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05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预处理池、铁碳电解池、pH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升流式厌氧处理池(UASB)、厌氧好氧池(AO)及净水池,所述废水预处理池经过提升泵把废水输入到铁碳电解池中。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经过铁碳电解池、絮凝沉淀池的处理后提高了含抗生素废水的可生化性,抗生素废水经升流式厌氧处理池(UASB)和厌氧好氧池(AO)后,可去除大部分的生化需氧量及氨氮等物质,进入净水池后其上清液达到工业废水排放的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预处理池、铁碳电解池、pH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升流式厌氧处理池、厌氧好氧池及净水池,所述废水预处理池上连有提升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电解池连有外置酸注射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电解池底部连有与外置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顶部连有pH值调节管道,pH调节池底部连有与外置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淀池通过溢流槽与升流式厌氧处理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池通过出水管与厌氧好氧池连通。
说明书
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生产抗生素药剂的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合成废水和发酵废水。生产6APA、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头孢曲松、头C、7ACA原料药剂制药企业所排污水的特点是废水COD含量高、含氮量高,硫酸盐浓度高,色度重,废水中含有微生物难以降解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常规一般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但生产过程中发现有时因废水毒性影响,运行过程中出现COD、氨氮波动,特别是氨氮去除率低,出水氨氮高,硝化菌、反硝化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需要对废水中的可溶性固体及毒性进行前期降解,需前期进行浓污水预处理,然后再和厌氧、好氧工艺结合起来处理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设计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能有效处理制药过程中的工业废水,使制药工业废水达到工业排放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生素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预处理池、铁碳电解池、pH调节池、絮凝沉淀池、升流式厌氧处理池(UASB)、厌氧好氧池(AO)及净水池。其中废水预处理池用来接收、储存来自生产线上的制药废水 ,所述废水预处理池经提升泵进入铁碳电解池。
所述铁碳电解池连有外置酸注射器,并把铁碳电解池的pH值调节至3~4。
所述铁碳电解池中的铁碳电解材料为铁粉,碳粉、活性碳粉或颗粒活性碳粉。铁粉与碳粉,通过铁的还原、碳的吸附以及Fe/C微电解池的氧化还原等协同作用,消除废水中高浓度的抗生素,有利于废水进一步生化处理。所述铁碳电解池底部连有与外置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Ⅰ。
所述pH调节池顶部连有废水pH值调节管道,pH调节池底部连有与外置鼓风机连接的进风管Ⅱ。抗生素废水在pH调节池中的PH值调节为8~9。
所述絮凝沉淀池通过溢流槽与升流式厌氧处理池连接。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然后进行沉淀处理,絮凝沉淀池中的上清液经过溢流槽进入升流式厌氧处理池。
所述净水池通过出水管与周期循环活性池连通。 净水池中的废水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的标准,净水池的中上部设置排水管进行工业废水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经过铁碳电解池、絮凝沉淀池的处理后提高了含抗生素废水的可生化性,抗生素废水经升流式厌氧处理池(UASB)和厌氧好氧池(AO)后,可去除大部分的生化需氧量及氨氮等物质,进入净水池后其上清液达到工业废水排放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