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400-000-2365

榨菜废水处理方法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时间:2018-3-7 11:20:57

污水处理专利技术

  申请日2016.05.12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榨菜废水,过滤除去榨菜废水中的悬浮物;步骤2,取经步骤1处理的榨菜废水,在pH=3.5?4.0至10?10.5之间进行pH调节,调节过程中及时除去析出的固体;步骤3,取经步骤2处理的榨菜废水,加入拮抗剂,再调节pH至6?7;步骤4,取部分经步骤3处理的榨菜废水,加入发酵好的嗜(耐)盐菌复合菌群培养液,闷曝处理至有颗粒状污泥出现,通入剩余的经步骤3处理的榨菜废水;步骤5,取经步骤4处理的榨菜废水,分别经曝气、沉淀、排泥、排水处理,具有提高嗜(耐)盐复合菌群处理榨菜废水的适用盐度至0.5?10.0%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榨菜废水,过滤除去榨菜废水中的悬浮物;

  步骤2,取经步骤1处理的榨菜废水,在pH3.5-4.0至10-10.5之间进行pH调节,调节过程中及时除去析出的固体;

  步骤3,取经步骤2处理的榨菜废水,加入拮抗剂,再调节pH至6-7;

  步骤4,取部分经步骤3处理的榨菜废水,加入发酵好的嗜(耐)盐菌复合菌群培养液,闷曝处理至有颗粒状污泥出现,通入剩余的经步骤3处理的榨菜废水;

  步骤5,取经步骤4处理的榨菜废水,分别经曝气、沉淀、排泥、排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取经步骤1处理的榨菜废水,调节pH至3.5-4.0搅拌使其析出固体,过滤除去杂质;先逐渐调高榨菜废水的pH至10-10.5,再逐渐调低榨菜废水的pH至3.5-4.0,按一定的调节速度调节,且每次调节pH后搅拌使其析出固体,过滤除去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调节速度均为0.5个pH/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调节pH所用的pH调节剂选自K2CO3、KOH、Ca(HCO3)2、Ca(OH)2、HCl、H2CO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拮抗剂选自K+、Ca2+、Fe3+、Fe2+、Mg2+、Al3+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嗜(耐)盐菌复合菌群包括盐单胞菌、假丝酵母菌、海杆菌和芽孢杆菌,且嗜(耐)盐菌复合菌群中的盐单胞菌、假丝酵母菌、海杆菌和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0:2-3: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耐)盐菌复合菌群还包括柠檬球菌,所述柠檬球菌和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0.5-1.5: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单胞菌选用Halomonasalimentaria、Halomonascaseinilytica中的至少一种;

  假丝酵母菌选用Candidarugosa、Candidatharmueangensis中的至少一种;

  海杆菌选用Marinobacterzhejiangensis、Marinobacterpelagius中的至少一种;

  芽孢杆菌选用Bacillusalgicola、Bacillusmegaterium中的至少一种;

  柠檬球菌选用Citricoccuszhacaiensis。

  说明书

  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榨菜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以茎用芥菜为原料腌制而成。榨菜是我国大众十分喜爱的佐餐小菜,已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品种。但在榨菜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水溶性有机物,如糖、果胶、有机酸、多元醇、单宁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以及含高浓度无机盐的废水。榨菜废水若直接排放容易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使得土壤贫瘠化,危害动、植物的生长,因此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对其的关注。尽管榨菜废水中的有机物易生物降解,但其中高浓度的氯化钠却会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公开号为CN101629153A、公开日为2010年1月2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嗜(耐)盐复合菌群处理榨菜废水的方法,其通过在榨菜废水中加入盐单胞菌、假丝酵母菌、海杆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群来进行废水处理。

