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28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IPC分类号C02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水过滤装置、初级沉降塔和斜管沉淀室,取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室和和与过滤室连接的储水室,过滤室前端设有进水口,内部设有滤网,储水室底部设有固定支架,储水室通过进水管与初级沉降塔连接,初级沉降塔包括外塔和内塔,内塔内相对交叉设置有朝上倾斜的折流板,斜管沉淀室内设有斜管沉淀装置,斜管沉淀室下部通过管道与内塔顶部接通,斜管沉淀室顶部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在取水端设置了取水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同时利用折流板缩短杂质的沉降的距离,加快了杂质的沉降速度,原水经斜管沉淀室二次沉淀后水中大部分杂质已被去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水过滤装置、初级沉降塔(1)和斜管沉淀室(2);
所述取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室(13)、储水室(15)和固定支架(17),所述过滤室(13)的前端设有进水口(18),过滤室(13)内设有滤网(14),所述过滤室(13)与储水室(15)之间连接有过渡水管(16),所述储水室(15)底部设有所述固定支架(17),所述储水室(15)通过进水管(4)与所述初级沉降塔连接;
所述初级沉降塔(1)包括外塔(104)和内塔(103),二者之间形成污泥排放通道(106),所述内塔(103)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4),在所述内塔(103)内从上至下交叉设有至少两个折流板(102),该折流板(102)向上倾斜5-10°,所述折流板(102)下侧边与所述内塔(103)的塔壁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102)上侧边分别设有挡板(101),每个所述折流板(102)与所述内塔(103)连接处分别设有污泥排放口(105),该污泥排放口(105)的下边缘与该折流板(102)下侧边平齐;
在所述斜管沉淀室(2)内设有斜管沉淀装置(202),该斜管沉淀装置(202)下方的所述斜管沉淀室(2)通过管道(5)与所述内塔(103)的顶部接通,所述斜管沉淀室(2)的顶部设有出水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塔(104)的塔底设有第一污泥排放管(6),所述第一污泥排放管(6)上设有第一污泥排放调节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102)为20-30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内塔(103)的塔底和塔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室(2)底部设有污泥收集斗(201),该污泥收集斗(201)底部设有第二污泥排放管(8),所述第二污泥排放管(8)上设有第二污泥排放调节阀(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泥排放调节阀(7)和所述的第二污泥排放调节阀(9)开启时间间隔为20-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降塔(1)和所述斜管沉淀室(2)下方设有污泥池(1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降塔(1)和斜管沉淀室(2)的顶部均设有观察窗(11),所述斜管沉淀室(2)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12)。
说明书
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体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目前,在江河水及污水净化处理方面,形式多样的水处理设备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一般的净水设备要求进水浊度不高,对于一些浊度较高的水经一般的处理后往往还是很难达到饮用水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取水端能有效拦截水中漂浮物和较大的杂质的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浸没式取水过滤装置的水处理沉降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取水过滤装置、初级沉降塔和斜管沉淀室;
所述取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室、储水室和固定支架,所述过滤室的前端设有进水口,过滤室内设有滤网,所述过滤室与储水室之间连接有过渡水管,所述储水室底部设有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储水室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初级沉降塔连接;
所述初级沉降塔包括外塔和内塔,二者之间形成污泥排放通道,所述内塔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在所述内塔内从上至下交叉设有至少两个折流板,该折流板向上倾斜5-10°,所述折流板下侧边与所述内塔的塔壁固定连接,所述折流板上侧边分别设有挡板,每个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内塔连接处分别设有污泥排放口,该污泥排放口的下边缘与该折流板下侧边平齐;
在所述斜管沉淀室内设有斜管沉淀装置,该斜管沉淀装置下方的所述斜管沉淀室通过管道与所述内塔的顶部接通,所述斜管沉淀室的顶部设有出水管。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取水端设置了取水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并对其他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杂质有初步滤除效果,原水再流经初级沉降塔的折流板时,其他较大的杂质会初步沉淀在折流板上并排入外塔中,原水经斜管沉淀室二次沉淀后浊度已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上述外塔的塔底设有第一污泥排放管,所述第一污泥排放管上设有第一污泥排放调节阀。采用此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沉积在外塔塔底的污泥可通过污泥排放管定期排出。
上述平流板为20-30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内塔的塔底和塔顶之间。采用此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平流板密度设置合理,缩短了杂质沉降的距离,有利于加快杂质的沉降。
上述斜管沉淀室底部设有污泥收集斗,该污泥收集斗底部设有第二污泥排放管,所述第二污泥排放管上设有第二污泥排放调节阀。采用此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定期排污,避免污泥堆积过多影响斜管沉淀效果。
上述第一污泥排放调节阀和所述的第二污泥排放调节阀开启时间间隔为20-24小时。采用此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期将沉积的污泥排除,避免污泥堆积过多,影响沉淀效果。
上述初级沉降塔和所述斜管沉淀室下方设有污泥池。采用此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沉积的污泥集中排放在污泥池内,方便工人集中清理。
上述初级沉降塔和斜管沉淀室的顶部均设有观察窗,所述斜管沉淀室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采用此方案可通过观察窗快捷查看净水设备内部情况。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取水端设置了取水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并对其他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等杂质有初步滤除效果,原水再流经初级沉降塔时,其他较大的杂质会在折流板上层层沉降,折流板密度设置合理,缩短了杂质的沉降距离,有利于加快杂质的沉降速度,原水经斜管沉淀室内的斜管沉淀装置二次沉淀后原水中的大部分杂质易被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