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6.26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IPC分类号F24H4/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用户端用水管路的污水管与初效过滤池相连通,初效过滤池与第一污水池相连通,第一污水池通过第一污水泵与砂缸相连通,砂缸上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穿过板式换热器与第二污水池相连通,第二污水池通过第二污水泵与主机组一端相连通;主机组设置有穿过主机组的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一端与热水池相连通,第三管路另一端与供水装置相连通,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热水池通过热水泵与用户端用水管路的用水管相连通。能够尽可能收集温度较高的污水剩余热量,释放给即将进入加热循环系统的冷水,让冷水在被加热之前,能够减少加热设备的能量消耗,节能环保效果非常好,不会影响污水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其包括用户端用水管路,其特征在于,用户端 用水管路的污水管与初效过滤池相连通,初效过滤池与第一污水池相连通,第一污水池通过 第一污水泵与砂缸相连通,砂缸上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穿过板式换热器与第二污水池 相连通,第二污水池通过第二污水泵与主机组一端相连通,第二污水池通过第二管路与主机 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池阀,第二管路与一排水沟相连通,第一电磁阀 与排水沟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主机组设置有穿过主机组的第三管路,第三 管路一端与热水池相连通,第三管路另一端与供水装置相连通,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 阀,热水池通过热水泵与用户端用水管路的用水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水装置包括 水源,水源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与软水器相连通,第一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软水器 上设置有第二供水管路,第二供水管路穿过上述板式换热器与一中转水池相连通,中转水池 通过中转泵与硅磷晶处理器相连通,硅磷晶处理器与上述第三管路相连通;第三电磁阀与主 机组之间的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供水管路,第三供水管路与中转水池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污水 池通过回形管路与空调内的对应管路相连通,回形管路上设置有空调泵。
说明书
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废热回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节能节源,保护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国 内废热回收普遍采用包括热交换机在内的换热设备。对于污水中的废热,例如集中供暖的学 校、机关和宾馆、浴场等场所排出的热污水,现有的污水热回收系统往往是采取将污水经过 简单过滤,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因此,现有技术有待 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以 提高对污水热能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其包括用户端用水管路,其中,用户端用水管路 的污水管与初效过滤池相连通,初效过滤池与第一污水池相连通,第一污水池通过第一污水 泵与砂缸相连通,砂缸上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穿过板式换热器与第二污水池相连通, 第二污水池通过第二污水泵与主机组一端相连通,第二污水池通过第二管路与主机组另一端 相连通,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池阀,第二管路与一排水沟相连通,第一电磁阀与排水沟 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主机组设置有穿过主机组的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一端 与热水池相连通,第三管路另一端与供水装置相连通,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热水 池通过热水泵与用户端用水管路的用水管相连通。
所述的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其中,供水装置包括水源,水源通过第一供水 管路与软水器相连通,第一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软水器上设置有第二供水管路, 第二供水管路穿过上述板式换热器与一中转水池相连通,中转水池通过中转泵与硅磷晶处理 器相连通,硅磷晶处理器与上述第三管路相连通;第三电磁阀与主机组之间的第三管路上设 置有第三供水管路,第三供水管路与中转水池相连通。
所述的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其中,上述第二污水池通过回形管路与空调内 的对应管路相连通,回形管路上设置有空调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热源自动回收热泵热水系统,采用科学合理的管路布局,能 够尽可能收集温度较高的污水剩余热量,释放给即将进入加热循环系统的冷水,让冷水在被 加热之前,先提高一定的温度——以常用的洗头、洗澡水的循环利用来测算,可以将冷水提 高至26℃左右——使加热设备需要提高的温度差大幅度降低,就能够减少加热设备的能量消 耗,节能环保效果非常好,不会影响污水排放。