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10.19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IPC分类号G05B19/05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由音叉液位开关K、自控站PLC1、报警上位机PC1、声光报警器L、电缆W和工业以太网NET组成;所述音叉液位开关K与自控站PLC1通过电缆W连接,自控站PLC1和报警上位机PC1通过工业以太网NET连接,报警上位机PC1的另一端与声光报警器L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的电气元件均为常见配件,成本低且易于采购;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清晰,易于复制;首次将音叉液位计用于污水厂防淹泡系统,有一定创新性;安装调试简单易行,运用现有控制网络及控制系统,施工量小;可采用多个报警点同时监测,提高报警灵敏度的同时,在故障时候辅助迅速定位故障点。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音叉液位开关K、自控站PLC1、报警上位机PC1、声光报警器L、电缆W和工业以太网NET组成;
所述音叉液位开关K与自控站PLC1通过电缆W连接,自控站PLC1和报警上位机PC1通过工业以太网NET连接,报警上位机PC1的另一端与声光报警器L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叉液位开关K位于地下设备间ER中;
所述自控站PLC1位于就地控制站LCP1中;
所述报警上位机PC1位于中控室MCC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出现积水,位于地下设备间ER的音叉液位开关K检测到液位信号,通过线缆W将报警开关量信号输送至最近的就地控制站LCP1的自控站PLC1,自控站PLC1通过全厂的工业以太网NET将信号输送至位于中控室MCC的上位机PC1,上位机PC1立即显示严重级别积水报警,同时输出信号到声光报警器L。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突飞猛进,AAO、MBR、RO、超滤膜等系统广泛应用,污水处理无论从水量还是水质均大踏步迈进。工艺是水处理行业的龙头,设备更是其稳定运行的保证。新工艺尤其是膜工艺,如:MBR、RO、超滤近年来推广迅速,其特点是:产水水质高、占地面积小、设备成本低。该类膜工艺,普遍采用地上膜处理池,地下设备间构造以节约空间。在正常情况下,此设计可大大节约占地成本及设备成本,但当出现如:膜系统产水故障、进水流量控制失败、管路设备泄露等非正常工艺情况,会导致整个地下设备间跑水乃至淹跑,导致其内部的水泵、阀门、仪表、自控系统泡水故障,严重威胁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当地下设备间出现类似跑水、泄露等情况,能在故障之初立即准确检测,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中控室触发声光报警,提示值班人员,快速定位故障,保证不出现严重的淹跑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由音叉液位开关K、自控站PLC1、报警上位机PC1、声光报警器L、电缆W和工业以太网NET组成;所述音叉液位开关K与自控站PLC1通过电缆W连接,自控站PLC1和报警上位机PC1通过工业以太网NET连接,报警上位机PC1的另一端与声光报警器L相连接。
所述音叉液位开关K位于地下设备间ER中;
所述自控站PLC1位于就地控制站LCP1中;
所述报警上位机PC1位于中控室MCC中。
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地下设备间防淹泡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正常情况下,地下设备间ER无跑冒滴漏,位于地下设备间ER泵房低洼处的音叉液位开关K检测不到积水液位信号,无信号传输,整个产水系统正常运行。当出现积水时,位于地下设备间ER的音叉液位开关K检测到液位信号,通过线缆W将报警开关量信号输送至最近的就地控制站LCP1的自控站PLC1,自控站PLC1通过全厂的工业以太网NET将信号输送至位于中控室MCC的上位机PC1,上位机PC1立即显示严重级别积水报警,同时输出信号到声光报警器L。通过上位机PC1及声光报警器L的及时、持续的报警信号,位于中控室MCC的操作人员立即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的电气元件均为常见配件,成本低且易于采购;
2、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清晰,易于复制;
3、首次将音叉液位计用于污水厂防淹泡系统,有一定创新性;
4、安装调试简单易行,运用现有控制网络及控制系统,施工量小;
5、可采用多个报警点同时监测,提高报警灵敏度的同时,在故障时候辅助迅速定位故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