发器相连的返回主管和汇集于返回主管的返回支管,返回支管的端头与冷凝器相连,膨胀阀位于返回主管上。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数量与传送单元相配,且冷凝器两层传送单元之间的一侧。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干冷空气排放管道包括由蒸发器引出的排放主管和由排放主管分支出的排放支管,排放主管上设有风机,排放支管的出口与冷凝器对应且相配。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湿热空气回排管道入口位于主箱体内一侧的上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履带转轴和由履带转轴驱动的承泥履带,相邻传送单元的履带转轴转向相反。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承泥履带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单元至少为3层。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单元为3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节省能源,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