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0.26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IPC分类号B01D33/04; B01D33/46; B01D33/48; B01D33/72; B01D33/80; 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环状滤带、环状滤带上层带体底部的浪涌抽吸装置、机架腹部的净水收集箱、滤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浪涌抽吸装置中的若干根辊体采用同步主动转动的方式,同时在滤带上层带体的底部设置负压吸水槽,负压吸水槽与装置中的负压抽吸装置连接。通过对现有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滤带清洗更加彻底,能够有效去除滤带表面粘附的悬浮物,防止滤带发生堵塞,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环状滤带、环状滤带上层带体底部的浪涌抽吸装置、机架腹部的净水收集箱、滤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浪涌抽吸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层带体底部的若干根可自由转动的辊体,上层带体与辊体之间形成相切接触,所述的辊体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两侧的墙板上,辊体的一端伸出墙板并在该伸出端上设有驱动轮,在机架侧部设有辊体驱动电机,若干根辊体的驱动轮通过同步带由辊体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的浪涌抽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层带体底部的负压吸水槽,所述的负压吸水槽至少为一个,所述的负压吸水槽包括槽体,槽体横跨滤带宽度方向,槽体两端设有端盖,槽体顶部设有顶板,在顶板上设有沿上层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吸水口,所述的顶板与上层带体的底面贴合,在槽体其中一端的端盖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带清洗装置包括真空吸渣箱及净水喷淋管,所述的真空吸渣箱位于滤带回转处,真空吸渣箱包括箱体,箱体沿滤带宽度方向设置,箱体顶部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脊盖,脊盖一侧的斜面与滤带表面贴合,并在该斜面上设有沿滤带宽度方向设置的吸渣口,在箱体上设有出渣口,所述的出渣口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所述的净水喷淋管以滤带行走方向位于真空吸渣箱后方,净水喷淋管位于滤带下层带体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抽吸装置包括负压风机,旋流器,负压风机与旋流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旋流器的吸入口上设有物料输送管,所述负压吸水槽上的排水口及真空吸渣箱上的出渣口与物料输送管连接,旋流器的底部设有排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层滤带的表面设有布水器,布水器悬挂在机架上,布水器的侧壁与滤带表面贴合,还包括缓冲箱,所述的缓冲箱固定在机架上,在缓冲箱侧壁顶部设有溢出管,溢出管与布水器的进水口连接,缓冲箱上设有污水输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水槽的顶板采用陶瓷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渣槽与滤带表面贴合的脊盖一侧的斜面采用陶瓷材料制作。
说明书
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于2016年1月29日申请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059680.3,一种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滤带、机架腹部的净水收集箱、滤带清洗装置及滤带下方的浪涌抽吸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快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该装置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滤带下方的浪涌抽吸装置效率较低,在小水量处理时能够满足应用,当污水的进水量增大时,滤带的过滤效率明显不能满足需要,大量污水随滤带上行而被带到上层带体的顶部,造成污水溢出;二、滤带清洗装置采用净水喷淋管及气体喷淋管的方式进行冲洗,耗能严重,而且针对一些粘稠状的悬浮物难以将其从滤带上去除;三、尽管在已有装置中增加了布水器,但当污水流量增大时,污水压力较大,导致污水直接喷射到布水器的前端,造成污水被补在上层带体靠顶部位,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即被带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或所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已有污水碳分离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环状滤带、环状滤带上层带体底部的浪涌抽吸装置、机架腹部的净水收集箱、滤带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浪涌抽吸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层带体底部的若干根可自由转动的辊体,上层带体与辊体之间形成相切接触,所述的辊体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两侧的墙板上,辊体的一端伸出墙板并在该伸出端上设有驱动轮,在机架侧部设有辊体驱动电机,若干根辊体的驱动轮通过同步带由辊体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的浪涌抽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层带体底部的负压吸水槽,所述的负压吸水槽至少为一个,所述的负压吸水槽包括槽体,槽体横跨滤带宽度方向,槽体两端设有端盖,槽体顶部设有顶板,在顶板上设有沿上层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吸水口,所述的顶板与上层带体的底面贴合,在槽体其中一端的端盖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滤带清洗装置包括真空吸渣箱及净水喷淋管,所述的真空吸渣箱位于滤带回转处,真空吸渣箱包括箱体,箱体沿滤带宽度方向设置,箱体顶部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脊盖,脊盖一侧的斜面与滤带表面贴合,并在该斜面上设有沿滤带宽度方向设置的吸渣口,在箱体上设有出渣口,所述的出渣口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所述的净水喷淋管以滤带行走方向位于真空吸渣箱后方,净水喷淋管位于滤带下层带体的上方。
所述的负压抽吸装置包括负压风机,旋流器,负压风机与旋流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旋流器的吸入口上设有物料输送管,所述负压吸水槽上的排水口及真空吸渣箱上的出渣口与物料输送管连接,旋流器的底部设有排料口。
进一步地,在上层滤带的表面设有布水器,布水器悬挂在机架上,布水器的侧壁与滤带表面贴合,还包括缓冲箱,所述的缓冲箱固定在机架上,在缓冲箱侧壁顶部设有溢出管,溢出管与布水器的进水口连接,缓冲箱上设有污水输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水槽的顶板采用陶瓷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渣槽与滤带表面贴合的脊盖一侧的斜面采用陶瓷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现有污水处理快速碳分离装置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滤带清洗更加彻底,能够有效去除滤带表面粘附的悬浮物,防止滤带发生堵塞,进一步降低了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