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16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IPC分类号E03F1/00; B01D36/04; E03F5/14; E03F3/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泥室井座、上游管道、下游管道、旋流器和过滤器,所述上游管道与下游管道设置在所述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所述旋流器设于靠近上游管道一侧的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沉泥室井座内部靠近下游管道的一侧。本发明提供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通过前段旋流器和后段过滤器的设置,产生独创的雨水旋流效果,能够充分使固体颗粒物与药剂混合,从而达到有效沉淀的作用;通过增加反冲洗装置,能够自动快捷的清洗过滤装置,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泥室井座(1)、上游管道 (2)、下游管道(3)、旋流器和过滤器,所述上游管道(2)与下游管道(3) 设置在所述沉泥室井座(1)的侧壁上,所述旋流器设于靠近上游管道(2)一 侧的沉泥室井座(1)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沉泥室井座(1)内部靠近 下游管道(3)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包括 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泥室井座(1)侧壁上的多个旋流板(4)和设置在所述沉泥 室井座(1)内的导流板(5),所述旋流板(4)向下倾斜,所述导流板(5)竖 向置于所述上游管道(2)出水口前面,所述导流板(5)一端与所述上游管道 (2)端部接触,所述导流板(5)另一端沿水流方向延伸且向所述上游管道(2) 轴向方向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4) 为具有向上凸起的弧面的长方形薄板,所述长方形薄板一角与所述沉泥室井座 (1)侧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 (4)从上到下均匀设置在上游管道(2)两侧的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 上开孔隔板(6)、中间开孔隔板(7)和下开孔隔板(8),所述中间开孔隔板(7) 上端与所述上开孔隔板(6)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开孔隔(8)板连接,所述上 开孔隔板(6)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下游管道(3)的沉泥室井座(1)侧壁上端连 接,所述下开孔隔板(8)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下游管道(3)的沉泥室井座(1) 侧壁下端连接,所述上开孔隔板(6)、中间开孔隔板(7)、下开孔隔板(8)与 沉泥室井座(1)侧壁共同形成过滤料腔(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开孔隔 板(7)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沉泥室井座(1)底部连接,所述沉泥室井座(1) 底部与所述下开孔隔板(8)之间的中间开孔隔板(7)部分为实芯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开孔隔 板(7)上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上开孔隔板(6)和下开孔隔板(8)上的通孔的 直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开孔隔 板(7)所在平面与所述沉泥室井座(1)的轴线平行,所述上开孔隔板(6)和 下开孔隔板(8)所在的平面分别与所述沉泥室井座(1)的轴线垂直。
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 材料为不锈钢。
1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前置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 装置(10),所述反冲洗装置(10)上端延伸至所述沉泥室井座(1)开口处, 下端与所述中间开孔隔板(7)位于所述下开孔隔板(8)与沉泥室井座(1)底 部之间的部分连接,并向下游管道3方向弯曲。
说明书
前置雨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置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失衡,城市雨洪灾害频繁发生。雨水作 为自然水循环的主要形式,溶解氧接近饱和,钙含量低,总硬度小,经简单处 理便可用于生活或工业。对雨水加以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还能够缓解 城市内涝等社会棘手问题,因此,作为三大非传统水源之一的雨水,越来越多 的受到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然而,原本洁净的天然降雨由于受到道路、广场、屋面甚至空气浮尘的影 响,使其富含大量杂质和污染物,致使前期水质较差。这样的水质不不仅影响 雨水收集储存,还提高了雨水后续处理的生产成本。因此,在改善雨水的水质 和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
