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4.11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沉淀系统,所述污水沉淀系统包括沉淀箱体、进水管、阻流通道、阻流板、排水管、隔板、浮渣打捞机构和排污管;所述浮渣打捞机构包括抽送件、输送件、接水槽和导流管。本发明实施例污水沉淀系统通过设置浮渣打捞机构能够将沉淀腔水面的浮渣打捞并输送至沉淀箱体外,避免了沉淀腔内的浮渣流向排水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系统包括沉淀箱体、进水管、阻流通道、阻流板、排水管、隔板、浮渣打捞机构和排污管;
所述沉淀箱体具有一容纳生活污水的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具有朝上的第一开口,所述沉淀箱体具有呈倾斜的沉淀侧壁和呈水平的沉淀底壁,所述沉淀侧壁与沉淀底壁的边缘相连;
所述进水管经所述沉淀侧壁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排水管经所述沉淀侧壁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排水管相对;
所述阻流通道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侧壁,所述进水管流出的水进入所述阻流通道,所述阻流通道的出水口朝向所述沉淀底壁,所述阻流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侧壁,所述阻流板与所述沉淀侧壁包围呈一向上开口的阻流腔,所述阻流通道流出的水进入所述阻流腔;
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沉淀腔,所述隔板与所述沉淀腔的内壁包围成一具有浮渣进口的隔水腔,所述浮渣进口朝向所述进水管设置,所述隔板具有一延伸至所述沉淀腔水面之上的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将所述沉淀腔内的水面分隔成浮渣水面和洁净水面;
所述浮渣打捞机构包括抽送件、输送件、接水槽和导流管,所述抽送件包括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抽水泵固定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抽水泵设置于所述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抽水端浸没于所述隔水腔,所述抽水端朝上且距所述沉淀腔的水面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抽水端直径;所述输送件包括多个输送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输送网和第一电机,所述输送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输送轮、第二固定架、第二输送轮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一输送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二输送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输送轮与所述所述第一输送轮同轴,所述连接轴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轮同轴固定、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送轮同轴固定,所述多个输送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多个输送架的连接轴第一端共面,所述第一输送带分别转绕于所述多个输送架的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带环绕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转绕于所述多个输送架的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二输送带环绕所述沉淀箱体,所述输送网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所述输送网呈松弛状态,所述输送网具有滤水部,所述滤水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滤水部于重力作用下形成一输送槽,所述滤水部位于所述抽水管出水端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其中一所述输送件的第一输送轮或第二输送轮,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滤水部下方,所述导流管一端与所述接水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阻流槽连通;
所述排污管连通至所述沉淀腔的底部,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沉淀腔底部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阻流水轮,所述阻流水轮阻尼转动安装于所述阻流通道,所述阻流板呈竖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还包括弹性膜和多个阻流杆,所述弹性膜与阻流板及所述沉淀侧壁密封形成一阻流气囊,所述多个阻流杆设置于所述阻流腔内,所述阻流气囊张开且与所述阻流杆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轮为皮带轮、链条轮或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输送轮与所述第一输送轮的类型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侧壁的倾斜角度为15°~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一支撑槽和落渣槽,所述支撑槽支撑所述沉淀侧壁,所述落渣槽贯通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及所述第二输送带经过所述落渣槽,所述落渣槽用于接所述输送网落下的滤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滤渣滚扫机构,所述滤渣滚扫机构包括两支撑杆、顶压轮、滚扫轮、第二电机,所述两支撑杆并行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顶压轮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两支撑杆,所述顶压轮具有顶压部,所述顶压部为由两端至中央半径逐渐增大的回转体,所述滚扫轮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两支撑杆,所述滚扫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顶压轮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滚扫轮具有滚扫部,所述滚扫部为由两端至中央半径逐渐缩小的回转体,所述滚扫部设置有若干刷毛,所述输送网位于所述顶压部与所述滚扫部之间,所述顶压部顶压所述输送网使得所述输送网张紧,所述输送网的输送面与所述滚扫轮的刷毛接触,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滚扫轮转动,与所述输送网接触的刷毛的切向速度与所述输送网的运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限位螺钉,所述第一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一支杆轴向开设有滑动孔、径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杆的滑动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滑动孔连通,所述限位孔为与所述限位螺钉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限位螺钉安装于所述限位孔且与所述第二支杆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一敞口状的滤渣收集箱,所述落渣槽倾斜设置,沿所述输送网的输送方向所述落渣槽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落渣槽的最低处位于所述滤渣收集箱上方,所述污水沉淀系统包括推车、卷绕轮、牵引绳、第三电机、多个光电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卷绕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卷绕轮靠近所述落渣槽的最高处,所述推车具有车体、多个滚轮和铲斗,所述车体的底部滚动安装有所述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与所述落渣槽的底壁接触,所述铲斗的底部与所述落渣槽的底壁齐平,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卷绕于所述卷绕轮,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卷绕轮转动,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所述落渣槽具有相对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光电发射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光电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多个光电传感器等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光电传感器距离所述落渣槽底壁的距离相等,所述光电接收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初始时所述推车位于所述落渣槽的最高处,当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光路被阻断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三电机转动以使所述卷绕轮释放所述牵引绳,当所述第三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推车运动至所述落渣槽的最低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三电机转动以使所述推车回复至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抽水泵电性连接。
说明书
