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技术转移 >> 正文

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8-4-18 18:29:51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申请日2015.04.24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IPC分类号E04D13/00; E04D13/04; E04D13/064; E04D13/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拱形屋顶以及排水装置,其中:所述拱形屋顶的下表面贴合有吸水介质层;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滴水槽以及排水管,所述滴水槽设置于所述拱形屋顶边缘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滴水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拱形屋顶的下表面贴合有吸水介质层,吸水介质层可以吸附拱形屋顶下表面的凝结水,使得凝结水不易从拱形屋顶的下表面滴落。拱形屋顶具有一定的弧度,使得吸附于吸水介质层的凝结水可以在吸水介质层内向其两侧流动,最后从其边缘滴落至拱形屋顶的排水装置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混凝土养护室屋顶的凝结水向下滴落至混凝土试块表面,造成试块损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屋顶以及排水装置,其中:

  所述拱形屋顶的下表面贴合有吸水介质层;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滴水槽以及排水管,所述滴水槽设置于所述拱形屋顶边缘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滴水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连通于排水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介质层的材质为脱脂棉或海绵,所述吸水介质层的厚度为1mm至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介质层通过粘结剂或钉子固定于所述拱形屋顶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屋顶的材质为橡胶、塑料或金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吸水介质层的厚度。

  说明书

  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尤其是一种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基础设备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 其使用量越来越大。混凝土试块强度更准确地反映工程实体强度是预拌混凝土 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混凝土的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使细微的因素也会 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混凝土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影响较大,水养与湿养是有 很大差异的。由于混凝土试块养护室内部的湿度通常较大,因此混凝土养护室 的屋顶容易产生凝结水。混凝土养护室顶的凝结水滴落至混凝土试块表面会对 混凝土试块造成损伤,并且会造成混凝土试块成为水养护的情况发生,从而导 致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和工程实体强度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可以解决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养护室顶的凝结水容易滴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拱形屋顶以 及排水装置,其中:

  所述拱形屋顶的下表面贴合有吸水介质层;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滴水槽以及排水管,所述滴水槽设置于所述拱形屋顶边 缘的下方,所述排水管的顶端连接于所述滴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底端 连通于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水介质层的 材质为脱脂棉或海绵,所述吸水介质层的厚度为1mm至20mm。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介质层通 过粘结剂或钉子固定于所述拱形屋顶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拱形屋顶的材 质为橡胶、塑料或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凝结水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滴水槽的宽度 大于所述吸水介质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拱形屋顶的下表面贴合有吸水 介质层,吸水介质层可以吸附拱形屋顶下表面的凝结水,使得凝结水不易从拱 形屋顶的下表面滴落。拱形屋顶具有一定的弧度,使得吸附于吸水介质层的凝 结水可以在吸水介质层内向其两侧流动,最后从其边缘滴落至拱形屋顶的排水 装置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混凝土养护室屋顶的凝结水向下滴 落至混凝土试块表面,造成试块损伤。

相关推荐
项目深度追踪
数据独家提供
服务开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