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1.06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包括池体,以及设置于池体上的进水侧孔、进水槽、表面扫洗孔、滤料拦截板、生物接触层、石英砂过滤层、鹅卵石过滤层、滤板、滤梁、长柄滤头、布气孔、配水孔、排污槽、排污管、气水分配渠、反冲洗进气管、出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池原有过滤层上部设置生物接触层,使污水在生物接触层进行生物过滤、吸附、反硝化作用,降低出水的有机物、总氮、硝态氮浓度,并且在生物接触层顶部设置多功能滤料拦截板和设置合理的缝隙,使滤料不会因为反冲洗而流失,提高滤料使用效率和降低滤池反冲洗能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划分为左区间和右区间,所述右区间内通过滤板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滤板下端于下空腔内安装有若干个长柄滤头,所述上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填装有鹅卵石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及生物接触层,所述生物接触层上方通过滤料拦截板固定,所述滤料拦截板的上方于池体内壁上设有进水槽和与进水槽连通的进水侧孔,所述进水槽的下部均匀布设有若干个表面清扫孔;所述左区间内自上而下分隔为排污槽和气水分配渠,所述池体上设有与排污槽连通的排污管,以及与气水分配渠连通的反冲洗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气水分配渠和下空腔之间通过若干个布气孔和配水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的长度与滤料拦截板的长度相同,进水槽的截面呈V形且V形槽堰指向排污槽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扫口沿水平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区间下部设有一排滤梁,所述滤板固定于滤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层由上层弹性填料和下层聚苯乙烯小球组成。
说明书
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深度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介质滤料滤池。
背景技术
污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往往伴随着过滤处理单元,以使处理后出水中的悬浮物(SS)含量尽可能降低,过滤处理的流态一般为下向流,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处理后的水,从滤池上部进水,通过滤层的过滤作用,从而达到过滤拦截作用。
在传统的深层过滤中,以石英砂滤料为代表的粒状滤料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但也存在其固有缺陷:由于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的作用,容易在石英砂滤料表面生长微生物,形成污堵,增加过滤阻力,缩短了反冲洗时间,导致反冲洗频次增加,增加了反冲洗用水、用气及反冲洗水量损失等各种能耗。
另外,粒状滤料滤层在反冲洗时,上向流水流使砂粒处于悬浮的流化状态,使其产生水力分级现象,即自动地重新按小颗粒在上、大颗粒在下的顺序排列,从而使孔隙尺寸也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这样,当下向流过滤时,水流因先经过粒径小、孔隙尺寸也小的上部滤层,再到粒径大、孔隙也大的下部滤层。水中悬浮颗粒大部分被截留在滤层上部数厘米深度内,表现为悬浮固体的截留量沿滤层厚度方向成指数级递减,从而使滤层上部孔隙迅速被悬浮固体堵塞,滤床水头损失迅速上升,而下部滤层大部分容量未发挥作用就不得不终止过滤,从而降低了石英砂滤料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填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
为此,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深过滤层多介质滤料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划分为左区间和右区间,所述右区间内通过滤板分隔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滤板下端于下空腔内安装有若干个长柄滤头,所述上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填装有鹅卵石过滤层、石英砂过滤层及生物接触层,所述生物接触层上方通过滤料拦截板固定,所述滤料拦截板的上方于池体内壁上设有进水槽和与进水槽连通的进水侧孔,所述进水槽的下部均匀布设有若干个表面清扫孔;所述左区间内自上而下分隔为排污槽和气水分配渠,所述池体上设有与排污槽连通的排污管,以及与气水分配渠连通的反冲洗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气水分配渠和下空腔之间通过若干个布气孔和配水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水槽的长度与滤料拦截板的长度相同,进水槽的截面呈V形且V形槽堰指向排污槽一侧。
进一步,所述表面清扫口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右区间下部设有一排滤梁,所述滤板固定于滤梁上。
进一步,所述生物接触层由上层弹性填料和下层聚苯乙烯小球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滤池结构,同时在滤池原有过滤层上部设置生物接触层,使污水在生物接触层进行生物过滤、吸附、反硝化作用,降低出水的有机物、总氮、硝态氮浓度,由于生物接触层的填料间隙较大,具有较大的纳污空间,从而更耐悬浮物冲击,可延长滤池的反冲洗周期;并且在生物接触层顶部设置滤料拦截板,通过设置滤料拦截板合理的缝隙,使生物接触层能够有效装填并在滤池内保持稳定,使生物接触层填料不会因为反冲洗而流失,提高滤料使用效率,同时降低滤池反冲洗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