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07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和滤带,滤带包括上滤带和下滤带,上滤带连接有纠偏辊和上张紧辊,下滤带连接有改向辊和下张紧辊,上张紧辊和下张紧辊均连接有张紧装置,机架内设有水槽,水槽包括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的上方设有重力分离区,第二水槽的上方设有锲形脱水区和履带脱水区,锲形脱水区连接履带脱水区,锲形脱水区设有压滤辊,履带脱水区设有履带传动装置,机架的上端设有进泥口,机架的侧面设有出泥装置。污泥通过进泥口进入污泥脱水装置内,依次经过重力分离区、锲形脱水区和履带脱水区,施压强度逐渐增加,充分消除污泥之间的空隙,排净污泥中的水分,达到干化污泥的效果。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和滤带,所述滤带包括上滤带和下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带连接有纠偏辊和上张紧辊,所述纠偏辊连接有纠偏装置,所述下滤带连接有改向辊和下张紧辊,所述改向辊包括第一改向辊和第二改向辊,所述上张紧辊和所述下张紧辊均连接有张紧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包括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的上方设有重力分离区,所述重力分离区上设有导向辊和压辊,所述导向辊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水槽的上方设有锲形脱水区和履带脱水区,所述锲形脱水区连接所述履带脱水区,所述锲形脱水区设有压滤辊,所述压滤辊连接所述上滤带和所述下滤带,所述履带脱水区设有履带传动装置,所述履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包括上主动轮和下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包括上从动轮和下从动轮,所述上主动轮和所述上从动轮上连接有上履带,所述下主动轮和所述下从动轮上连接有下履带,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进泥口,所述机架的侧面设有出泥装置,所述出泥装置包括出泥支架和出泥辊,所述出泥支架包括上出泥支架和下出泥支架,所述出泥辊包括上出泥辊和下出泥辊,所述上出泥辊连接所述上滤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气缸和张紧连接杆,所述张紧气缸连接所述张紧连接杆,所述张紧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张紧辊和所述下张紧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气缸和纠偏连接杆,所述纠偏气缸连接所述纠偏连接杆,所述纠偏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纠偏辊,所述纠偏辊和所述纠偏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调压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泥支架上设有上刮板,所述上刮板连接所述上出泥辊,所述下出泥支架连接有下刮板,所述下刮板连接所述下出泥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张紧辊和所述第一改向辊形成有锲形脱水入泥口,所述上出泥辊和下出泥辊形成有履带出泥槽,所述履带出泥槽连接所述出泥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泥辊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有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驱动电机。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污泥通常是指粘土、泥沙、有机质及其各种矿物质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沉积水底所形成。水下污泥能够反映水体演化的历史过程,是河流、湖泊和河流入海口滩涂等自然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下污泥的污染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无机污染又分为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它们具有长期性、积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能够通过食物链成千百倍地富集,最终危害人体的健康。水下污泥可以通过脱水、干燥等处理步骤,变废为宝,通过污泥脱水装置将污泥脱水,变成人们所需的营养肥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很好地解决了污泥干化的问题。污泥通过进泥口进入污泥脱水装置内,依次经过重力分离区、锲形脱水区和履带脱水区,施压强度逐渐增加,充分消除污泥之间的空隙,排净污泥中的水分,达到干化污泥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架和滤带,滤带包括上滤带和下滤带,上滤带连接有纠偏辊和上张紧辊,纠偏辊连接有纠偏装置,下滤带连接有改向辊和下张紧辊,改向辊包括第一改向辊和第二改向辊,上张紧辊和下张紧辊均连接有张紧装置,机架内设有水槽,水槽包括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一水槽的上方设有重力分离区,重力分离区上设有导向辊和压辊,导向辊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第二水槽的上方设有锲形脱水区和履带脱水区,锲形脱水区连接履带脱水区,锲形脱水区设有压滤辊,压滤辊连接上滤带和下滤带,履带脱水区设有履带传动装置,履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包括上主动轮和下主动轮,从动轮包括上从动轮和下从动轮,上主动轮和上从动轮上连接有上履带,下主动轮和下从动轮上连接有下履带,机架的上端设有进泥口,机架的侧面设有出泥装置,出泥装置包括出泥支架和出泥辊,出泥支架包括上出泥支架和下出泥支架,出泥辊包括上出泥辊和下出泥辊,上出泥辊连接上滤带。纠偏装置可以避免因上滤带在脱水工作中向一侧跑偏,从而影响上滤带的工作效率。张紧装置可以使滤带在脱水干化中时刻保持张紧的状态,提高污泥脱水装置的工作效率。污泥随着上滤带的运动进入重力分离区,重力分离区可以使污泥在平稳运动的同时过滤掉污泥中的游离水,游离水通过上滤带流入第一水槽内,而污泥通过上滤带进入锲形脱水区。压滤辊有3根,3 根压滤辊通过缠绕上滤带和下滤带,使污泥在压滤辊之间受挤压再一次脱水,脱出的水流入第二水槽内,而污泥通过滤带的运动进入履带传动装置,履带传动装置通过上主动轮和下主动轮分别带动上履带和下履带,使污泥进一步脱水,最后通过出泥装置得到干化的污泥粉末。
进一步,张紧装置包括张紧气缸和张紧连接杆,张紧气缸连接张紧连接杆,张紧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上张紧辊和下张紧辊。张紧气缸通过张紧连接杆推动上张紧辊和下张紧辊作直线运动,使上滤带和下滤带处于张紧的状态,方便污泥的干化处理。
进一步,纠偏装置包括纠偏气缸和纠偏连接杆,纠偏气缸连接纠偏连接杆,纠偏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纠偏辊,纠偏辊和纠偏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调压表。
进一步,上出泥支架上设有上刮板,上刮板连接上出泥辊,下出泥支架连接有下刮板,下刮板连接下出泥辊。上刮板和下刮板可以把残留在滤带上的污泥刮下来,方便滤带进行下一次的脱水工作。
进一步,上张紧辊和第一改向辊形成有锲形脱水入泥口,上出泥辊和下出泥辊形成有履带出泥槽,履带出泥槽连接出泥装置。
进一步,上出泥辊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连接有传动皮带,传动皮带连接有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传动皮带,使滤带作匀速回转运动,带动污泥进行脱水工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生态河道的污泥脱水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很好地解决了污泥干化的问题。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传动皮带,使滤带作匀速回转运动,带动污泥进行脱水工作。纠偏辊连接的纠偏装置可以避免因上滤带在脱水工作中向一侧跑偏,从而影响上滤带的工作效率。张紧装置可以使滤带在脱水干化中时刻保持张紧的状态,提高污泥脱水装置的工作效率。污泥随着上滤带的运动进入重力分离区,重力分离区可以使污泥在平稳运动的同时过滤掉污泥中的游离水,游离水通过上滤带流入第一水槽内,而污泥通过上滤带进入锲形脱水区。压滤辊有3根,3 根压滤辊通过缠绕上滤带和下滤带,使污泥在压滤辊之间受挤压再一次脱水,脱出的水流入第二水槽内,而污泥通过滤带的运动进入履带传动装置,履带传动装置通过上主动轮和下主动轮分别带动上履带和下履带,使污泥进一步脱水,最后通过出泥装置得到干化的污泥粉末。上刮板和下刮板可以把残留在滤带上的污泥刮下来,方便滤带进行下一次的脱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