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1-17 9:29:56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11.22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混流池、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所述混流池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沉降池位于混流池下部且在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粗网孔的滤水网,所述第二沉降池位于第一沉降池下部且在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细网孔的滤水网,所述第三沉降池位于第二沉降池下部且在其连接处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其优点在于:增大了容水量的同时更好的起到分流作用、增强污水处理效果和速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混流池(10)、第一沉降池(30)、第二沉降池(40)和第三沉降池(5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池(10)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沉降池(30)、第二沉降池(40)和第三沉降池(50)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沉降池(30)位于混流池(10)下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粗网孔的滤水网(90),所述第二沉降池(40)位于第一沉降池(30)下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细网孔的滤水网(80),所述第三沉降池(50)位于第二沉降池(40)下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池(10)顶部设有入水口(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沉降池(50)底部均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水泵。

  说明书

  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市政设施中,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必备的市政工程之一,沉降池是污水处理设施的核心设施之一,现有的沉降池都为单纯的倒置梯形或者长方体结构,倒置梯形结构的沉降池分流沉降物不明显,沉降的固体物容易堵塞出水口,长方体结构的沉降池容量小,处理污水速度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它具有增大了容水量,从粗到细的过滤模式,增强了污水处理的效果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沉淀池,包括混流池、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所述混流池为倒置梯形结构,所述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沉降池位于混流池下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粗网孔的滤水网,所述第二沉降池位于第一沉降池下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细网孔的滤水网,所述第三沉降池位于第二沉降池下部且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流池顶部设有入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沉降池底部均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水泵。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混流池为倒置梯形结构,并且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和第三沉降池为长方体结构,采用这种梯形与长方形结合的方式使得沉淀池容量加大;在第一沉降池与混流池的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粗网孔的滤水网,可以将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进行过滤;在第二沉降池与第一沉降池的连接处设有网状体的细网孔的滤水网,可以进一步的将不溶于水的小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在第三沉降池与第二沉降池的连接处设有活性炭吸附装置,进一步的过滤掉水中的悬浮杂质;通过三次从粗到细的过滤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更好,水中的杂质更少。在混流池顶部设有入水口,在第三沉降池底部设有出水管道,且在出水管道上设有水泵,可以加快过滤好的水排出本实用新型,提高处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