现有过滤装置中,进水口一侧由于来自上游管道的雨水流速比较快,雨水 进入过滤装置后对底部产生冲击,不利于泥沙的沉淀、过滤以及雨水的排出, 由于雨水流动速度比较快,与药剂的混合也不够充分,影响过滤沉淀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 一种前置雨水处理装置,采用前段旋流器和后段过滤器的雨水旋流过滤装置解 决了固体颗粒物与药剂混合不充分,沉淀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置雨水处理装置, 包括沉泥室井座、上游管道、下游管道、旋流器和过滤器,所述上游管道与下 游管道设置在所述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所述旋流器设于靠近上游管道一侧的 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沉泥室井座内部靠近下游管道的一侧。 通过旋流器使过滤装置内产生涡流,避免过滤装置上游管道入口处的堵塞,同 时通过旋流器可使水流进入过滤装置后对沉泥室井座底部的冲击力减小,有利 于泥沙的沉淀,产生涡流有利于固体颗粒物与药剂混合,有效提高沉淀效率。
进一步,为了实现涡流,所述旋流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沉泥室井座侧壁 上的多个旋流板和设置在所述沉泥室井座内的导流板,所述旋流板向下倾斜, 所述导流板竖向置于所述上游管道出水口前面,所述导流板一端与所述上游管 道端部接触,所述导流板另一端沿水流方向延伸且向所述上游管道轴向方向倾 斜。通过导流板改变雨水的流动方向,使向前流动的雨水流向沉泥室井座的侧 壁方向,通过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的旋流板使雨水产生涡流,同时,雨水冲击 旋流板时,由于受到旋流板的阻力可以降低向下的冲击速度,增大水平方向的 速度。
进一步,为了更加有效的产生涡流,所述旋流板为具有向上凸起的弧面的 长方形薄板,所述长方形薄板一角与所述沉泥室井座侧壁固定连接。弧面型的 旋流板一方面便于形成涡流,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对雨水流向下游管道方向的阻 力,使雨水能够快速顺利的流出。
进一步,为了全面有效的改变水流方向,所述旋流板从上到下均匀设置在 上游管道两侧的沉泥室井座的侧壁上。
进一步,为了有效过滤并且简化过滤器的设计结构,所述过滤器包括上开 孔隔板、中间开孔隔板和下开孔隔板,所述中间开孔隔板上端与所述上开孔隔 板连接,下端与所述下开孔隔板连接,所述上开孔隔板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下游 管道的沉泥室井座侧壁上端连接,所述下开孔隔板另一端与靠近所述下游管道 的沉泥室井座侧壁下端连接,所述上开孔隔板、中间开孔隔板、下开孔隔板与 沉泥室井座侧壁共同形成过滤料腔。通过带有开孔的隔板使雨水中携带的杂物 被隔离,不能进入下游管道,通过在过滤料腔中添加药剂使颗粒物充分沉淀。
进一步,为反冲洗装置提供安装的空间,所述中间开孔隔板下端向下延伸 与所述沉泥室井座底部连接,所述沉泥室井座底部与所述下开孔隔板之间的中 间开孔隔板部分为实芯板。
进一步,由于水平方向的雨水流速最大,所述中间开孔隔板上的通孔直径 大于所述上开孔隔板和下开孔隔板上的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为了方便过滤装置的安装,所述中间开孔隔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沉 泥室井座的轴线平行,所述上开孔隔板和下开孔隔板所在的平面分别与所述沉 泥室井座的轴线垂直。结构简单合理。
具体的,为了增加过滤器的使用寿命,所述过滤器的材料为不锈钢。
进一步,为了实现过滤装置的自动清洁,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 装置上端延伸至所述沉泥室井座开口处,下端与所述中间开孔隔板位于所述下 开孔隔板与沉泥室井座底部之间的部分连接,并向下游管道方向弯曲。反冲洗 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下游管道关闭,然后从反冲洗装置的上端引入清洗用水 流,进入过滤料腔内,使水流充分冲洗吸附在过滤料上的杂物,由于下游管道 方向已经被堵住,因此冲洗后的洗涤水通过中间开孔隔板反向流入上游管道中, 通过洗涤将污物带走,达到反清洗的目的,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通过反冲洗 装置可以快速进行过滤装置的清洗,使工作人员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前置雨水处理装置,通过前段旋 流器和后段过滤器的设置,产生独创的雨水旋流效果,能够充分使固体颗粒物 与药剂混合,从而达到有效沉淀的作用;通过增加反冲洗装置,能够自动快捷 的清洗过滤装置,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