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13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IPC分类号B01F13/10; C02F1/52; C02F101/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一侧上设置有排料盖板,所述设备外壳上端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设备外壳底部呈倾斜布置,所述设备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料杆,所述排料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排料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设备外壳一侧上设置有药液加注管,所述药液加注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加液孔,所述设备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喷头,所述进气喷头与进气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从药液加注管加入到药液,同时进气泵经过进气喷头喷出气体实现药液与污水的充分混合,便于药液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沉降,沉降速度快,效率高,且当沉降后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可以将沉淀物的连续排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包括设备外壳(1),所述设备外壳(1)一侧上设置有排料盖板(2),所述设备外壳(1)上端设置有进液孔(101),所述设备外壳(1)底部呈倾斜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底部设置有排料杆(3),所述排料杆(3)上设置有螺旋叶片(4),所述排料杆(3)一端与驱动电机(5)相连接,所述设备外壳(1)一侧上设置有药液加注管(6),所述药液加注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加液孔(601),所述设备外壳(1)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喷头(7),所述进气喷头(7)与进气泵(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杆(3)与螺旋叶片(4)之间为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孔(601)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喷头(7)喷嘴处呈喇叭状。
说明书
一种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如餐饮污水。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现有污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沉降,现有净化池在沉降过程中一般只依靠重力来实现沉降,这样沉降效果差,且沉降后的沉淀物需要人工挖出,造成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 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业工程用污水净化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一侧上设置有排料盖板,所述设备外壳上端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设备外壳底部呈倾斜布置,所述设备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料杆,所述排料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排料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设备外壳一侧上设置有药液加注管,所述药液加注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加液孔,所述设备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喷头,所述进气喷头与进气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料杆与螺旋叶片之间为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液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喷头喷嘴处呈喇叭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液加注管、螺旋叶片与进气喷头,这样使用时,从药液加注管加入到药液,同时进气泵经过进气喷头喷出气体实现药液与污水的充分混合,便于药液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沉降,沉降速度快,效率高,且当沉降后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可以将沉淀物的连续排出,避免了人工挖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