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2-6 14:58:12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8.04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及印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预处理:去除印染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提高印染污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性;S20、利用EBIS工艺进行生物处理:对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S30、深处理:将步骤S20中分离后的污水依次经臭氧氧化、气浮处理。本发明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具有抗冲击力强的优点,能够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并且水质稳定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或企业回用水标准,同时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预处理:去除印染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提高印染污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性;

  S20、利用EBIS工艺进行生物处理:对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

  S30、深处理:将步骤S20中分离后的污水依次经臭氧氧化、气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印染污水进行调节以均衡其水质水量;

  S102、将步骤S101中调节后的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

  S103、将步骤S102中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厌氧水解的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及色度,并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污水调节时间为12~24小时;

  和/或,所述步骤S101的调节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搅拌和/或进行曝气;

  和/或,所述步骤S102中在污水内加入石灰和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石灰的加入量为使污水的PH在8~9之间,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使其在污水中的浓度为300~700mg/l;

  和/或,步骤S103中,所述污水水解酸化时间为6~12小时,并且在酸化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时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3~0.8mg/l,污泥浓度控制在5~8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中利用EBIS工艺进行生物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

  S202、将步骤S201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再次进行分解;

  S203、将步骤S202中处理后的部分污水循环到步骤S201中与进入到步骤S201中的步骤S10处理后的污水混合后再进行步骤S201,步骤S202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步骤S201中的量与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步骤S201中量的体积比为10~30;

  S204、对步骤S203中处理后的部分污水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产生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步骤S201中的污水中循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中,所述“臭氧氧化”时臭氧的加入量为20~40mg/l;

  和/或,所述气浮采用浅层气浮,气浮前投加PAC、PAM混凝药剂,PAC投加量为50~100mg/l,PAM投加量为2.5~5mg/l。

  7.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臭氧氧化池和气浮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连通的污泥储池,与污泥储池连通的污泥脱水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计量装置,所述排水计量装置与所述气浮池的排水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低氧曝气区、第二低氧曝气区、空气推流区和沉淀区;

  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同的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一过流通道,另一端具有连通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与所述空气推流区的第二过流通道;

  所述空气推流区设置于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的一端,并且能够将第二低氧曝气区中回流的混合液推流至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内,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还具有污水进口;

  所述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隔墙,该隔墙上具有连通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三过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与第一低氧曝气区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上还设置有分离水收集槽,所述收集水分离槽与所述臭氧氧化池的进水口连接;

  和/或,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和/或,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说明书

  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及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及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污水为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传统印染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废水→粗格栅→调节池→前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后混凝沉淀池→排放。

  污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块状固体悬浮物,然后泵送至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调节池出水经过前混凝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及色度,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去除部分污染物、色度及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后,进入接触氧化池,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后混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SS(固体悬浮物,下同)、污染物后排放。

  传统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接触氧化工艺,耐冲击力差,设备维护维修困难;缺少对污水中色度的深度处理,很难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冲击力强,并且能够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冲击力强,并且能够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预处理:去除印染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提高印染污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性;

  S20、利用EBIS工艺进行生物处理:对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

  S30、深处理:将步骤S20中分离后的污水依次经臭氧氧化、气浮处理。

  可选的,所述步骤S10中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印染污水进行调节以均衡其水质水量;

  S102、将步骤S101中调节后的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污染物及部分色度;

  S103、将步骤S102中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厌氧水解的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及色度,并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可选的,所述步骤S101的调节过程中,所述污水调节时间为12~24小时;

  和/或,所述调节池内对污水进行调节时,对污水进行搅拌和/或进行曝气;

  和/或,所述步骤S102中在污水内加入石灰和硫酸亚铁作为混凝剂,石灰的加入量为使污水的PH在8~9之间,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使其在污水中的浓度为300~700mg/l;

  和/或,步骤S103中,所述污水水解酸化时间为6~12小时,并且在酸化过程中对污水进行搅拌,以便使水解酸化池内的厌氧污泥悬浮,提高水解酸化效果。

  可选的,步骤S20中,“利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时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3~0.8mg/l,污泥浓度控制在5~8g/l。

  可选的,步骤S20中利用EBIS工艺进行生物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对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

  S202、将步骤S201中处理后的污水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其中的污染物再次进行分解;

  S203、将步骤S202中处理后的部分污水循环到步骤S201中与进入到步骤S201中的步骤S10处理后的污水混合后再进行步骤S201,步骤S202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步骤S201中的量与步骤S10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步骤S201中量的体积比为10~30;

  S204、对步骤S203中处理后的部分污水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产生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步骤S201中的污水中循环使用。

  可选的,步骤S30中,所述“臭氧氧化”时臭氧的加入量为20~40mg/l;

  和/或,所述气浮采用浅层气浮,气浮前投加PAC、PAM混凝药剂,PAC投加量为50~100mg/l,PAM投加量为2.5~5mg/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臭氧氧化池和气浮池。

  可选的,还包括与一体化生物处理池连通的污泥储池,与污泥储池连通的污泥脱水机。

  可选的,本发明的印染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排水计量装置,所述排水计量装置与所述气浮池的排水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低氧曝气区、第二低氧曝气区、空气推流区和沉淀区;

  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同的中间隔墙,所述中间隔墙的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和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一过流通道,另一端具有连通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与所述空气推流区的第二过流通道;

  所述空气推流区设置于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的一端,并且能够将第二低氧曝气区中回流的混合液推流至所述第一低氧曝气区内,述第一低氧曝气区还具有污水进口;

  所述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相邻设置,并且具有共用的隔墙,该隔墙上具有连通沉淀区与所述第二低氧曝气区的第三过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与第一低氧曝气区之间还设置有污泥回流通道,所述沉淀区上还设置有分离水收集槽,所述收集水分离槽与所述臭氧氧化池的进水口连接;

  和/或,所述调节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和/或,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本发明的印染污水处理方法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接触氧化处理步骤,而采用EBIS工艺在低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循环分解后进行泥水分离,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抗冲击力强的优点,另外,由于在泥水分离后对出水进行深处理,能够保证排水色度稳定达标,并且水质稳定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或企业回用水标准,同时还降低了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