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季冻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组合污水处理系统装置及其方法

发布时间:2018-3-30 10:07:3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11.26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被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分隔成五个室,其中,第一室为浮渣池,第二室为沉淀池,第三室为接触厌氧池,第四室包括填料过滤池、除磷沉淀池、消毒接触池和清水池,第五室为接触好氧池;浮渣池与沉淀池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过水孔连通;沉淀池与接触厌氧池通过第二隔板上的过流水封管连通;通过第三隔板上的过水管将接触厌氧池和接触好氧池连通;通过设置在第四隔板上的第二过水孔连通接触好氧池和第四室。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与维护成本低、出水水质高、可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处理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槽包括壳体(1),该壳体(1)内被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第四隔板(6)分隔成五个室,其中,第一室(101)为浮渣池(201),第二室(102)为沉淀池(202),第三室(103为接触厌氧池(203),第四室(104包括填料过滤池(205)、除磷沉淀池(206)、消毒接触池(207和清水池(208),第五室(105)为接触好氧池(204);所述浮渣池上设置有进水管(2)和通过第一曝气管路(8连接的曝气格栅(7),浮渣池与沉淀池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过水孔(9)连通;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第一吸泥导管(10),沉淀池与接触厌氧池通过第二隔板上的过流水封管(11)连通;所述接触厌氧池中设置有气体移送装置(12)和第二吸泥导管(13),在接触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厌氧填料(14)和第二曝气管路(15),通过第三隔板上的过水管(16)将接触厌氧池和接触好氧池连通;所述第四室中的填料过滤池中设置有气体回流装置(20)和过滤填料(21);处理沉淀池中设置有除磷装置(22)和导流管(23);接触消毒池中设置有消毒装置(24);清水池设置有出水泵;在所述接触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好氧填料(17)和第三曝气管路(18),通过设置在第四隔板上的第二过水孔(19)连通接触好氧池和第四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壳体中还设置有流量移送管(25)、回流管(26)和输气装置(27);所述流量移送管分别与气体移送装置和接触好氧池相连;所述回流管分别与气体回流装置、沉淀池和接触好氧池相连,并且回流管和沉淀池、接触好氧池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28)和第二阀门(29);所述输气装置包括鼓风机和进气管(27-1),在该进气管上设置有六个输气管(27-3、27-4、27-5、27-6、27-7、27-8),并且通过每个输气管分别与浮渣池的第一曝气管路、接触厌氧池的第二曝气管路和气体移送装置的曝气管、填料滤池中气体回流装置的回流曝气管和反冲曝气管、接触好氧池的第三曝气管路相连,在每个输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2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气体移送装置包括流量移送调节槽(12-1)、第一气体管(12-2)、曝气管(12-3)和浮渣隔离槽(12-4);气体回流装置包括回流调节槽(20-1)、第二气体管(20-2)、回流曝气管(20-3)、反冲曝气管(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接触厌氧池中设有固定所述厌氧填料的支架(30);第二过水孔上设有网孔间距小于填料尺寸的筛网(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填料过 滤池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固定过滤填料的格栅压板(32),该格栅压板的格栅间距小于填料尺寸;除磷装置包括第一杯盖(22-1)、第一杯体(22-2)、第一底座(22-3)和除磷药剂,所述杯体底部和所述底座的圆周面上有第一矩形缺孔,所述底座通过法兰固定于除磷沉淀池的第一接触槽(33)内;消毒装置包括第二杯盖(24-1)、第二杯体(24-2)、第二底座(24-3)和消毒药剂,第二杯体的底部和第二底座的圆周面上有第二矩形缺孔,第二底座通过法兰固定于消毒接触池的第二接触槽(3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除磷药剂为硫酸铝钾;消毒药剂为三氯异氰尿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特征在于:壳体的顶部设有5个人孔(35),所述人孔顶部设有井盖(36);壳体的底部设有至少设有3个支座(37);壳体为圆柱型,并且壳体的两端向外侧呈鼓出状。

