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6.21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 电机、前段脱水装置和后段脱水装置,所述的前段脱水装置包括第一转鼓和螺旋推送器,在电机与第一转鼓、螺旋推送器之间设有第一差速器,螺旋推送器位于第一转鼓内,第一转鼓内设有第一排水口,前段脱水装置与后段脱水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差速器,后段脱水装置包括第二转鼓和螺旋压滤器,所述的螺旋压滤器位于第二转鼓内,在第一转鼓和第二转鼓之间设有污泥输送机构,在螺旋压滤器上设有过滤层和排水通道,排水通道通过过滤层与第二转鼓相连通。采用本发明,前段脱水装置主要通过离心的方式滤除污水中的水分,后段脱水装置采用离心及压滤的方式对污水进一步处理,可连续运行、生产效率高、脱水后含水率低。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电机 (1)、前段脱水装置和后段脱水装置,所述的前段 脱水装置包括第一转鼓 (2) 和螺旋推送器 (3),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电机 (1) 与第一转鼓 (2)、螺旋推送器 (3) 之间设有第一差速器 (4),所述的螺旋推送器 (3) 位于第一转鼓 (2) 内,第一转鼓 (2) 内设有多个第一排水口 (5),前段脱水装置与后段脱水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差速 器 (6),所述的后段脱水装置包括第二转鼓 (7) 和螺旋压滤器 (8),所述的螺旋压滤器 (8) 位于第二转鼓 (7) 内,在第一转鼓 (2) 和第二转鼓 (7) 之间设有污泥输送机构 (9),在所述 的螺旋压滤器 (8) 上设有过滤层 (10) 和排水通道 (11),所述的排水通道 (11) 通过过滤层 (10) 与第二转鼓 (7) 相连通 ; 所述的螺旋压滤器 (8)包括第二螺旋轴 (8.1)和螺旋压滤叶片 (8.2),所述的螺旋压滤 叶片 (8.2)由弹性材料制成,螺旋压滤叶片 (8.2)内设有高压流体通道 (17),通过动力源往 高压流体通道 (17) 内通入高压流体以膨胀螺旋压滤叶片 (8.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螺旋压滤器与第二转鼓之间形成多个压滤腔室 (15),所述的多个压滤腔室 (15) 沿污泥移动方向依次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通道 (11) 设于螺旋压滤器 (8) 内,排水通道 (11) 上排布有相互连通的孔隙 (20),所述的孔隙 (20) 位 于过滤层 (10) 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圈的螺旋压滤叶片 (8.2) 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挡圈 (16)。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水通道 (11) 设有 横向固定环 (18),螺旋压滤叶片内设有高压流体通道 (17),所述的高压流体通道 (17) 内设 有径向固定环 (19)。
6.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转鼓 (7) 的后 端设有端板 (21),所述的端板 (21) 上设有过滤层 (10),端板 (21) 上过滤层的内侧设有孔隙。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转鼓 (7) 的内底部 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 (22),并开设有污泥出口 (23),在污泥出口 (23) 处设有用于开启和关 闭污泥出口 (23) 的闸板阀 (24)。
8.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水通道上设有气泵 (25) 和第二出水口 (28),挤压进入排水通道 (11) 的液体通过第二出水口 (28) 排出,在 脱水结束后,通过气泵 (25) 将高压气体充入到排水通道 (11) 内,对堵塞在孔隙及过滤层上 的污泥颗粒进行清洗。
说明书
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质量约占处理水量的 0.3% -0.5%,污 泥的处理投资及运行成本非常巨大,用于污泥处理的费用一般占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 20% -50%,给污水处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污泥出厂含水率都有一 定的要求 (60%以下 ),必须对污泥进行脱水,使含水率将至一定的数值之后才能进行后续 处理,所以,对污泥进行脱水是污水处理的关键工序。