  研究发现,这些嗜(耐)盐复合菌群虽然可以对榨菜废水中的有机物等进行降解处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盐度为3.5-5.0%时,其处理效果佳;但是随盐度升高或降低,这些嗜(耐)盐复合菌群处理榨菜废水的能力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其解决了在高盐度或低盐度时,嗜(耐)盐复合菌群处理榨菜废水的能力减弱的问题,具有提高嗜(耐)盐复合菌群处理榨菜废水的适用盐度至0.5-10.0%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榨菜废水,过滤除去榨菜废水中的悬浮物;

  步骤2,取经步骤1处理的榨菜废水,在pH3.5-4.0至10-10.5之间进行pH调节,调节过程中及时除去析出的固体;

  步骤3,取经步骤2处理的榨菜废水,加入拮抗剂,再调节pH至6-7;

  步骤4,取部分经步骤3处理的榨菜废水,加入发酵好的嗜(耐)盐菌复合菌群培养液,闷曝处理至有颗粒状污泥出现,通入剩余的经步骤3处理的榨菜废水;

  步骤5,取经步骤4处理的榨菜废水,分别经曝气、沉淀、排泥、排水处理。

  采用上述结构,将榨菜废水的pH在3.5-4.0至10-10.5之间进行调节,改变榨菜废水的pH条件,在多种pH条件对多类型杂质进行析出处理,减少废水中的杂质含量;同时在不同pH调节下,对体系进行重结晶析晶,调节废水中的盐分,使废水中的盐分条件适用于嗜(耐)盐菌复合菌群的培养和废水处理;研究证明,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具有提高嗜(耐)盐复合菌群处理榨菜废水的适用盐度至0.5-10.0%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取经步骤1处理的榨菜废水,调节pH至3.5-4.0搅拌使其析出固体,过滤除去杂质;先逐渐调高榨菜废水的pH至10-10.5,再逐渐调低榨菜废水的pH至3.5-4.0,按一定的调节速度调节,且每次调节pH后搅拌使其析出固体,过滤除去杂质。

  采用上述结构,逐渐调节,可减少过快调节引起的部分杂质未完全除尽的情况,同时在pH3.5-10.5之间调节,可提高榨菜废水中原本存在的微生物优胜劣汰,使优质的微生物进入后期的废水处理,进一步提高其废水处理能力。

  实践证明,步骤2中,当所述调节速度均为0.5个pH/次时,其后期的废水处理能力能得到稳定控制,适用于大生产应用。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2和步骤3中,调节pH所用的pH调节剂选自K2CO3、KOH、Ca(HCO3)2、Ca(OH)2、HCl、H2CO3。

  采用上述结构,引入的杂质不仅不会干扰废水处理,还能减少Na+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3中,所述拮抗剂选自K+、Ca2+、Fe3+、Fe2+、Mg2+、Al3+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结构,其能与Na+作用,减少Na+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同时其采用这些类型的拮抗剂,其能与C1-作用,降低盐度及减小盐度变化对微生物处理废水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为:步骤4中,所述嗜(耐)盐菌复合菌群包括盐单胞菌、假丝酵母菌、海杆菌和芽孢杆菌,且嗜(耐)盐菌复合菌群中的盐单胞菌、假丝酵母菌、海杆菌和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5-10∶2-3∶1-2∶1。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嗜(耐)盐菌复合菌群还包括柠檬球菌,所述柠檬球菌和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0.5-1.5∶1。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盐单胞菌选用Halomonasalimentaria、Halomonascaseinilytica中的至少一种;

  假丝酵母菌选用Candidarugosa、Candidatharmueangensis中的至少一种;

  海杆菌选用Marinobacterzhejiangensis、Marinobacterpelagius中的至少一种;

  芽孢杆菌选用Bacillusalgicola、Bacillusmegaterium中的至少一种;

  柠檬球菌选用Citricoccuszhacaiensis。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本申请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受榨菜废水的实际污染情况影响较小,其高效实用,适用于大生产化;

  2.利用本申请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连续运行30天,出水CODcr连续保持300mg/L以下,CODcr去除率达到97%;本申请的一种榨菜废水的处理方法适用于盐度在0.5-10.0%的榨菜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