  说明书

  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居住习惯,绝大部分农村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造成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农村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方政府开展了大批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有效的遏制了农村水体进一步污染,有些地方还制定了新的村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对出水水质要求更为严格。

  随着大量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多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管路较多,操作复杂,而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则由村民兼职,村民操作水平不高,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部分正常运行的设备出水水质不高;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导致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来水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等现阶段缺少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操作,出水效果好,抗冲击负荷,污泥产量少,适用于农村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与维护成本低、出水水质高、可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处理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所述污水处理槽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被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分隔成五个室,其中,第一室为浮渣池,第二室为沉淀池,第三室为接触厌氧池,第四室包括填料过滤池、除磷沉淀池、消毒接触池和清水池,第五室为接触好氧池;所述浮渣池上设置有进水管和通过第一曝气管路连接的曝气格栅,浮渣池与沉淀池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过水孔连通;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第一吸泥 导管,沉淀池与接触厌氧池通过第二隔板上的过流水封管连通;所述接触厌氧池中设置有气体移送装置和第二吸泥导管,在接触厌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厌氧填料和第二曝气管路,通过第三隔板上的过水管将接触厌氧池和接触好氧池连通;所述第四室中的填料过滤池中设置有气体回流装置和过滤填料;处理沉淀池中设置有除磷装置和导流管;接触消毒池中设置有消毒装置;清水池设置有出水泵;在所述接触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好氧填料和第三曝气管路,通过设置在第四隔板上的第二过水孔连通接触好氧池和第四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壳体中还设置有流量移送管、回流管和输气装置;所述流量移送管分别与气体移送装置和接触好氧池相连;所述回流管分别与气体回流装置、沉淀池和接触好氧池相连,并且回流管和沉淀池、接触好氧池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输气装置包括鼓风机和进气管,在该进气管上设置有六个输气管,并且通过每个输气管分别与浮渣池的第一曝气管路、接触厌氧池的第二曝气管路和气体移送装置的曝气管、填料滤池中气体回流装置的回流曝气管和反冲曝气管、接触好氧池的第三曝气管路相连,在每个输气管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气体移送装置包括流量移送调节槽、第一气体管、曝气管和浮渣隔离槽;气体回流装置包括回流调节槽、第二气体管、回流曝气管、反冲曝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接触厌氧池中设有固定所述厌氧填料的支架;第二过水孔上设有网孔间距小于填料尺寸的筛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填料过滤池的上部和下部设有固定过滤填料的格栅压板,该格栅压板的格栅间距小于填料尺寸;除磷装置包括第一杯盖、第一杯体、第一底座和除磷药剂,所述杯体底部和所述底座的圆周面上有第一矩形缺孔,所述底座通过法兰固定于除磷沉淀池的第一接触槽内;消毒装置包括第二杯盖、第二杯体、第二底座和消毒药剂,第二杯体的底部和第二底座的圆周面上有第二矩形缺孔,第二底座通过法兰固定于消毒接触池的第二接触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除磷药剂为硫酸铝钾;消毒药剂为三氯异氰尿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壳体的顶部设有5个人孔,所述人孔顶部设有井盖;壳体的底部设有至少设有3个支座;壳体为圆柱型,并且壳体的两端向外侧呈鼓出状。

  与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地埋式生物膜A/O工艺污水处理槽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接触厌氧池和接触好氧池底内均设有填料,有效减少污泥的产生;通过采用填料过滤池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二次沉淀池,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营成 本,同时还降低了出水悬浮物的含量。

  (2)通过在回流管的两端均设有阀门,可以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好氧池和沉淀池的回流量大小,根据不同的来水条件制定不同的运行方案,可适用于不同水质的污水处理。

  (3)通过在回流装置中设置反冲洗管路,能够将填料过滤池底部和过滤填料中的污泥带回沉淀池中,只需要定期清掏即可,维护方便;另外,除磷装置和消毒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磷和致病菌的含量,提升出水水质。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