污泥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已无法满 足现代化工业的污水处理的需求,其中机械脱水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机械脱水主要有压滤、 离心脱水等几种方法,相应设备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机、离心脱水机、板框式压滤脱水机、 螺旋式压榨脱水机等。带式压滤脱水机、离心脱水机、螺旋压榨式脱水机为连续运行,生产 效率高,但是只能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 75% -80%之间 ;板框式压滤脱水机虽然可以将污 泥脱水至含水率 60%,但是由于其为间歇式运行,生产效率低,且占地面积、噪声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脱水后含水率高、无法连续生产运行 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连续运行、生产效率高、脱水后含水率低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电机、前 段脱水装置和后段脱水装置,所述的前段脱水装置包括第一转鼓和螺旋推送器,在所述的 电机与第一转鼓、螺旋推送器之间设有第一差速器,所述的螺旋推送器位于第一转鼓内,第 一转鼓内设有多个第一排水口,前段脱水装置与后段脱水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差速器,所述的后 段脱水装置包括第二转鼓和螺旋压滤器,所述的螺旋压滤器位于第二转鼓内,在第一转鼓 和第二转鼓之间设有污泥输送机构,所述的在螺旋压滤器上设有过滤层和排水通道,所述 的排水通道通过过滤层与第二转鼓相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由两级脱 水装置进行脱水,前段脱水装置主要通过离心的方式滤除污水中的水分,由于污泥颗粒和 水的密度不同,污泥分布在外层,污水分布在内层,经过前段脱水装置的处理,可将含水率 98%的污水处理为含水率达 80%的污泥,污泥输送机构将第一转鼓内的污泥输送至第二转 鼓内,后段脱水装置采用离心及压滤的方式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离心和压滤同步,从而 大大降低了污水的含水率,使污泥出口出来的污泥含水率达到要求,本发明可连续运行、生 产效率高、脱水后含水率低。
作为改进,所述的螺旋压滤器与第二转鼓之间形成多个压滤腔室,所述的多个压 滤腔室沿污泥移动方向依次缩小 ;采用该设计,各腔室的体积根据不同腔室内含水率不同 而设计,污泥在离心压滤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产生的内压不断缩小污泥容积,达到脱水的目的,使得污泥出口处的污泥能达到所要求的含水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螺旋压滤器包括第二螺旋轴和螺旋压滤叶片,所述的螺旋压滤 叶片由弹性材料制成,螺旋压滤叶片内设有高压流体通道,通过动力源往高压流体通道内 通入高压流体以膨胀螺旋压滤叶片。这样,通过高压流体膨胀挤压污泥,从而实现压滤,提 高脱水效率,并降低含水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排水通道设于螺旋压滤器内,排水通道上排布有相互连通的孔 隙,所述的孔隙位于过滤层的内侧 ;在螺旋压滤器的挤压下,压滤出的液体经过滤层过滤后 进入孔隙,最后由排水通道排出。
作为改进,每一圈的螺旋压滤叶片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挡圈 ;限位挡圈的作用在于 防止螺旋压滤叶片轴向窜动。
作为改进,所述的排水通道设有横向固定环,所述的高压流体通道内设有径向固 定环 ;横向固定环目的在于高压流体膨胀螺旋压滤叶片时,能够防止因挤压而造成排水通 道封闭的现象,径向固定环可以防止因叶片膨胀而造成螺旋压滤叶片与第二转鼓之间受力 过大,消除其对螺旋压滤器的转动的影响。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转鼓的后端设有端板,所述的端板上设有过滤层,端板上过 滤层的内侧设有孔隙。这样,便可以通过端板处的过滤层和孔隙挤压出液体,进一步降低了 含水率。
作为改进,在螺旋压滤器的后端处、第二转鼓的内底部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并开 设有污泥出口,在污泥出口处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污泥出口的闸板阀。这样,由于污泥的含 水率与压力之间存在关联性,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来判断是否达到要求的含水率, 从而便于调节出口污泥的含水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排水通道上设有气泵和第二出水口,挤压进入排水通道的液体 通过第二出水口排出,在脱水结束后,通过气泵将高压气体充入到排水通道内,对堵塞在孔 隙及过滤层上的污泥颗粒进行清洗。有效地防止了污泥颗粒堵塞孔隙和过滤层的现象,从 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