一种污水沉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沉淀系统,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或者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净化的过程。按照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一般包括过滤、沉淀等步骤。沉淀是指污水中悬浮的可沉固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的过程。
现有的生活污水沉淀装置中从进水口流出的污水包括可沉淀的悬浮固体和可漂浮的浮渣,现有的生活污水沉淀系统不能清除沉淀池内的浮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了能一种污水沉淀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污水沉淀系统,所述污水沉淀系统包括沉淀箱体、进水管、阻流通道、阻流板、排水管、隔板、浮渣打捞机构和排污管;所述沉淀箱体具有一容纳生活污水的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具有朝上的第一开口,所述沉淀箱体具有呈倾斜的沉淀侧壁和呈水平的沉淀底壁,所述沉淀侧壁与沉淀底壁的边缘相连;所述进水管经所述沉淀侧壁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排水管经所述沉淀侧壁与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排水管相对;所述阻流通道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侧壁,所述进水管流出的水进入所述阻流通道,所述阻流通道的出水口朝向所述沉淀底壁,所述阻流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侧壁,所述阻流板与所述沉淀侧壁包围呈一向上开口的阻流腔,所述阻流通道流出的水进入所述阻流腔;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沉淀腔,所述隔板与所述沉淀腔的内壁包围成一具有浮渣进口的隔水腔,所述浮渣进口朝向所述进水管设置,所述隔板具有一延伸至所述沉淀腔水面之上的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将所述沉淀腔内的水面分隔成浮渣水面和洁净水面;所述浮渣打捞机构包括抽送件、输送件、接水槽和导流管,所述抽送件包括抽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抽水泵固定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抽水泵设置于所述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抽水端浸没于所述隔水腔,所述抽水端朝上且距所述沉淀腔的水面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抽水端直径;所述输送件包括多个输送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输送网和第一电机,所述输送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输送轮、第二固定架、第二输送轮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一输送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二输送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输送轮与所述所述第一输送轮同轴,所述连接轴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轮同轴固定、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送轮同轴固定,所述多个输送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多个输送架的连接轴第一端共面,所述第一输送带分别转绕于所述多个输送架的第一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带环绕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转绕于所述多个输送架的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二输送带环绕所述沉淀箱体,所述输送网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所述输送网呈松弛状态,所述输送网具有滤水部,所述滤水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滤水部于重力作用下形成一输送槽,所述滤水部位于所述抽水管出水端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其中一所述输送件的第一输送轮或第二输送轮,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滤水部下方,所述导流管一端与所述接水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阻流槽连通;所述排污管连通至所述沉淀腔的底部,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沉淀腔底部的污泥。
优选地,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阻流水轮,所述阻流水轮阻尼转动安装于所述阻流通道,所述阻流板呈竖直状态。
优选地,所述沉淀装置还包括弹性膜和多个阻流杆,所述弹性膜与阻流板及所述沉淀侧壁密封形成一阻流气囊,所述多个阻流杆设置于所述阻流腔内,所述阻流气囊张开且与所述阻流杆相抵。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轮为皮带轮、链条轮或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输送轮与所述第一输送轮的类型一致。
优选地,所述沉淀侧壁的倾斜角度为15°~90°。
优选地,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一支撑槽和落渣槽,所述支撑槽支撑所述沉淀侧壁,所述落渣槽贯通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及所述第二输送带经过所述落渣槽,所述落渣槽用于接所述输送网落下的滤渣。
优选地,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滤渣滚扫机构,所述滤渣滚扫机构包括两支撑杆、顶压轮、滚扫轮、第二电机,所述两支撑杆并行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顶压轮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两支撑杆,所述顶压轮具有顶压部,所述顶压部为由两端至中央半径逐渐增大的回转体,所述滚扫轮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两支撑杆,所述滚扫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顶压轮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滚扫轮具有滚扫部,所述滚扫部为由两端至中央半径逐渐缩小的回转体,所述滚扫部设置有若干刷毛,所述输送网位于所述顶压部与所述滚扫部之间,所述顶压部顶压所述输送网使得所述输送网张紧,所述输送网的输送面与所述滚扫轮的刷毛接触,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滚扫轮转动,与所述输送网接触的刷毛的切向速度与所述输送网的运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限位螺钉,所述第一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沉淀箱体,所述第一支杆轴向开设有滑动孔、径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杆的滑动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滑动孔连通,所述限位孔为与所述限位螺钉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限位螺钉安装于所述限位孔且与所述第二支杆相抵。
优选地,所述污水沉淀系统还包括一敞口状的滤渣收集箱,所述落渣槽倾斜设置,沿所述输送网的输送方向所述落渣槽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落渣槽的最低处位于所述滤渣收集箱上方,所述污水沉淀系统包括推车、卷绕轮、牵引绳、第三电机、多个光电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卷绕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卷绕轮靠近所述落渣槽的最高处,所述推车具有车体、多个滚轮和铲斗,所述车体的底部滚动安装有所述多个滚轮,所述多个滚轮与所述落渣槽的底壁接触,所述铲斗的底部与所述落渣槽的底壁齐平,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卷绕于所述卷绕轮,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卷绕轮转动,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所述落渣槽具有相对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光电发射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光电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多个光电传感器等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光电传感器距离所述落渣槽底壁的距离相等,所述光电接收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初始时所述推车位于所述落渣槽的最高处,当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光路被阻断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三电机转动以使所述卷绕轮释放所述牵引绳,当所述第三电机转动预设角度使得所述推车运动至所述落渣槽的最低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三电机转动以使所述推车回复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抽水泵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污水沉淀系统通过设置浮渣打捞机构能够将沉淀腔水面的污水抽送至输送网,输送网污水中浮渣过滤后并输送至沉淀箱体外,有效的清除了沉淀腔水面的浮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