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8.18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IPC分类号C02F9/04; 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它包括沉淀池,在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pH混凝反应槽,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顶部设有搅拌装置,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上部设有总进水口,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底部设有反应槽放空口和反应槽出水口,所述反应槽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可靠,使用效果好。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沉淀池(1),在所述沉淀池(1)一侧设有pH混凝反应槽(2),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2)顶部设有搅拌装置(3),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2)上部设有总进水口(4),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2)底部设有反应槽放空口(5)和反应槽出水口(6),所述反应槽出水口(6)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进水口(7)相连,在所述沉淀池(1)下部设有排泥口(8),在所述沉淀池(1)上部设有出水槽(9),在所述出水槽(9)下方设有斜管填料区(10),在所述出水槽(9)一端设有出水口(11),所述沉淀池进水口(7)设在斜管填料区(10)下方的沉淀池(1)上,所述斜管填料区(10)的高度占沉淀池(1)高度的1/10-1/5,所述沉淀池(1)和pH混凝反应槽(2)组成装置本体,所述沉淀池(1)的水平长度占装置本体水平长度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H混凝反应槽(2)设在沉淀池(1)上部一侧,所述pH混凝反应槽(2)的高度占沉淀池(1)高度的3/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H混凝反应槽(2)分成三个反应室,分别为反应室Ⅰ(12)、反应室Ⅱ(13)和反应室Ⅲ(14),在每个反应室上都设有搅拌装置(3),所述反应室Ⅰ(12)占pH混凝反应槽(2)的1/2,所述反应室Ⅱ(13)和反应室Ⅲ(14)各占pH混凝反应槽(2)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淀池(1)和pH混凝反应槽(2)上都设有支撑脚(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和pH混凝反应槽(2)为一体式结构。
说明书
一种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反应沉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不易操作,使用效果差等问题,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可靠,使用效果好的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综合废水混凝反应沉淀池,它包括沉淀池,在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pH混凝反应槽,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顶部设有搅拌装置,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上部设有总进水口,在所述pH混凝反应槽底部设有反应槽放空口和反应槽出水口,所述反应槽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在所述沉淀池下部设有排泥口,在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出水槽,在所述出水槽下方设有斜管填料区,在所述出水槽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进水口设在斜管填料区下方的沉淀池上,所述斜管填料区的高度占沉淀池高度的1/10-1/5,所述沉淀池和pH混凝反应槽组成装置本体,所述沉淀池的水平长度占装置本体水平长度的2/3。
所述pH混凝反应槽设在沉淀池上部一侧,所述pH混凝反应槽的高度占沉淀池高度的3/10-2/5。
所述pH混凝反应槽分成三个反应室,分别为反应室Ⅰ、反应室Ⅱ和反应室Ⅲ,在每个反应室上都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室Ⅰ占pH混凝反应槽的1/2,所述反应室Ⅱ和反应室Ⅲ各占pH混凝反应槽的1/4。
在所述沉淀池和pH混凝反应槽上都设有支撑脚。
所述沉淀池和pH混凝反应槽为一体式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沉淀池和pH混凝反应槽做成一体式结构,方便管理,占地面积小,pH混凝反应槽分成相互连通的反应室Ⅰ、反应室Ⅱ和反应室Ⅲ,使混凝反应充分,为后续沉淀作了良好的铺垫,采用占装置本体水平长度2/3的沉淀池,使装置本体结构稳定,并且沉淀空间大,符合综合废水处理要求,采用占沉淀池高度1/10-1/5的斜管填料区,确保沉淀充分、沉淀效果好,本装置各部件配合使用,整体运行平稳可靠,故障少,检修方便快捷,符合实际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