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7.30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IPC分类号C02F103/16;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中水回用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镀镍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废水处理不彻底,导致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物化沉淀池,物化沉淀池中的清水经管道与PH回调池连通,物化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进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PH回调池连通有水箱,水箱依次连通有砂滤器和炭滤器,炭滤器连通有树脂吸附塔,树脂吸附塔连通有一级RO反渗透系统,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二级RO反渗透系统,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连通有回收槽;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产水箱,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经管道与物化沉淀池连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收集的废水进行物化沉淀的物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化沉淀池连通有pH回调池和压滤机,所述物化沉淀池中的清水经管道与pH回调池连通,所述物化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进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所述pH回调池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依次连通有砂滤器和炭滤器,所述炭滤器连通有树脂吸附塔,所述树脂吸附塔连通有一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二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连通有回收槽;所述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产水箱,所述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经管道与物化沉淀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化沉淀池的前端连接有还原池和pH调节池,废水依次经过还原池和pH调节池进入物化沉淀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与二级RO反渗透系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吸附塔设有清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树脂吸附塔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一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树脂吸附塔的浓水出口经管路进入物化沉淀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与砂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
说明书
一种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中水回用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总体而言可分为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化学处理技术和化学处理技术,现有技术中关于污水处理的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410556467.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污水输入管道,曝气池,一集水槽、至少一个坡形斜面;曝气池上连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设置于坡形斜面的顶部;集水槽设置于坡形斜面的底部;至少一个污水输出管道,污水输出管道连接于集水槽底部,至少一个过滤单元,设置于坡形斜面与集水槽之间,或设置于集水槽之中,曝气池内还均匀设置对流柱阵列;对流柱包括盖板和立柱,盖板露出水面,且盖板的上表面为深色金属质;立柱包括芯轴及包覆在芯轴外侧的耐腐蚀保温层,芯轴由金属构成,且该芯轴的上方连接至盖板的上表面,下方连接至集水槽池底;芯轴的近池底端裸露,其余部分由耐腐蚀保温层包覆,芯轴的近集水槽底端连接有一个散热部;散热部由球形薄金属面构成;过滤单元为微孔过滤介质。
申请号为201410513206.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户用污水处理系统,由顺次连接的沉淀隔油池、填料池、蓄水提升池、自复氧生物池和人工湿地床组成,沉淀隔油池内设置有隔板和总进水管,填料池内设有弹性填料和进水管,填料池和蓄水提升池之间有过水孔,蓄水提升池内有太阳能与常规动力相结合的提升泵,提升泵与提升管相连,自复氧生物池内设置有填料层,填料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砂层、细颗粒砾石层和粗颗粒砾石层,自复氧生物池池壁上设置有复氧管和通气孔,自复氧生物池池底设置有曝气管,填料层上面设置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提升管相连,自复氧生物池通过穿孔排水管与人工湿地床相连,人工湿地床内设置有砾石层,人工湿地床底部从上至下依次为土工布层、高密度聚乙烯膜和压实粘土层,人工湿地床底部设置有可调出水管,可调出水管与回用蓄水池相连或与当地地表水体相连;蓄水提升池内设置有与提升泵相配合的液位控制器;自复氧生物池设置有预留孔,帐篷安装在预留孔中;自复氧生物池通过穿孔排水管与缓冲池相连,缓冲池通过恒流出水器与人工湿地床相连;人工湿地床中铺设有石灰石或硅灰石。
申请号为20151000400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塔本体,处理塔本体内自下而上依次限定出厌氧流化床反应区、污泥沉降区和膜分离区,厌氧流化床反应区内填充附着有厌氧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且适于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厌氧流化床反应区具有竖直设置的导流筒,导流筒上端设置有固液分离器,膜分离区具有旋转膜组件;污水入口,污水入口设置在位于厌氧流化床反应区侧壁的下部且与导流筒相连通;泥水出口,泥水出口设置在位于厌氧流化床反应区侧壁的上部,且在竖直方向上,泥水出口位置高于固液分离器;泥水入口,泥水入口设置在位于厌氧流化床反应区侧壁的下部且与导流筒相连通;清水出口,清水出口设置在位于膜分离区的侧壁上;以及生物气体出口,生物气体出口设置在位于膜分离区的顶部。
申请号为201510116668.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缺氧池,与进水管道相连接,用于回流污泥和污水的缺氧反硝化反应;厌氧池,与进水管道相连接,并且与预缺氧化池相导通,用于生化除磷时进行厌氧释磷;缺氧池,与进水管道相连接,并且与厌氧池相导通,用于反硝化脱氮;好氧池,与缺氧池相导通,用于有机物降解、有机氮和氨氮硝化、磷的吸收;后缺氧池,与好氧池相导通,用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处理;序批式斜板沉淀池,与后缺氧池相导通,用于泥水分离处理和回流污泥的浓缩,回流污泥回流至预缺氧池。
虽然现有技术中关于污水处理的文献较多,但是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镀镍废水的处理回收装置都比较简单,从而导致废水处理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镀镍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废水处理不彻底,导致污染环境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投入到生产线使用,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既节约了水资源,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收集的废水进行物化沉淀物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化沉淀池连通有PH回调池和压滤机,所述物化沉淀池中的清水经管道与PH回调池连通,所述物化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进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所述PH回调池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依次连通有砂滤器和炭滤器,所述炭滤器连通有树脂吸附塔,所述树脂吸附塔连通有一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二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连通有回收槽;所述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产水箱,所述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经管道与物化沉淀池连通。
所述物化沉淀池的前端连接有还原池和PH调节池,废水依次经过还原池和PH调节池进入物化沉淀池内。
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与二级RO反渗透系统连通。
所述树脂吸附塔设有清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树脂吸附塔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一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树脂吸附塔的浓水出口经管路进入物化沉淀池。
所述水箱与砂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增压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含镍电镀废水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收集的废水进行物化沉淀物化沉淀池,所述物化沉淀池连通有PH回调池和压滤机,所述物化沉淀池中的清水经管道与PH回调池连通,所述物化沉淀池中的沉淀物进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所述PH回调池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依次连通有砂滤器和炭滤器,所述炭滤器连通有树脂吸附塔,所述树脂吸附塔连通有一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有二级RO反渗透系统,所述一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连通有回收槽;所述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清水出口连通产水箱,所述二级RO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经管道与物化沉淀池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物化沉淀池、砂滤器、炭滤器、树脂吸附塔、一级RO和二级RO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投入到生产线中使用,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既节约了水资源,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